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原實控人搶公章 海倫哲武力奪權引關注    來源:北京商報

武力奪取控制權的戲碼在A股再度上演。10月11日,就網傳原實控人搶走公司公章及財務章一事,海倫哲(300201)收到了深交所下發的關注函,要求公司說明上述情況是否屬實,公司是否存在信息披露不及時、不公平的情形。回溯海倫哲歷史公告,公司控制權爭奪戰早已打響,今年4月公司原實控人丁劍平就將現任實控人金詩瑋方訴諸法庭,要求撤銷表決權委託協議,而這也將直接決定上市公司控制權歸屬。如今,伴隨着丁劍平方武力奪權,海倫哲控制權之爭也進入白熱化,未來該事件將走向何方也引發市場關注。

深交所發函追問

10月11日,海倫哲收到了深交所下發的關注函。

深交所表示,有媒體10月9日報道稱,從海倫哲現任董事長、實際控制人金詩瑋處瞭解到,原實際控制人丁劍平於10月9日上午搶走公司公章及財務章並提出全面接管公司。當天,丁劍平帶了兩車保安到海倫哲,公司現任董祕報了警,海倫哲附近的派出所也出了警。

針對上述情況,深交所要求海倫哲說明上述媒體報道是否屬實,如是,說明上述事項對公司治理、日常經營管理的影響以及公司已採取及擬採取的措施,同時覈實說明公司是否存在信息披露不及時、不公平的情形。

另外,深交所還要求海倫哲說明目前公司公章、財務章等印章及證照管理的具體情況,相關管理是否符合規定、是否存在缺陷,目前公司的董事會及管理層是否能夠有序運作,內部控制是否能夠有效實施,信息披露能否正常進行。

獨立經濟學家王赤坤對北京商報記者表示,公章被奪取事件屬於重大事項,上市公司方面應該在第一時間進行對外披露,保障投資者權益。

交易行情顯示,10月11日,海倫哲小幅高開0.52%,開盤後公司股價迅速下挫,一度跌超3%,截至當日收盤,公司收跌2.62%,股價報3.71元/股,總市值爲38.62億元。

針對上述情況,北京商報記者10月11日致電海倫哲證券部進行採訪,對方工作人員表示,還是以公司指定官方披露信息爲準。

10月11日,網上流出的一份金詩瑋個人聲明顯示,強烈譴責丁劍平等人員公然搶奪公司財產的非法行爲,該非法行爲已嚴重影響上市公司的正常運營和公司治理,對公司造成極大損失,自2021年10月9日起,公司所涉全部公文、文件及公司管理行爲和經營行爲均未經本人及董事會授權,不具有任何法律效力。

控制權之爭白熱化

伴隨着丁劍平武力奪權,海倫哲控制權之爭也進入白熱化。

據瞭解,丁劍平與金詩瑋的恩怨還要從2020年4月講起,彼時海倫哲實控人爲丁劍平,不過上市公司披露公告稱,第一大股東江蘇省機電研究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機電研究所”)要將5%的股份轉讓給中天澤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天澤集團”),此外機電研究所以及丁劍平還將持有剩餘股權的表決權委託給中天澤集團行使,交易完成後,上市公司實控人變更爲金詩瑋。

股權關係顯示,機電研究所、中天澤集團分別是丁劍平、金詩瑋控制企業。

不過,上述交易還有一個條件,即中天澤集團方面之後還將通過認購非公開發行股份,進一步鞏固控制權。但在今年4月2日,海倫哲發佈了終止定增公告,稱鑑於目前相關監管政策、資本市場環境發生變化,公司綜合考慮實際情況、發展規劃等諸多因素,決定終止本次非公開發行股票事項。

之後,丁劍平開始將金詩瑋方面訴諸法庭,要求撤銷此前的表決權委託協議,目前該案尚在訴訟程序中,而市場也紛紛猜測,終止定增恐是雙方“翻臉”的導火索。

截至今年上半年,機電研究所仍是海倫哲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爲15.64%;中天澤集團爲第三大股東,持股比例爲6.09%;丁劍平爲第五大股東,持股比例爲4.34%。

從股權關係來看,表決權委託與否將直接決定海倫哲控制權歸屬。針對相關問題,北京商報記者分別致電中天澤集團、機電研究所方面進行採訪,其中中天澤集團相關工作人員表示,會將採訪訴求告知負責人,不過截至記者發稿,對方並未回覆;機電研究所方面電話則無人接聽。

資料顯示,海倫哲2011年登陸創業板,上市之初公司主要從事研發、生產經營高空作業車,2012年開始進入軍品及消防車的研發和生產經營業務領域,目前公司也從事LED顯示屏智能驅動電源和小間距LED顯示面板的研發、生產和銷售。

2020年以及2021年上半年,海倫哲實現歸屬淨利潤分別約爲-4.68億元、2390萬元。

北京商報記者 馬換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