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證券從業人數重上34萬 頭部券商發力“搶人大戰” 來源:證券時報

證券時報記者 蘇可

券商再度成爲“香餑餑”?

數據顯示,截至日前,證券行業從業人員數量達34.27萬,再次站上34萬關口,較年初增員1萬人。其中,一般證券業務、投顧、保代的總人數出現明顯增長;經紀人、分析師等數量出現下滑。

中信證券近年來大力招聘人才,連續兩年增員上千人。如今在中證協登記的從業人員數量超過國信證券,以1.227萬人排名第一。中金財富證券因發力財富管理業務全面招兵買馬,同時推進與中金公司的人員整合工作。根據證券時報記者統計,中金財富證券較年初增加近1500人。

“大平臺”+“高薪”令頭部券商在人才市場中容易吸引頂尖人才,中小券商未來如何打好“人才保衛戰”值得關注。

從業者數量重回34萬+

最新數據顯示,截至近日,證券行業從業人員共計34.27萬,而上一次突破34萬人關口是在2018年。

業內人士表示,證券業的發展和證券從業者密不可分,隨着融資融券、場外金融衍生品等業務的開展,註冊制改革的落地,證券業活躍度上升,吸引人才加入。

相比較2018年,如今從業人員結構已進一步優化。券商也從傳統證券經紀商或承銷商向多元化、綜合性金融服務商轉變,含金量高的崗位人員數量正在持續增加。

目前,證券經紀人共有5.88萬人,相比2018年的8.3萬人下滑近30%;投資顧問有6.7萬人,相比2018年的4.73萬人同比增長42%;分析師如今共有3425人,增長11%;保薦代表人有7304人,相比2018年增長達到98%。

另一方面,隨着科技進步、人工智能對證券行業帶來滲透和衝擊,近年來“金融科技”已成爲各家券商重點佈局領域,信息技術(IT)人才頗爲喫香。多家券商在校園招聘中新設“金融科技”招聘專場。

中信、中金財富

員工數量增加上千人

中證協數據顯示,截至近日,有5家券商從業人員數量破萬。其中,中信證券從業人員數量達1.227萬人,從去年的第四名升至榜首。

據證券時報記者統計,中信證券從業人員較年初增加1786人,新增人數同樣排在第一位。從結構來看,一般證券業務從業人員、投顧、保代均明顯增加。

此外,國信證券、廣發證券國泰君安分別有1.153萬人、1.147萬人、1.092萬人。中信建投的從業人員數量也邁入“萬人”關口,目前共有1.035萬人。

值得注意的是,前三季度從業人員數量增加逾千人的還有中金財富證券。今年年初該券商有3878人,截至近日已有5350人,增長幅度達到38%。這與該公司發力財富管理不無關係,中金財富證券今年以來大舉招兵買馬,以投顧爲例,今年以來增加414人至1574人,增長35.69%。

證券時報記者注意到,目前中金財富證券仍在繼續招人,有招聘網站顯示,多達190個職位在招人――涉及IT、投資經理、產品業務經理、渠道總監、私人財富、後臺等。

另外,證券時報記者翻閱從業人員信息瞭解到,中金財富證券的新增員工還來自母公司――中金公司。據瞭解,7月11日中金公司發佈公告稱,將境內財富管理業務轉移至中金財富,進一步實現雙方業務整合,中金財富將作爲子公司開展財富管理業務,中金公司作爲母公司開展投行、股票、固收、資管、私募等業務。部分中金公司員工因“機構變更”關係,併入中金財富證券。

截至目前,中金財富證券總人數已經超過中金公司(4218人)。

約30%的券商員工數量在減少,減員較多的券商集中在上海地區。今年以來,申萬宏源員工總數減少361人。從結構來看,其中經紀人數量減少高達714人,投顧數量也在下滑。

海通證券光大證券的從業人員數量分別減少259人、291人。以互聯網券商爲標籤的東方財富證券今年以來減少278人。同樣,上述3家券商的經紀人數量也出現大幅下滑,分別減少557人、541人、324人,這意味着人員結構在持續優化。

