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豐谷酒業“破產”真相

僅不到半年時間,高喊要上市的四川壩壩宴“一哥”——豐谷酒業,被爆破產重整,如此戲謔的故事前所未有。

今年4月份,在“2021全國經銷商大會”現場,豐谷酒業黨委副書記、董事、總經理盧中明還喊出在“十四五”期間實現突破20億元、跨越30億元、邁向50億元,將豐谷酒業打造成爲行業具有核心競爭力的全國性白酒品牌企業並規劃實現主板上市的宏偉口號。

此外,在新興的電商新興渠道方面,豐谷酒業計劃要在3年內(2022年前)把電商做到5000萬規模。

未曾想“出師未捷身先死”。

9月23日,四川省綿陽市豐谷酒業有限責任公司新增破產重組。被申請人爲豐谷酒業,申請人爲四川蜀曦投資有限公司,經辦法院爲四川省綿陽市中級人民法院。

緊接着,9月26日,豐谷酒業在官網發佈聲明稱,將堅決配合法院,積極推進相關工作,依法依規保護債權人的合法權益,同時確保生產經營平穩運行。

作爲川酒新秀的典型代表,豐谷酒業被譽爲四川白酒業的一匹黑馬。曾榮獲“中華老字號”、“四川省名牌產品”、“川酒新金花”等稱號。還曾榮獲2012年“中國最具創造力技術”大獎,成爲中國白酒行業中唯一獲得這一最高殊榮的企業。

因此破產消息一出即引發各路感慨和猜測,大家都在疑惑,今年以來業績、利潤屢傳捷報的豐谷酒業,怎麼突然就要破產了呢?

值得注意的是,破產重整並不等同於破產,我們平時所說的破產即破產清算,破產清算相當於宣佈企業的死亡,但破產重整是給瀕臨破產但有發展潛力的企業一次新生的機會。

也就是說,雖然被申請了破產重整,豐谷酒業仍然具有“盤活”的希望。

曲曲折折20年,實現國有化

20餘年間,豐谷酒業有過30億銷售規模的高光時刻,也曾受劉漢“涉黑”事件波及遭遇業績“滑鐵盧”,一路跌跌撞撞歷經20餘年終投身國有懷抱,但僅在國有化的第二年,卻被爆破產重整。

事物的發展通常都是有跡可循的,梳理豐谷酒業發展史,不難發現此次破產重整或與其歷史遺留問題有關。

豐谷酒業誕生於四川綿陽,成立於1994年12月28日,法定代表人爲姚光華,經營範圍包括酒製造、銷售,飲料、、二氧化碳、糧油食品、副食品等。該公司由四川國科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持股100%,且後者由四川省人民政府間接持股60%。

豐谷酒業的歷史可追溯到公元212年的富樂燒坊。清朝康熙年間(公元1700年),陝西釀酒大師王秉政攜其子王發天入川至綿州,合併當地多家酒坊,在傳承千年富樂燒坊釀酒工藝的基礎上,結合所攜“汾、鳳祕技”潛心鑽研數十年,於綿州豐谷鎮創立了“豐谷天佑燒坊”。

解放後,更名爲國營綿陽市酒廠,1994年改制更名爲四川省綿陽市豐谷酒業有限責任公司。

1998年,在地方支持下,豐谷銷售收入達到2億元,並被譽爲“川酒第七朵金花”,從此開啓了高歌猛進的歷程。

2000年實現銷售收入3.6億元,並計劃2001年達到4.5億元,5年後達到15億元。

2001年4月至5月,西藏珠峯公司通過前後受讓約850萬職工股和約711萬餘股國有股,同時還新增投入資本3400萬元,變更後西藏珠峯持有豐谷酒業99.2%股權,成爲實際控股方。

同年9月,原漢龍集團董事局主席劉漢通過一系列眼花繚亂的資本運作手段吞下豐谷酒業:先是漢龍繫上市公司——四川金路集團以1.4916億元的價格將西藏珠峯所持有的豐谷酒業99.2%的股份收入囊中。

不到一年時間,豐谷酒業兩次易主。

隨後在2006年,金路集團將股份以遠低於市場的價格——1.8億元轉給了漢利宏公司,自此豐谷酒業被劉漢直接掌控。

當年新華社的報道稱,劉漢以“遠低於市場的價格收購了豐谷酒業,引起業內一片驚歎”。更有人稱,“這簡直是一場搶劫”。因爲在2001年,豐谷酒業的銷售額就已達到了超4億元。

被收購後,豐谷酒業確實迎來了短暫的“利潤增長點”:2011年,豐谷酒業實現銷售收入24.06億元,同比增長29.85%;2012年銷售達到30多億元,這也是其歷史高光時刻。

