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任正非的大招?鴻蒙之後華爲歐拉操作系統走到臺前

來源:中國經濟週刊

《中國經濟週刊》 記者  孫冰 | 北京報道

“華爲未來會打造兩個操作系統,一個是鴻蒙(HarmonyOS),一個是歐拉(EulerOS),兩者都開源。鴻蒙操作系統的應用場景是智能終端、物聯網終端和工業終端;歐拉操作系統則面向服務器、邊緣計算、雲和嵌入式設備。”9月25日,華爲輪值董事長徐直軍在“全聯接(HC)2021”大會上表示。

與鴻蒙一樣,被推到臺前的歐拉操作系統,引發了外界的巨大關注。

實際上,9月14日,華爲心聲社區曾曝光了一份任正非在華爲“中央研究院”創新先鋒座談會上與部分科學家、專家、實習生的對話實錄。這讓外界首次瞭解到華爲又一龐大的技術體系——“歐拉”。按照任正非的規劃,歐拉將和鴻蒙一起組成技術陣列,搶佔全球軟件系統的高地。

“中國的ICT產業一直是‘缺芯少魂’,華爲內部有一個‘鑄魂工程’,就是希望通過歐拉和鴻蒙,打造覆蓋所有場景的操作系統,而且全部開源,讓產業界參與進來,適配更多產品和場景,大家共同努力,把缺芯少魂的‘少’字去掉。”華爲輪值董事長徐直軍在接受包括《中國經濟週刊》在內的媒體問答時表示。

雖然“缺芯”使得華爲面臨着前所未有的艱難,但“鑄魂”卻給華爲帶來了充滿想象的未來可能。

華爲輪值董事長徐直軍

華爲“鑄魂計劃”曝光,歐拉操作系統走到臺前

在曝光的上述對話實錄中,任正非之所以對鴻蒙和歐拉寄予厚望,是基於這樣一個預判:未來軟件將吞噬一切,因此未來信息社會的數字化基礎架構核心是軟件。數字社會首先要終端數字化,而更難的是行業終端數字化。

徐直軍表示,鴻蒙是面向萬物互聯的操作系統,和安卓相比,它的優勢在於所有基於鴻蒙的終端都能夠互相連起來,形成一個超級終端。“在面向智能終端的時候,鴻蒙的本質就是取代安卓操作系統。”他說。

在任正非看來,與鴻蒙不同,歐拉的定位是瞄準國家數字基礎設施的操作系統和生態底座,承擔着支撐構建領先、可靠、安全的數字基礎的歷史使命。“這是一個很難的命題。但從國家層面看,包括算法在內的根技術,對國家安全和國家進步都是必需的,若不掌握在自己手裏,是無法保證國家信息產業安全的。”他說。

對於如今走向臺前的歐拉,徐直軍表示:“歐拉並不是新事物,只是以前大家沒有關注。”

據記者瞭解,歐拉,即華爲服務器操作系統EulerOS,是基於Linux穩定系統內核的、面向企業級的通用服務器架構平臺。2019年年底,華爲將歐拉正式開源,並命名爲OpenEuler。但徐直軍表示,華爲已經對現在的歐拉進行了重新定位和全面升級。

“原來的歐拉更多是支持和服務鯤鵬和鯤鵬生態的。但現在我們把歐拉定位爲未來數字基礎設施的操作系統,不僅僅是服務鯤鵬,也能支持X86;同時支持邊緣計算,也能支持雲基礎設施,還準備發展一個分支,未來去支持嵌入式設備。”徐直軍說。

和鴻蒙一樣,歐拉的升級亮相也帶來了資本市場上的陣陣“騷動”。但徐直軍卻提示:“大家要擦亮眼睛,謹慎看待鴻蒙和歐拉概念股。”

“站在數字基礎設施的角度看,歐拉確實解決了‘少魂’的問題,也解決了各行各業需要操作系統的問題。但怎麼帶來收入是另外一件事。我們開源歐拉操作系統以後,只有基於開源版本做發行版的公司,才能夠從操作系統本身獲取收入,還可以通過服務獲取收入。”徐直軍說。

歐拉操作系統

華爲開啓兩場“會戰”,

歐拉操作系統將與鴻蒙打通

“我們的現狀是不同的領域有不同的操作系統,各種操作系統又在不同的發展階段,形成了相應的操作系統生態,如面向PC的Windows操作系統生態、面向智能手機的iOS和安卓操作系統生態,也有面向服務器、面向雲、面向物聯網、面向工業互聯網……的操作系統。但這些不同領域的操作系統就像是‘軟煙囪’,生態是割裂的,不同場景難以協同。”“操盤”歐拉的華爲副總裁、計算產品線總裁鄧泰華在接受包括《中國經濟週刊》在內的媒體採訪時如是表示。“我們要推出一個更有競爭力的產品,就不能是簡單地模仿或者跟隨領先者,而是要通過創新去彎道超車。”他說。

