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AG

來源:格隆匯IPO研究院

在印度這個神話色彩極爲濃烈的國度,準備迎來一個資本神話,一家超級獨角獸即將上市。

近日,OYO向印度證券交易委員會(SEBI)遞交招股書,計劃募資12億美元,當前估值達600億元。

OYO成立於2013年,由彼時年僅20歲的印度小夥Ritesh Agarwal(中文名:李泰熙)創辦,是一個印度經濟連鎖酒店品牌,按客房規模算,已成爲全球第三大連鎖酒店。

自成立以來,OYO一共完成近20輪融資,總融資金額累計超過420億元,其中包括孫正義率隊軟銀參投的多輪融資。

但這並不意味着給OYO注入強心劑,此前軟銀押注Uber、WeWork就雙雙挫敗。

IPO前,軟銀持有公司46.62%的股份,爲OYO第一大股東。Ritesh Agarwal旗下RA Hospitality持股24.94%,Ritesh Agarwal持股8.21%。此外,紅衫印度、光速創投、滴滴關聯公司Star Virtue、Airbnb分別持有公司3.24%、2.74%、1.81%和1.36%的股權。

這家勢頭強勁的初創企業,在豪華後援團的簇擁下,成爲全球最耀眼的獨角獸之一。

1

90後印度小夥輟學創業

創始人Ritesh Agarwal的名字在印度並不陌生,他的故事既傳奇又勵志。

李泰熙於1993年出生在印度最貧困的地區之一——奧里薩邦東部小鎮,從小就不愛學習,卻對經商滿腔熱情,勵志成爲一名創業家。

在極其重視學歷的印度,李泰熙從來就不是大人眼中的好孩子。13歲的時候,他已開始琢磨一些賺錢的生意,賣過SIM卡,爲此寫過暢銷書,長大後更是喜歡在週末跑去德里,與那裏的年輕創業者進行交流。

久而久之,李泰熙對創業的想法愈發篤定。

他的創業故事,還要從一次旅行說起。當年,李泰熙在印度境內旅遊,因爲身上沒什麼錢,入住的都是一些便宜的酒店,由此從髒亂差的糟糕體驗中窺見商機,想着如何將這些低廉酒店進行整合,打造成經濟又舒適的連鎖酒店。

2012年,19歲的李泰熙從大學輟學,毅然走上創業的道路。

他的第一個項目是Oravel,是一個集合廉價酒店信息、爲用戶提供房間預定服務的網站。成立不久,Oravel就獲得了美國創業家、PayPal創始人Peter Thiel發起的“20 under 20”項目給予的10萬美元創業基金。

雖說首次創業便得到了肯定,但李泰熙意識到單純的信息彙總並不能解決酒店亂象,也不能爲用戶找到更好的房源。

於是,他找到印度古爾岡的一位旅館老闆與其合作,對酒店的所有房間進行改頭換面,因舒適的環境和便宜的價格在當地迅速走紅,不到一年,李泰熙便創辦了OYO。

OYO瞄準的依然是雜亂無序的廉價酒店市場,房間的價格基本在25美元到85美元之間,但不一樣的是,從單純的信息彙總平臺,變成了連鎖酒店加盟平臺。

2

瘋狂擴張,3年虧損超25億美元

李泰熙既不自己建酒店,也不收購酒店,而是通過加盟的方式與酒店合作。

對所有入駐酒店的平臺,OYO都將統一地評估、改造、管理。開業前,會掛上其標誌性的紅色大logo,對酒店進行長達一個月的大改造,從牀單到水溫到Wifi信號等多達兩百項標準均要細查一遍。

不過相比其他連鎖酒店品牌動輒幾十萬的加盟費,OYO則是零成本加盟,在客房訂單產生後,才從銷售額中抽取一定比例的佣金。

模式一經確立,一間又一間OYO加盟酒店如雨後春筍般湧現,僅僅三年便成爲印度最大的經濟型酒店品牌。

耀眼的光芒吸引來投資大佬孫正義的鼎力支持,要知道,孫正義的投資風格就是狂撒錢,把盤子做大。

手握鉅額資金的李泰熙開始在全球範圍內開疆拓土,歷經8年,便將起初的古爾岡小旅館一躍做成覆蓋超80多個國家、坐擁超2.3萬家酒店和4.6萬家度假住宅的酒店超級猛獸。

