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端讯(记者刘丛欣 通讯员高玉姣)国庆假日,走进平谷区大华山镇大峪子村桃园,大桃已经下树,但远远闻到阵阵暗香,弯腰发现桃树下一簇簇圆润饱满的赤松茸,长势十分喜人。果农正忙着采收新鲜的菌菇,动作十分熟练,不一会笼筐里便装满了一团团可爱的赤松茸,呈现出一幅丰收画卷。

“这种林下套种赤松茸,号称‘扶贫蘑菇、田菇之王’,集香菇、蘑菇、草菇三者优点于一身,学名大球盖菇,又名褐松茸,俗称粗腿蘑、益肾菇、彩云菇,具有色美、味鲜、嫩滑、爽脆、口感好等特点,是近几年国内刚刚兴起的食用菌新秀。”技术员孙晓静拿着一朵又肥又大的赤松茸介绍说。

2020年秋,大峪子村号召村民利用桃树间隙种植赤松茸,桃季结束后,村民刘新明抱着试试的心态在自家地里种植了2亩赤松茸,有不懂的地方他就请教技术员,在今年桃花节期间开始大量出菇,每天产量高达500斤左右,直接收益2万余元。“一开始也怕不好管理,没想到这菌菇给点水就行,修剪下来的树枝粉碎后还能当做菌菇的肥料,节省了不少钱,这不,大桃刚卖完,我就抓紧把这菌种和物料洒在桃地了,就等着有个好收成了。”刘新明说。

大华山镇是平谷区林果产业大镇,果树种植面积5.8万亩,每年修剪废弃树枝5500吨,容易导致环境污染和安全隐患。近年来,大华山镇探索发展林下经济,结合平谷“生态桥”工程,用废弃桃树枝加工制成有机肥,作为林下种植赤松茸的原料,可有效避免资源浪费和秋冬火灾隐患,且种植后的培养料还可以直接还田,增加林地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环境,促进树木生长,从而达到以林养菌、以菌促林的目的,实现生态产业双管齐下,共同发展。

目前,大峪子村赤松茸种植户达10户,面积高达50亩,现已陆续出菇上市,预计平均亩产大球盖菇5000余斤,真正实现农业产业与乡村振兴有效结合发展目标,让食用菌产业成为村民产业增收的“致富伞”。

下一步,大华山镇将做好科学规划和市场引导,鼓励全镇更多的农户参与林下经济发展,进一步拓宽群众增收致富渠道。

编辑:马程远 崔东亮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