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鏈改革如何催生新紅利

——發自河北首個國家級開發區秦皇島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報道

讓很多人沒想到的是,今年初,在秦皇島經濟技術開發區的項目評審會上,一個總投資逾20億元的造紙項目被果斷否決了。

其實,該項目環保水平完全符合產業標準。如果順利落戶,將帶來可觀的稅收和就業崗位。

“這個項目不在我們重點發展的產業鏈上,是被否決的重要原因之一。”秦皇島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主任蘇景文說。

對逾20億元的投資說不,決心源於去年秦皇島經濟技術開發區在全省率先推行的產業鏈改革:在規劃、招商、服務等環節,推進產業成鏈發展,提升產業鏈現代化水平。

作爲全省第一個國家級開發區,目前秦皇島經濟技術開發區已擁有汽車及零部件等多個全國知名的優勢主導產業,近9年來在全省開發區綜合考覈中蟬聯第一。着眼於進一步提升能級和水平,秦皇島經濟技術開發區把目光投向了產業鏈改革。

開發區是改革開放的新高地,也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平臺。面對日趨激烈的產業競爭,秦皇島經濟技術開發區如何推進產業鏈改革,迎來發展新紅利?

中信戴卡股份有限公司鋁車輪六號線生產車間一派繁忙景象。通訊員 王繼軍 攝

提升產業競爭力的新密碼:放大“1+1>2”的效果

在中信戴卡現代化的生產車間,工人們緊張地忙碌着。一個個像藝術品一樣精緻的鋁製輪轂走下生產線,被運往世界各地,裝配在各種各樣的汽車上,其中不乏奔馳、寶馬等世界名車。

數據顯示,上半年中信戴卡產值同比穩步增長。預計全年產值有望超過300億元,再創新高。

看着繁忙的場景,中信戴卡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文良滿臉喜悅:“不容易啊,好在我們‘抗壓’能力強。”國際市場萎縮,國內市場疲軟,再加上鋁、油漆等原材料價格大幅上漲,今年汽車零部件行業的日子並不好過,中信戴卡的壓力同樣很大。

面對市場大潮的衝擊,中信戴卡亮出了“定海神針”。作爲全國最大的鋁合金汽車零部件企業,中信戴卡每年可產8000萬個鋁製輪轂,市場佔有率世界第一。今年以來,中信戴卡平均每天就要誕生2種新產品。

手握市場佔有率、新產品數量、專利數量等多項行業第一,中信戴卡在市場低潮期實現了逆勢增長。但在李文良看來,創造這些寶貴的“第一”,離不開同樣位於秦皇島經濟技術開發區的秦皇島信越智能裝備有限公司。

該公司是一家行業領先的有色金屬鑄件專用設備企業,是中信戴卡投資建設的全資子公司。中信戴卡行業領先的智能化生產裝備,就是由這家企業研發生產的。中信戴卡需要什麼裝備,這家企業就研發、生產什麼裝備。信越智能始終與中信戴卡同頻共振,走在行業前沿。

中信戴卡的產品之所以能稱雄市場,緣於其背後擁有這樣的“神助攻”。

中信戴卡與信越智能同處一條產業鏈的上下游,雙方聯手,產生了“1+1>2”的效果。

在秦皇島經濟技術開發區,這樣“1+1>2”的合作還有很多。

憑藉小小的汽車用裝飾條,秦皇島威卡威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創造了年產值超30億元的奇蹟。爲這家企業提供生產裝備的是毗鄰的秦皇島方華埃西姆機械有限公司,該企業是全球領先的拉彎工藝裝備提供商。

秦皇島天業通聯重工科技有限公司是全省唯一一家生產盾構機的企業。這家重型裝備領域的“大塊頭”,同樣離不開周邊多家行業領先的配套企業。

……

“產業鏈改革就是要放大這種在產品研發、技術創新、市場開拓等方面‘1+1>2’的效果,從而提升產業競爭力。”秦皇島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秦皇島經濟技術開發區黨工委書記劉學彬說,提升產業鏈現代化水平是提升產業競爭力的密碼,這也是開發區加快推進產業鏈改革的原因。伴隨着產業鏈改革的深入,園區內這樣的合作將會更多、更深入。

秦皇島經濟技術開發區一家裝備製造企業的工人在工作。通訊員 王繼軍 攝

項目評審會上的新變化:圍繞主導產業加快延鏈補鏈強鏈

在去年的一次項目評審會上,胡建忠發現,評分表上多了一項內容——此前醞釀的產業鏈得分情況。

胡建忠是秦皇島經濟技術開發區招商和投資促進局大項目辦副主任。他知道,這個變化有着特殊的意義。

“以前招商,主要看項目本身的情況,比如環保水平、科技水平、稅收貢獻等。”胡建忠說,如今還要考察這個項目在產業鏈中的位置、作用,對提升產業鏈現代化水平的貢獻大小等。

有的項目因此而落選,有的項目卻因爲對提升產業鏈現代化水平大有貢獻而備受青睞。

在總投資18億元的禮鼎高端集成電路封裝載板智能製造基地項目的評審會上,每一位評委都給出了高分。該項目技術國內領先,處在精密電子加工產業鏈的高端,填補了開發區產業鏈空白。同時,該項目還能帶動開發區內宏啓勝精密電子等企業的產品升級。

由天津華貿里奧實業集團投資的大型糧食精深加工項目也受到了歡迎。秦皇島經濟技術開發區經濟發展局副局長毛國強介紹,該項目投產後年產值約20億元,與開發區的產業定位、產業鏈延伸等匹配度非常高,將進一步提升開發區糧油食品精深加工產業鏈水平。

爲什麼要在項目評審中突出在產業鏈中的作用?