然而,瘋狂燒錢、激進擴張的背後,是OYO持續不斷的鉅額虧損。

招股書顯示,2019年至2021年財年,公司錄得營收8.7億美元、18億美元和5.5億美元,同期淨虧損分別達3.1億美元、17.4億美元和5.2億美元,均呈大幅度波動。

細分來看,公司的營業收入較爲多元,包括房源預定的佣金、取消費用、商家入駐平臺網站的訂閱費用、食品飲料等等。

不過與酒店簽訂合作依然是OYO的核心業務,報告期內分別獲得營收8.4億美元、17.5億元和5.3億美元,其中出售住宿服務是主要收入來源。

目前,在急速擴張的過程中,已經遍佈印度、中國、美國、歐洲、馬來西亞、印尼、尼泊爾、菲律賓等80多個國家的800多個城市,但其主營市場仍在印度、歐洲、印尼和馬來西亞,90%以上的加盟酒店來自這四個核心發展市場,不過公司也已經將目光瞄準中國市場和美國市場,並將其列爲未來重點發展對象。

3

進軍中國市場遺憾敗北

OYO攪局全球酒店江湖,締造了一個爲人津津樂道的酒店神話,但想撬動中國連鎖酒店業也絕非易事。

作爲全球前兩大人口國家,中國與印度在酒店業也有着相似之處,均缺乏高質平價的酒店。

截至2020年1月1日,全國酒店業設施33.8萬家,連鎖酒店品牌共計1975個,客房總數1762萬家,其中連鎖客房數452.4萬間,連鎖化率26%,而非連鎖客房數1309.6萬間,非連鎖化率佔74%。

面對連鎖化率低、單體酒店有着巨大整合空間的中國市場,李泰熙早已窺覷許久

2017年,OYO在中國深圳開了第一家酒店,正式進軍中國市場。

隨後瘋了一般地快速席捲全國上下,最快曾達到平均1.4天入駐一城、接近3小時開一家店。不到兩年時間,OYO就已經在中國320多個城市中擁有超10000家酒店、50萬間客房,超過錦江、華住、首旅如家三大本土酒店集團的總和。

然而,接近瘋狂的擴張速度背後暗藏多重隱患,一觸即發。

2019年6月,OYO開始在中國進行大規模裁員,同年虧損達1.97億美元,佔比其全球虧損的64%,中國區成了虧損重災區。

一方面,進入中國後,公司採用輕加盟模式,即簽約期一年,不收取加盟費,只收取6%左右的佣金,同時還出資幫助酒店改造,使其資金很快耗盡。

另一方面,國內在線旅行平臺攜程和美團向OYO徵收渠道費用,公司不得不向其支付了2億元和4億元的渠道費,且在平臺上達成的交易還要支付額外傭金。

與此同時,燒錢增量的打法也讓本土酒店集團緊張起來,以華住爲首的連鎖酒店企業開始紛紛爭奪OYO的下沉存量市場。

而2020年突然爆發的疫情更是將OYO推向深淵,公司生意一落千丈。

同年開始大規模撤退中國,離開一片狼藉的戰場,截至今年9月,OYO在中國市場的酒店數量已從10000家急促降至1567家。

不過招股書表明,公司並不甘心放棄中國這塊肥沃的土壤,但近年來中高端酒店和度假型酒店在中國更受住客青睞,與此同時,民宿行業越發成熟,價格低、位置好等優點也吸引不少客流量,OYO駐足廉價酒店市場,生存空間被不斷壓榨,能否在中國突出重圍捲土重來仍是未知。

4

結語

OYO擴張失利、業務受創、盈利能力尚未顯現,連年虧損的經營業績導致公司品牌價值跌至冰點,高估值的光環黯然失色,很有可能成爲孫正義的下一個爛攤子。

儘管順利上市獲得12億美元募資金額,以公司目前的燒錢程度來看,也將撐不過幾年,要想繼續存活下去,還得看自身的造血能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