來源:光明日報

“‘數字南京,文化名城’,這裏有千年文脈,如今更通過文化和科技融合,打造出新的城市名片。”日前,深圳文博會南京展區,由南京靈瞳影視動畫有限公司、達斯琪數字科技有限公司共同打造的數字虛擬人,爲現場觀衆獻上了一段生動熱情的“歡迎辭”。以“數字南京,文化名城”爲主題,江蘇南京在深圳文博會上全面展現了數字文化產業賦能城市美好生活的新模式、新業態、新動能。

爲傳統文化打造新消費模式

數字化引領文化新消費,不斷創造滿足多樣化、個性化需求新場景。傳統文化如何抓住互聯網轉型機遇,在數字化、線上化的浪潮中拓展新藝術業態?以十竹齋爲代表的藝術“老字號”通過文化科技融合,創新打造覆蓋全國的數字化拍賣展覽展示平臺——十竹齋藝術品線上展拍平臺。

十竹齋藝術集團隸屬於南京市文化投資控股集團。在今年的春季藝術品聯合拍賣會期間,聚焦產業新賽道,十竹齋藝術集團通過線上線下聯動,推動十竹齋藝術品業務發展全面開花,形成了以雲徵集、雲預展、雲拍賣、雲直播、雲結算等爲一體的雲端全流程服務體系,8家在線拍賣平臺全程直播出價,全網成交總額超千萬元,帶動城市藝術生產與消費的活躍度。

除了十竹齋,展會現場,由南京博奧文化科技有限公司呈現的“ZHI藝:南京傳統手工藝虛擬展示平臺”同樣藉助數字技術讓傳統文化煥發新活力。這一平臺依託大數據和圖像分析技術,打造的文化遺產資源庫模型輔以動畫、紋樣拆解、互動遊戲、場景遊覽、高清大圖等形式,以交互性的數字技術爲觀衆重新解讀非遺工藝。現場觀衆點擊圖片,即可看到作品色彩的傳統色名、不同色彩佔比、色彩心理特徵分析等內容,用數字化方式深入淺出地爲大衆展示了南京雲錦文化知識。

近年來,南京市文化投資控股集團錨定“中國城市文化生活示範運營商”的新座標,全力建設互聯網文娛、十竹齋藝術、文化綜合體、文化金融投資、文化科技創意五大產業板塊,踐行“南京文化缺什麼、南京文投做什麼”的準則,努力建立具有南京歷史文化特色的現代文化產業體系,利用豐富的文化資源不斷提供公共文化服務,擴大美好文化產品示範供給,連續3年獲得“全國文化企業30強”提名。

新業態賦能新體驗

“鳳凰臺上鳳凰遊,鳳去臺空江自流……”這是南京市越劇團打造的“金陵三部曲”中的第二部《鳳凰臺》,取自李白的名篇《登金陵鳳凰臺》,並由梅花獎得主、南京市越劇團畢派小生李曉旭傾情演繹,以越劇的形式講好南京故事。9月23日,這一場景搬到了深圳文博會現場,藉助南京市企業達斯琪研發的3D智能炫屏,重現了詩仙李白的浪漫情懷,賡續“世界文學之都”南京的昌盛文脈。

數字化催生文化新業態,催生了一系列新產品、新技術、新模式,不斷擴大優質文化產品和文化體驗供給。近年來,南京以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催生文化新業態,以高質量供給不斷滿足羣衆新期待。

在深圳文博會現場,南京華加文化創意有限公司展臺的《夢迴金陵城》吸引了衆多遊客的圍觀。今年元旦期間,《夢迴金陵城》系列在南京市夫子廟景區4萬多平方米空間內埋入數十條故事線和近80個非玩家角色。此次文博會,華加文化帶來了玩家入場時領到的檔案袋,遊玩空間內所有故事的初始線索都在檔案袋中,觀衆使用《夢迴金陵城》中的回溯VR系統,便可回到百年前的案發現場,在現場也能體驗一把歷史和未來科技融合的“偵探”。

“以往只能看、只能聽,現在還可以化身角色參與其中,非常有意思。”觀衆張心程在現場體驗後表示。

持續延長產業鏈條

文化新業態引領產業發展。深圳文博會現場,南京通過展示影視動漫、遊戲娛樂、數字文化裝備等重點領域的優秀文化科技融合成果,呈現了數字化賦予文化產業新動能的趨勢。

由江蘇原力數字科技公司製作出品的網絡動畫片《故宮裏的大怪獸》,以孩童視角帶領觀衆感受“故宮奇妙遊”,新鮮的視聽呈現使孩子們對傳統文化的瞭解更直觀有趣。原力公司將“真人+計算機動畫”演繹的《故宮裏的大怪獸》搬到了文博會現場,展示3D數字內容製作行業的前沿技術。

順應短視頻發展潮流趨勢,南京投石科技有限公司現場展出了360°AR環拍設備和人像復刻機3D互動裝置。其中,人像復刻機互動裝置採用3D寫實創作,通過4K高清攝像頭識別及後臺軟件處理,可將現實人像與虛擬3D影像共處於同一時間與空間,不僅支持真人視頻識別,同時也支持3D寫實和卡通風格的合成,爲觀衆創造了全新的視覺感官體驗。

數字技術的迅猛發展和日益廣泛地滲透到文化領域,給文化創作、生產、傳播和消費方式帶來了重大變革,讓文化產業鏈不斷延伸。截至今年二季度,南京市規模以上文化企業數量達1818家,以互聯網爲基礎的數字出版,動漫、遊戲數字內容服務,互聯網遊戲服務,多媒體等16個文化新業態行業小類的規模以上文化企業,各項經濟指標繼續呈現兩位數高速增長,文化互聯網企業表現亮眼。

9月9日,南京受7月疫情影響而暫停營業的電影院、圖書館等密閉型文化娛樂場所重新恢復開放,多姿多彩的城市文化生活重新活躍起來。通過與數字經濟、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提升數字化能級,南京文化產業發展正克服疫情影響,持續釋放數字文化產業新消費、新業態、新動能。

(本報記者 蘇雁 本報通訊員 吳雙雙)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