在鄧泰華看來,鴻蒙和歐拉的定位和理念是一致的,不是簡單地去替代現在的各個“軟煙囪”,而是面向未來,通過創新打造更有競爭力的下一代數字全場景操作系統。

鄧泰華透露,去年,華爲已經在內部針對鴻蒙啓動了“松湖會戰”,今年,又圍繞着歐拉啓動了“歐拉會戰”。“未來,鴻蒙和歐拉會實現底層技術共享,而且這兩個操作系統是互補的,加在一起可以覆蓋數字全場景。”他說。

據鄧泰華介紹,未來裝載歐拉操作系統的設備可以自動識別和自動連接裝載鴻蒙操作系統的終端,這樣就把端、邊、雲真正打通了,成爲覆蓋未來整個數字經濟發展中端、邊、雲、管全場景所需要的操作系統。

丟了手機的芝麻,撿起更大西瓜

面對美國一輪又一輪的制裁,從海思到鴻蒙再到歐拉,華爲的一個個“備胎”也不斷浮出水面。而在這些“備胎”走到臺前之前,大多已經經歷了多年的佈局和積澱,並非是因“黑天鵝”事件出現的臨時舉措。

對於外界關注的手機業務,徐直軍表示,當下華爲的手機業務確實面臨很大的挑戰,但華爲不會放棄手機業務,更不會出售手機業務。“希望大家能等幾年,看看我們能不能讓大家繼續買到華爲的5G手機。當然這很艱難,但至少要有夢想,纔會有動力。”他說。

不過,對於華爲來說,雖然丟了手機業務,但那只是“芝麻”,華爲正在撿起更大的“西瓜”。以手機爲核心的消費者業務受到重創之後,華爲將企業業務提升到更核心的戰略位置,但這也是在華爲的佈局之中的轉變,只是因爲種種內外部因素而被加速了。

華爲更大願景和使命是“把數字世界帶入每個人、每個家庭、每個組織,構建萬物互聯的智能世界”。華爲在近日發佈的《智能世界2030》報告中預測,到2030年,全球聯接總量將突破2000億,與此同時,企業網絡接入、家庭寬帶接入、個人無線接入會突破萬兆,將迎來一個萬兆聯接的時代。

IDG的數據顯示,全球81%的組織已經使用雲計算或有應用在雲上。而根據羅蘭貝格的研究,AI正在滲透到千行百業當中,其中,高科技與電信行業、金融行業、汽車與裝配等行業已經採用AI的比例超過60%,商業、醫療、零售等行業的AI應用比例也分別達到50%、40%和38%。

透過這些數據就不難理解華爲的商業計劃:以5G+AI賦能,幫助千行百業實現數字化轉型。一如任正非所說,從現實的商業角度來看,華爲要組成港口、機場、逆變器、數據中心、能源、煤礦等多個產業“軍團”,準備“衝鋒”。

而此次華爲HC大會上,華爲也發佈了覆蓋政府、能源、金融、交通、製造五大領域的11個創新場景化解決方案。

華爲仍在求生存階段,有所爲有所不爲

面對誘人的龐大市場機遇,徐直軍也表示華爲會有自己的選擇。“華爲清楚自己做什麼合適,做什麼不合適,尤其是在當下這個求生存的階段;當然,我們也清楚未來我們應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他說。

比如華爲被屢屢傳出要造車,華爲都予以否認。“爲什麼要造車?有幾個造車的掙了很多錢?不造車說不定掙錢更多。越是人人都造車的時候,越要冷靜。”徐直軍說。

當然,在需要重兵快速發力的領域,華爲的執行力也的確驚人。比如,華爲雲和人工智能領域,徐直軍表示都是實現了“後發先至”。

徐直軍透露,僅僅用了4年時間,華爲雲就聚合了超過230萬開發者、1.4萬多諮詢夥伴、6000多技術夥伴和超過4500個雲市場商品。在全球,華爲雲與夥伴公有云覆蓋了27個區域,爲170多個國家的客戶提供服務。

而根據Gartner 2020年的數據,華爲雲是IaaS市場增速最快的雲,已經成長爲中國第二、全球Top 5的雲服務提供商。

早在2018年,華爲就發佈了全棧全場景AI解決方案。徐直軍透露,自己參與了從決策的第一天到現在的全過程,雖然只有4年多的時間,但取得的進展是超預期的。

接下來,華爲將與深圳、武漢、西安、成都、北京、上海等全國21個城市聯合打造“人工智能算力網絡”。

“當前AI的發展,無論對大學、研究機構,還是企業來說,最缺的就是算力。人工智能算力網絡的建設是一個基礎設施。我們的目標是爲中國所有的AI研究者、AI應用開發者和AI創新創業者,提供研究、應用開發和創新創業的AI基礎設施服務。”徐直軍表示。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