秦皇島經濟技術開發區曾派出考察小組,上京下粵跑江浙,去全國領先的開發區學習、調研。結果發現,這些開發區在招商引資中都會突出考慮產業鏈因素。

上海張江藥谷,重點集聚和發展生物技術與現代醫藥產業領域創新企業,已誕生了全國15%的原創新藥,成爲醫藥產業最奪目的創新地標;蘇州高新區重點佈局半導體和集成電路、高端醫療器械、軟件和信息服務等6大產業鏈,到2022年產業鏈總營收規模將突破1900億元……

圍繞主導產業延鏈補鏈強鏈,成爲強者的共同選擇,也成爲秦皇島經濟技術開發區產業鏈改革迫在眉睫的任務。

“今年共安排省重點建設項目14個,總投資105.09億元,項目個數位列全省國家級開發區第一。”毛國強說,這14個項目大部分是延鏈補鏈強鏈項目,對帶動開發區主導產業升級大有裨益。

伴隨着延鏈補鏈強鏈項目的實施,一個讓秦皇島天業通聯重工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賈學敏苦惱多年的問題就要解決了。儘管產品、技術行業領先,但由於生產中的塗鍍環節不能就近完成,產品要運到200多公里外去塗鍍,十分不方便。

“開發區通過招商引資,計劃投資5.9億元建設行業領先的綠色塗裝產業園。”賈學敏高興地告訴記者,這個困擾天業通聯和周邊十幾家裝備製造企業的產業鏈痛點很快就要解決了。

當然,對於現有產業鏈之外的項目,秦皇島經濟技術開發區也不是一概拒絕。“但它必須要有創造新產業鏈的前景和價值。”毛國強肯定地說。

秦皇島經濟技術開發區一家電子消防企業的技術人員在工作。通訊員 王繼軍 攝

鏈長制的新解讀:既要當好“店小二”,更要成爲產業鏈專家

7月10日,秦皇島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副主任陳永富突然收到了一條求援微信。

這條微信是中糧面業(秦皇島)鵬泰有限公司總經理吳振華髮來的。該公司計劃投資8億元,建設一個年加工48萬噸小麥的高端專用麪粉生產基地。項目投產後,將成爲全國高端專用麪粉旗艦工廠。

向陳永富緊急求援,是因爲項目建設遇到了難事。吳振華在微信裏說,他們要辦理工期、工程量清單、攔標價備案,此外還要辦理招標文件的審查和發佈,這些事涉及秦皇島市多個部門。他希望陳永富能組織相關人員到企業開個座談會,儘量縮短辦理時間,爭取儘早發佈施工招標公告。

“越早越好!”吳振華在微信裏透着焦急。

第二天,一個由開發區多個部門工作人員組成的團隊就來到了企業,召開座談會,協商解決問題。

幾天後,陳永富再一次收到了吳振華的微信:一切順利,太給力了!陳永富回覆:有事隨時聯繫。

辦事高效、服務熱情。很多人說,這應該歸功於“鏈長制”。而陳永富的另一個身份,正是糧油食品精深加工產業鏈鏈長。

“鏈長,就是產業鏈的‘店小二’。”蘇景文介紹,爲推動產業鏈改革,秦皇島經濟技術開發區制定了實施產業發展鏈長制工作方案。按照方案,黨工委、管委會主要領導任產業發展總鏈長,圍繞主導產業由分管領導任鏈長,對產業鏈及鏈條企業發展實施全方位、全過程、全天候服務。

在秦皇島市康泰醫學系統有限公司,幾十條生產線正開足馬力生產。一樓大廳裏,擺放着小山一樣的脈搏血氧儀、製氧機等,這些都是爲出口訂單生產的。

看着產銷兩旺的場景,該公司副總經理付春元回想起了一件讓他記憶猶新的事。康泰醫學系統有限公司是全省第一家生產紅外線測溫槍的企業,去年疫情最嚴重的時候,由於物流受阻,導致外地供貨商生產的測溫槍外殼無法發貨,付春元急得團團轉。

關鍵時刻,還是秦皇島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工作人員協調開發區的另外一家企業——河北科力專門生產了大批測溫槍外殼,才解了康泰醫學的燃眉之急。

嚐到了甜頭的付春元對“鏈長制”舉雙手贊成:“這樣更有利於解決企業在產業鏈上遇到的難題。”

除了當好“店小二”,每一位鏈長還要成爲相應產業鏈的專家。

說起醫療健康產業發展現狀、趨勢等,秦皇島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副主任劉洪柱滔滔不絕。作爲康復輔具及醫療健康產業鏈鏈長,劉洪柱清楚,目前開發區已成爲我國康復輔具及醫療健康產業重要基地,發展勢頭很好。但也面臨不少問題,比如產業園的建設發展還應進一步加快,在打造產業環境、推進技術創新、推動產學研用結合方面還應加大力度。解決了這些難題,開發區的康復輔具及醫療健康產業發展還會邁上一個新臺階。

目前,秦皇島經濟技術開發區已形成了“321”主導產業發展格局,即汽車及零部件、糧油食品精深加工、高端重型裝備及智能製造3個優勢產業,精密電子信息技術及智慧消防、康復輔具及醫療健康2個新興產業,以及提供優質生產、生活配套服務的現代化服務業。圍繞主導產業,秦皇島經濟技術開發區共設置兩位總鏈長、5位鏈長,園區的發展目標是,到2025年,實現主導產業營業收入翻一番,形成具有強大創新能力、高端引領能力、良好協同能力的現代產業鏈。(河北日報記者郭猛許衛兵孫也達)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