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新華解讀】9月社融增速創新低 年內降準落地可期

核心提示:業內人士表示,受去年高基數效應影響,今年金融數據增速放緩在意料之中,但三季度的明顯走弱仍在預期之外。四季度央行或大概率實施降准以託底宏觀經濟,10月起金融數據有望開啓同步回升進程。

新華財經北京10月14日電(記者 韓婕)人民銀行13日發佈的金融統計數據顯示,前三季度社融規模增量累計爲24.75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少4.87萬億元,較2019年同期多4.14萬億元。

業內人士表示,受去年高基數效應影響,今年金融數據增速放緩在意料之中,但三季度的明顯走弱仍在預期之外。四季度央行或大概率實施降准以託底宏觀經濟,10月起金融數據有望開啓同步回升進程。

9月金融數據仍弱 社融同比增速創新低

數據顯示,9月份,社融規模增量爲2.9萬億元,人民幣貸款增加1.66萬億元,同比少增2327億元。9月末,M2同比增長8.3%,增速比上月末高0.1個百分點,比上年同期低2.6個百分點。

在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看來,9月信貸需求不足,是金融數據偏弱的主要原因。9月金融數據基本觸及本輪“緊信用”過程的底部區域,10月起信貸、社融及M2增速有望進入同步回升過程。未來金融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將主要取決於國內外宏觀經濟走勢,王青預計,四季度降準、再貸款再貼現及中期借貸便利(MLF)操作等政策工具都有發力空間,央行再次降準的可能性在增大。

英大證券研究所所長鄭後成也對記者表示,由於9月社融增速創2003年12月有數據記錄以來新低,疊加M2同比處於歷史低位,以及製造業PMI時隔18個月跌至榮枯線下方,預計短期內央行將大概率重啓降准以提振M2及社融增速,進而託底宏觀經濟。

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分析,本月社融同比少增,主要是由於表內貸款、表外融資、政府債券少增所致,既由於去年基數較高,也反映出有效需求偏弱。溫彬表示,本月新增貸款規模同比回落,體現了實體經濟融資需求仍然欠佳,整體上看,貨幣供應量和信用擴張處於築底過程。

M1加速回落 M2小幅抬升

9月末,M2同比增長8.3%,增速比上月末高0.1個百分點,比上年同期低2.6個百分點;M1同比增長3.7%,增速分別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0.5個和4.4個百分點。

針對同比增速有所放緩的M2數據,中國銀行研究院研究員梁斯對記者表示,一方面,由於金融機構貸款,尤其是中長期貸款同比增加規模有所下降,導致創造存款數量下降。前三季度,新增存款總計16.61萬億元,同比少增1.54萬億元。另一方面,財政支出速度明顯放緩拖累了M2增速。前三季度財政性存款增加了1.21萬億元,同比增加5822億元。財政存款增加在對流動性帶來“抽水”效應的同時也會導致企業和居民存款同步下降,從而壓制了M2增速的上漲。

開源證券首席經濟學家趙偉表示,9月M1數據創20個月以來新低,其回落或與企業需求低迷、地產銷售下降等有關;M2的小幅抬升則主要是受到居民和非銀存款支撐;而財政存款同比多減,則指向財政支出依然偏慢。

王青也對記者表示,9月M1同比增速繼續以較快速度下滑,主要原因是當月樓市降溫明顯。歷史數據顯示,M1增速與房地產市場熱度存在較強關聯。另外,9月官方製造業PMI指數降入收縮區間,表明在能耗雙控升級等因素作用下,近期實體經濟活躍度受到了一定影響,這也是拖累M1增速下行的部分原因。

四季度金融數據有望小幅反彈 年內降準落地可期

梁斯表示,受去年高基數效應影響,今年金融數據增速放緩在預期之內,但三季度明顯走弱則在市場預期之外。後續四季度或會出現小幅反彈,一方面,隨着疫情防控壓力下降,企業資金需求回暖,預計將對金融數據形成一定支撐。另一方面,8月份開始,地方政府專項債發行明顯提速,加之四季度通常財政支出速度將加快,也會對金融數據帶來一定支撐。

展望後續,考慮到近期相關部委密集召開經濟形勢分析會議,一系列穩供給、穩物價、穩增長舉措已經或即將出臺,溫彬建議,下一階段,宏觀政策要做好跨週期調節,同時還需繼續加大金融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特別是加大對普惠金融、綠色金融、科技金融、中小微企業等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結構性支持,新增貸款規模增長有望加快,M2和社融增速將觸底回升。

鄭後成預計,綜合10月經濟數據時間、歷年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召開時點、美聯儲推出Taper節奏和11月MLF到期等因素判斷,降準的時點大概率在11月15日之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