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聞記者 譚君

在安徽省淮北市相山區一家民營醫院,誘導178名老年慢性病病人住院,並虛開部分檢查單,詐騙醫院專項資金。近日,淮北市相山區人民法院一審判決該醫院院長張茂勝犯詐騙罪,判處有期徒刑8個月,並處罰金人民幣15000元。

中國裁判文書網公佈的判決書認定,淮北市相山區某醫院是一家個人獨資企業,於2018年3月20日成立。2019年2月1日起,張茂勝在擔任該醫院院長期間,夥同他人安排醫院市場部工作人員向相山區部分街道、渠溝鎮等地居民宣傳免費住院、車接車送,誘導患有老年慢性病病人住院,安排醫生降低入院門檻,並虛開部分檢查單,進行醫保、農合申報。該醫院申報就診人員中,除41人門診未住院外,誘導住院178人,獲取醫保專項資金30餘萬元。

法院最終認定張茂勝詐騙金額共計11931.08元。其中,掛牀住院2人,獲取醫保專項資金4855.58元;未住院虛假騙保3人,獲取醫保專項資金1639.5元;經淮北市醫保局對扣押的DR影像、多普勒、彩超歷史記錄覈對,三項檢查中違規部分共涉及醫保基金5436元。

法院認爲:被告人張茂勝以非法佔有爲目的,虛構事實,隱瞞真相,騙取醫保資金,數額較大,其行爲已構成詐騙罪,應依法懲處。張茂勝歸案後如實供述主要犯罪事實,庭審時自願認罪認罰,且已繳納全部退賠款,依法予以從輕處罰。

2021年9月13日,淮北市相山區人民法院一審認定被告人張茂勝犯詐騙罪,判處其有期徒刑八個月,並處罰金人民幣一萬五千元;對張茂勝違法所得依法予以追繳;扣押的作案工具依法予以沒收。

10月8日,公安部召開新聞發佈會,通報會同國家醫保局、國家衛健委聯合部署開展依法打擊欺詐騙保專項整治行動的工作舉措和成效:截至9月底的近半年來,全國公安機關共打掉犯罪團伙251個,破獲詐騙醫保基金案件1246起,追繳醫保基金2.3億元,聯合醫保部門關停處置醫藥機構277家,形成了依法嚴厲打擊詐騙醫保基金違法犯罪強大震懾。

澎湃社論:

用“天下無騙”爲老人護航 

重陽節就要到了,如何關愛老年人再次成爲熱議話題。今天,中國消費者協會發布老年消費提示:購藥要選正規渠道,保健食品認準藍帽;警惕低價旅遊陷阱,小心投資理財圈套;遠離非法會議營銷,防範各種電信詐騙;消費之前做足功課,遇到糾紛理性維權。

這些提示很簡練,說來卻是話長。近些年來,老人被坑早已不是一件新鮮事。

是的,一些老年人有貪圖小便宜的心理;各種外部信息相對也較少、較閉塞;不少人還存在孤獨感,需要陪伴。而豐富的人生經驗,往往不是增強了老人的理性,反而讓他們變得格外執拗。這些都讓設局的騙子有空子可鑽。從以往一些案例看,一些被騙的老人到最後也不認爲自己上當,讓人又氣又笑。

然而,僅僅“怒其不爭”並不能解決問題。當下,中國60歲及以上人口超過2.6億,佔比 18.70%,已經進入老年社會,是時候把保護老年人權益、打擊坑老陷阱作爲“銀髮社會”重要的議題了。

提醒老人提高警惕,看好自己的“錢袋子”,當然很重要,但還遠遠不夠。很多被騙走“棺材本”的老年人,並不是不愛惜自己的錢財,恰恰是考慮到養老等問題,纔給了騙子機會。因此,有關方面也應該更積極、更主動、更敏銳地加強投資消費方面的監管,完善各種保障措施,避免出現“騙子跑了、老人錢沒了”的最壞結局。

制度化保障老人的合法權益不被侵害:一是要重預防,各種反詐防騙宣傳要更普及,對苗頭問題要重視;二是要重打擊,針對老年人的詐騙或消費陷阱,要發現一起、查處一起;三要有善後機制,最大可能地減少損失,避免激化社會糾紛和矛盾。

惟有填平坑老陷阱,斬斷黑色利益鏈條,才能給天下老人一個幸福安康的晚年。當然,這不只是監管部門的事,也是家庭之事、社會之事。

本期編輯鄒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