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新浪財經APP,查看更多資訊和大V觀點

來源:期貨日報

作者:吳新楊

收購價格決定了新年度皮棉加工的成本中樞。隨着國慶節後新疆籽棉價格一度突破11元/公斤,高價籽棉推動鄭棉期貨高位運行。筆者認爲,目前籽棉市場的博弈依然是影響棉花行情的主要因素,儘管政策調控手段多管齊下,價格也有所鬆動,但是籽棉市場的投機力度仍未減弱,成本定價的邏輯將在盤面繼續存在。而隨着籽棉交售進度的推進,風險逐漸向軋花廠轉移,盤面定價邏輯也將落腳到下游需求情況。

軋花廠雙邊風險加大

政策調控的影響並未直接落腳到籽棉市場,軋花廠雙邊風險加大。當下高價籽棉的背後,是新疆軋花產能過剩和新疆籽棉種植面積難以擴張的矛盾,但是軋花產能過剩在新疆早已存在,在去年秋收行情中也有所體現。因此,推動本輪搶收現象最直接的原因是2021/2022年度新疆棉花面積的縮減以及棉農種植成本的提高。在種植成本提高的背景下,棉農對種植收益保障的訴求形成了挺價聯盟;在軋花產能過剩的背景下,推動籽棉價格走向11元/公斤。

儘管國慶節後調控政策多管齊下,但是僅有收購貸款限制對軋花廠的搶收行爲有所遏制,而其他舉措並沒有直接落實在籽棉市場,更多集中在國內皮棉市場的供應上,如延長並擴大每日儲備棉輪出量,國有棉商組織進口棉銷售專場等。雖然籽棉是皮棉的上游產物,決定了皮棉的成本中樞,但是因軋花廠面臨不得不收購的被動局面,使得短期皮棉供應充裕的基本面情況難以反映到籽棉的定價邏輯上。這意味着軋花廠將同時面臨雙邊風險,即籽棉搶收帶來的成本上升風險和皮棉供應充裕後的價格下跌風險。

收購市場投機度未減

從2014年開始的目標價格補貼政策,有關部門爲了保證補貼發放的有效性,對籽棉交售環節有一定要求,主要體現在需要在次年1月31日前將籽棉交到已經公示的軋花企業,否則將無法獲取補貼。而隨着今年皮棉價格大幅突破目標補貼價格,對交售籽棉的棉農來說,政策免費提供的看跌期權大概率將無法行權,今年或沒有價格補貼,這就意味着交售環節也完全沒必要按照此前的補貼要求執行。這可能進一步刺激籽棉市場的投機性:一是棉農可以交給籽棉販子,中間商賭性更大;二是交售時間沒有強制要求,籽棉拉鋸戰可能持續;三是市場對最終產量的判斷更多落腳在交售數量、加工公檢等數據上,交售延遲必然帶來此類數據的大幅落後,超預期的減產預期可能在搶收過程中發酵,刺激籽棉市場的看漲氛圍。

紡織業走弱跡象顯現

目前來看,下游紡織業走弱跡象正在顯現。從終端消費來看,服裝的內需外貿出現明顯分化:在國內疫苗推廣、疫情防控管理下,居民活動早已正常化,但是服裝消費出現增長瓶頸。受基數效應的影響,服裝社零增速在今年第一季度出現高點後逐漸回落,8月增速由正轉負至-7.6%,8月零售額跌破近5年最低值,後期旺季國內服裝消費並不樂觀。雖然歐美市場消費持續回暖,服裝進口額高位運行,批發商補庫動力持續,但是因海運費高企、電力緊張、電價上浮等原因,對實際訂單利潤多有吞噬。

從棉花直接消費來看,紡紗端、織布端受限電限產影響,開機負荷出現明顯下降,對原料採購意願形成直接打擊。國慶節期間,因紡織重鎮限產限電,引發部分紡織爆款出現走貨加快、庫存去化的現象,但是產業鏈不振導致棉紗、坯布呈現整體性累庫,紡紗利潤持續走弱。隨着東南亞紡織產能開工恢復,偏高的內外棉紗價差可能進一步引致棉紗進口的放量,由此衝擊國內棉紗市場。

另外,此前國內紡紗利潤高、開工足,主要來自棉紗貿易商的投機性囤貨需求。若未來紡織業訂單持續走弱,棉紗的隱形囤貨庫存可能被動釋放,由此觸發棉花價格出現踩踏性下跌。(作者單位:中信建投期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