但,福兮禍所依。

2003年-2013年,白酒行業“黃金十年”的最後一個年頭,豐谷酒業遭遇轉折點。

2013年,劉漢“涉黑”案發後,豐谷酒業也被捲入其中。當時整個漢龍集團資產負債率高達80.20%,當年豐谷酒業的銷售額只有20多億元,銷售額縮水近三分之一。

曾有港媒報道,“香港公司註冊處資料顯示,劉漢在港控制的漢龍資源,去年抵押所有豐谷酒業股份給內地銀行,取得15億港元貸款”。

劉漢個人以豐谷酒業的名義從銀行貸款15個億,使得豐谷流動資金緊張,這也爲後續發展埋下了隱雷。

2017年3月,在西南聯合產權交易所司法拍賣網絡平臺上,四川發展和綿陽科發以底價2.56億元成功競拍劉漢和漢龍集團資產包,豐谷酒業便在其中,至此豐谷酒業的控制權劃歸國資。

公開資料顯示,新班子上任後,豐谷酒業的業績在近兩年大幅增長:

2019年豐谷酒業營收爲12.78億元,實現經營性利潤近億元,開始扭虧轉盈;

2020年實現經營性淨利潤複合增長率19%;

2021年更是表現亮眼,今年1月,有媒體報道稱,“豐谷酒業實現了10天銷售過億、20天超過2020年1季度、1月份銷量同比增長81.1%的優異業績。”

數據表象一片大好,實則對比其巔峯期的30億元銷售額相去甚遠。

公開信息顯示,四川國科似乎並沒能順利化解漢龍集團留給豐谷酒業的債務問題。

據企查查顯示,豐谷酒業還有終本案件記錄8條,未履行總金額高達6.5億元。判決文書記錄150條,案件總金額達1.57億元。

此外,在今年6月,豐谷酒業被中信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成都分行申請限制高消費。

柳暗花明又一村?

令人費解的是,突然宣佈破產重整的豐谷酒業,在此之前,還頻傳捷報:2021年半年度銷售收入同比增長75.69%,經營利潤同比呈冪數級增長趨勢。

甚至在破產重整不久前的8月底,還在成都香格里拉大酒店召開新品發佈會,推出全新核心戰略單品——豐谷酒王經典,當時邀請了多家媒體參加,場面盛大。

在豐谷酒業官網,其新聞資訊中心仍在正常更新中,內容顯示,領導視察、安全檢查及安全培訓等工作正常開展中。

豐谷酒業相關負責人稱,目前法院已經指派了管理人,破產重整流程正在順利進行,會盡快完成重整,但重整具體進度還是要以法院的裁定爲準。

有行業人士表示,豐谷酒業此舉實爲解決歷史遺留問題,豐谷酒業這種情況爲自訴式破產重整,通常是爲了剝離不良資產,破後而立。其目的只有一個,輕裝上陣,重塑輝煌。

事實上,大多數企業發展到一定階段或多或少都會面臨融資難的問題,過去也曾有過破產重整典型案例,比如2020年西王集團就是通過司法程序破解了百億債務危機。

對於豐谷被申請破產重整的消息,多位熟悉豐谷情況的相關人士持積極態度:“豐谷是不可能破產的,尤其是最近兩年被國家拿來管理之後,盈利能力提高了不少,已經還了很多外債了”。

豐谷酒業內部工作人員表示,此次破產重組並不是外界所理解的倒閉清算,是爲解決歷史遺留問題,進一步甩掉企業資產沉重,破解融資難的問題,以期推動企業更好的發展。

該人士進一步強調“目前公司一切生產經營平穩運行,年底是推陳出新,關於接下來企業戰略層面是否有變,最終還要看公司的決策,但是不會偏離高質量發展的宗旨。”

據統計,2020年,全國規模以上白酒企業完成銷售收入5836.39億元,同比“十二五”末增長4.9%,多項數據表明,白酒行業盈利能力較強。長遠來看,白酒賽道仍然堅挺。

四川作爲白酒大省,百花齊放,豐谷在其中算是中等生,要面對衆多競爭,業績對比其餘幾朵川酒“小金花”也難言樂觀。

前段時間,豐谷酒業現任總經理盧中明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豐谷酒業目前以省內市場爲主,佔比大概是75%,除大本營綿陽之外,成都、德陽、遂寧、廣元都是豐谷的主要市場。這兩年豐谷也在加快全國化佈局,以點面結合的形式,在山東、江蘇、東北等地招商打造樣板市場。

一邊高喊口號,一邊進入破產,豐谷酒業的操作雖然有些難堪,但這或許是豐谷無可奈何的選擇。

面對擁有技術和品牌沉澱的企業,豐谷酒業背後的股東決計不希望看到它走向沒落。

然而,面對強者林立的酒業,豐谷要想東山再起,依然需要面臨市場過度集中、品牌張力不足等一系列問題。

國資加持,經歷此番破產重整,豐谷酒業能否一次性解決乾淨所有歷史遺留問題,“甩掉包袱”重振輝煌,實現破後而立,在“十四五”期間順利完成“突破20億、跨越30億、邁向50億,並實現主板上市”的目標?未來豐谷酒業將走向何方,仍有待時間檢驗。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