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北京將啓動第二批校長教師交流輪崗,覆蓋西城、海淀等6個區 

21世紀經濟報道王峯北京報道 今年8月,北京市啓動大面積、大比例義務教育階段公辦學校校長教師交流輪崗。東城區、密雲區作爲首批試點,3000餘名校長教師參與輪崗。

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副書記、市教委新聞發言人李奕近日介紹,第二批6個區將啓動輪崗。據報道,第二批試點包括西城區、海淀區和朝陽區等。

三類主體參與輪崗

北京市規定,凡是距離退休時間超過5年的,並且在同一所學校任職滿6年的正、副校長,公辦學校在編在崗教師,原則上應進行交流輪崗。

(即使在北京,區域、學校間的差距也很大來源:新華社)

這涉及到“三個主體”:一是校長、書記,二是骨幹教師、學科帶頭人和特級教師,三是一般教師。

對於校長、書記,北京市要求在職級提升過程中走多所學校,不能只在一所學校任職。對於骨幹教師,要實現分佈上的全覆蓋,即每所學校都要有一定數量的骨幹教師,雖然未必全科都有,但可以在學區供給上科學配置、優勢互補。對於普通教師,則是根據他們教育服務的特長,按需求和年限流轉起來。

根據對東城區、密雲區19所中小學校近4000份調查問卷顯示,2021年參與交流輪崗的教師中,23%具有高級以上職稱,33%具有一級職稱,擁有特級教師、市級骨幹、紫禁杯班主任等稱號的骨幹教師佔36%左右。

東城區不轉移人事關係

李奕介紹,此次參與交流輪崗的校長教師不搞“一刀切”,不強求調動組織關係、人事關係。具體而言,東城區、密雲區的政策明顯不同。

東城區不調動組織關係、人事關係。這是因爲,雖然東城區名校衆多,但校際差距很大,可能隔着一條小馬路的兩所學校,它們的辦學空間、辦學條件也很難相同。

據《北京日報》報道,一名教師從市級示範校輪崗到一般學校,保持市級示範校教師的身份,顯然更符合教師的利益。

“不強求輪崗教師遷移人事關係,而是要突破校際幹部教師管理使用的壁壘,完善學校間、學區間、區域內的交流輪崗機制,讓幹部教師完成由‘學校人’向‘學區人’再向‘系統人’的轉變,不斷擴大優質管理資源與教育資源的覆蓋面。”東城區教委主任高偉說。

但東城區的輪崗只限在學區和集團內進行。北京市教委2019年公佈的數據顯示:北京市已有160個教育集團、410餘所集團學校,25%的中小學入“團”。東城區已經做到學區和集團的全覆蓋。

比如,史家小學聯合遂安伯小學、史家實驗學校、史家七條小學、史家小學分校、西總布小學,組建了史家教育集團。集團有幹部教師約600人,每年有兩三百名老師在集團校內輪崗。

不久前,史家教育集團總校長王歡兼任天永學區革新裏小學校長,原革新裏小學校長趙丹陽作爲獨立法人代表擔任史家實驗學校校長。

李奕介紹,在學區和集團供給主體內部,要重點落實作業、考試、課後服務等改革。以課後服務爲例,比如甲學校開設的課後服務有體育類、素質教育類的,也有學科類的,家長是認可的,但乙學校開設的課後服務,家長不滿意、不認可,不願意參加。

“家長認可甲學校、不認可乙學校,這是正常的,我們也理解家長的這種需求,所以要解決這個問題,就是在學區和集團內實現優質課後服務資源打通使用,努力讓甲學校和乙學校各自的課程、師資等方面的優勢互補起來。”他說。

密雲區人事關係隨崗轉移

相比之下,城鄉差異遠大於校際差異的密雲選擇“人事關係跟着崗位走”。

密雲區教委人事科科長張冠軍說:“山區學校有鄉村教師崗位補助,人事關係直接影響教師待遇,此外,人事關係是否在校還影響到教師能不能在所在學校評優評職稱。”

輪崗老師一共籤4份人事合同,一份自己留着,兩份給雙方學校,還有一份在教委人事科備案。教委會出面協調輪崗週期、崗位和待遇,輪崗期結束教師選擇返回原學校也都寫在合同裏。4份人事合同裏有一份存在教委人事科,目的就是確保輪崗教師沒有後顧之憂。

除此之外,在校際、集團之間,以及區域之間,通過雙師課堂、在線輔導、在線研修、智慧學伴等在線服務方式將優秀教師、學科課程和作業佈置策略等資源向薄弱學校和地區輸出,促進教育優質均衡。

第二批試點正在摸底

李奕介紹,接下來,第二批可能會啓動6個區,這6個區現在正在進行學區和集團全覆蓋的再完善工作,同時對本區特別是學區和集團內的教師進行底數摸清。

“這個底數摸清主要是指要搞清楚其有優勢的服務屬性,甚至細化到每個學科、每個人。比如說,同是語文特級教師,一位教師教古文有優勢,另一位教師教現代詩歌有優勢,把這種優質教育服務屬性標註出來,在強化學科組教研質量、提升課後學科服務特色和吸引力上是很有必要的。我們要求至少要把特級教師、骨幹教師整體的優質服務屬性摸清楚。”他說。

李奕說,對交流輪崗最大的擔憂是教師和幹部按供需匹配流動。“如果人交流過去了,但沒有發揮作用;或者說,雖然人流動到位了,但教育服務的質量,如作業質量、課堂教學特別是課後服務的特色和吸引力沒有帶來明顯的變化,這是我們最擔憂的事情。”

“所以,對於試點區來講,不是前期做完工作定好人送出去就完了,在這個過程中還要研究按崗按需實名制管理的績效考覈方案。”他說。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