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證券報

香港地產商華人置業10月6日晚間發佈建議撤回上市地位的私有化公告。

10月7日早盤,華人置業股票復牌高開高走,截至發稿時,股價報3.83港元/股,漲幅達到32.07%,相比私有化的註銷價格每股4港元,折價約5%。

值得注意的是,華人置業是香港富豪劉鑾雄夫婦旗下重要資產平臺,核心業務包括投資物業的租賃及銷售。在2021福布斯中國香港富豪榜上,劉鑾雄排名第八位,身家達135億美元。

上半年出現虧損

公告顯示,9月28日,要約人Solar Bright Ltd要求董事會向計劃股東提呈透過計劃方案將華人置業私有化的建議。建議完成後,華人置業在香港聯合交易所的上市地位將會被撤回。要約人、Century Frontier 及 JLLH Investments(各自爲要約人一致行動人士)將持有公司全部已發行股本。

此次華人置業私有化的要約人由Sino Omen Holdings Limited直接全資擁有,而Sino Omen Holdings Limited則由華人置業創始人劉鑾雄的妻子陳凱韻(作爲其未成年子女的信託人)持有。

根據私有化建議方案,股東將就每股已註銷計劃股份向要約人以現金收取註銷價4港元,較截至今年上半年每股淨資產12.99港元折讓約69.2%。

按照註銷價計算,對應公司已發行股本的估值爲76.3億港元,落實該計劃最高應付現金代價總額爲19.07億港元,要約人擬以其內部現金資源籌措該建議所需現金。

對於私有化的原因,華人置業指出,公司經營所在的營商環境充滿挑戰及不確定性,2019年新冠肺炎疫情自2020年年初起一直持續,也沒有跡象會在不久將來有顯著改善,疫情造成的社會及經濟影響異常重大屬前所未有。截至6月30日公司歸母淨利潤虧損3700萬港元,而2020年同期歸母淨利潤則爲7.86億港元。投資物業的租金爲華人置業主要的收入來源之一。截至2021年上半年,華人置業的租金收入約爲1.61億港元,2020年同期爲2.12億港元。

華人置業公告稱,預計截至2021年底,公司持有中國恒大股份已變現虧損約34.49億港元。

此外,華人置業表示,截至目前,華人置業仍持有中國恒大已發行股本的4.39%,按照2020年12月31日每股14.9港元計算,市值約86.77億港元,而倘若這部分股票,按照2021年9月30日收市價每股2.95港元出售,預計合計虧損約104.08億港元。

專家:利於靈活融資

華人置業表示,除牌將減少維持該公司在聯交所上市及其公開上市地位相關的成本及管理資源。此外,如果華人置業變爲私人擁有,將可更靈活地制定及實行其長遠業務策略或尋求其他商機,而不用專注於短期市場反應或因作爲聯交所上市公司而受到的監管限制及合規責任。

在此之前,首創置業已在近期完成了私有化退市。

資深投行人士王驥躍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房地產企業頻繁私有化的原因,一方面和一些房地產公司在港股市場的估值比較低有關。更重要的原因是資金鍊問題。上市公司重大的融資事項都要履行較爲繁瑣的程序,並且需要公告。一旦遇到緊急需要融資或者靈活融資方案的情形下,上市公司可能還不如非上市公司。

王驥躍舉例稱,比如抵押擔保融資,拿某個項目和其他人進行股權合作來融資,出售土地或物業融資等。上市公司融資需要公開,有些融資可能會被解讀爲資金鍊過度緊張,而非上市公司不需要公開,就更靈活一些。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數字經濟研究院執行院長、教授盤和林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 私有化是明智之舉,尤其是企業可能因爲資本市場波動而遭遇連鎖反應的時候。當前房地產相關產業在資本市場預期有所鬆動,部分房地產企業市值波動較大,而此時,如果任由資本市場預期延續,不做處理,則很可能對外傳遞負面信號。通過私有化,可以從資本市場退市,從而淡化外部預期,也是防止國際對沖基金利用市場預期狙擊上市公司。

“近期,房地產企業頻繁私有化,折射出當前資本市場對房地產行業中部分企業預期不明,擔憂過甚,市場恐慌和貪婪是常有的事,通過私有化規避市場情緒波動是房企可選方案之一。私有化的最終目的是暫時離開資本市場,通過降低股票流動性的方式,一方面釋放潛在風險預期,另一方面阻斷企業負面情緒的傳播。總體上,是爲了應對市場的不確定性而推出的應對措施。”盤和林進一步指出。

編輯:曹帥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