招商證券投顧數量劇增

經紀人和投資顧問一直以來是證券行業的兩大崗位,截至近日分別有5.88萬人、6.7萬人。

在財富管理轉型加速下,經紀人數量持續下降,今年以來減少6134人。數據顯示,截至近日,海通證券和方正證券的經紀人數量仍然最多,分別有3287人、2789人。

證券公司投資顧問總人數持續上升,今年以來增加5993人。平安證券相關人士表示,過去經紀業務中通道收入貢獻較大,經紀人對券商來說是重要的獲客和收入增長的力量,但隨着近年來行業佣金的下滑、互聯網獲客興起,傳統獲客的收入貢獻下滑,對經紀人的需求相應有所減少,同時行業開始向提供高附加值的專業服務(如投顧服務、財富管理等)轉型,對投資顧問等專業崗位需求增加,推動了整個行業的人才結構轉型。

數據顯示,共有5家券商投顧數量超過3000人,其中廣發證券投顧數量最多,共有3921人。此外,中信證券有投顧3484人,國泰君安有 3346人,銀河證券有3262人,中信建投有3146人。

從增員數量來看,招商證券投顧數量上升最多,相較年初增加976人至2183人,增長幅度達到81%。據瞭解,今年招商證券財富管理業務動作頻頻,入局基金代銷戰,拿下了基金投顧資格。

華創證券的投顧隊伍則出現人員流失,從年初的591人減少到395人,減少幅度達到33%。

三大投行

保代隊伍迅速擴容

近年來,資本市場改革持續深化,科創板、創業板註冊制、北交所等改革措施逐步落地,投行業務迎來巨大發展機遇,人才儲備變得至關重要。

中證協數據顯示,截至近日,有兩家券商保代人數已經突破400人――中信證券與中信建投分別有481人、475人。

中金公司、海通證券、華泰聯合分別以386名、318名、304名保代依次排在3位~5位。

從數量變化來看,中信證券、中信建投、中金公司前三季度新增登記保代人數最多,均突破百人,分別新增115人、108人、107人。3家頭部券商新增保代人數遠遠超過其他券商。

據證券時報記者此前瞭解,3家頭部券商今年以來持續招攬投行人才,在各地布點,涉及承攬、承做、投後管理等。

同時,頭部券商的薪資在“搶人大戰”中也極具競爭力。有業內人士認爲,今年頭部券商投行業務漲薪,比如應屆生底薪漲至3.8萬元。

此外,海通證券、東吳證券、國泰君安、華泰聯合、中原證券前三季度新增保代逾30名。有華東大型券商投行人士表示,儘管底薪難以完全看齊頭部券商,但也已在醞釀漲薪計劃,吸引人才。

華西證券保代出現流失,從年初的79人減少至63人,降幅達20%;方正證券承銷保薦公司的保代則從年初的62人減至50人。

合資券商加碼研究領域

券商分析師人員變動同樣很大,截至近日,證券公司分析師共有3475名,相比年初流失50名。據瞭解,大多數券商分析師“轉會”同行,但也有加入買方機構。

中證協數據顯示,中金公司分析師數量最多,共有179名,該公司今年前三季度增加了27名,新增分析師數量同樣排名第一。此外,中信證券和國泰君安各有分析師人數超過140人,海通證券和申萬宏源的分析師人數分別有128人、123人。

備受關注的中小券商研究所如國海證券和德邦證券,兩家券商分析師數量今年以來各新增15名。

具有外資背景的券商也在持續發力研究業務。東亞前海證券去年底拿到研究牌照,今年招兵買馬搭建團隊,前三季度新增分析師10名,其中,中信建投社服首席分析師賀燕青擔任東亞前海證券研究所所長。

今年才正式開業的星展證券共有5名分析師,來自浙商證券、安信證券、天風證券、申萬宏源等。摩根大通證券新登記分析師5名,目前已增至24人。

分析師流失較多的有方正證券,從72人驟減至45人,降幅高達38%。中泰證券則從年初的80人減少至如今的64人。新時代證券從年初的32人下滑至目前的17人,減少幅度更是近半。上海證券分析師人數從年初的34人減少至22人。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