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畢軒語)10月14日,第二屆聯合國全球可持續交通大會在中國北京正式開幕。爲了確保創新交通解決方案的快速開發和落地,以應對全球氣候危機並率先採取行動爲所有人提供可及、可負擔的交通,政府領導人、行業專家和社會組織將齊聚一堂,共商通向可持續交通的未來之路。

科學研究表明,人類需要採取緊急行動將全球升溫控制在1.5攝氏度以下,以防止更嚴峻的氣候變化影響。但與此同時,世界仍在艱難應對2019冠狀病毒病影響,疫情衝擊了全球供應鏈,逆轉了多年來取得的發展進步,令約1.2億人再次陷入貧困。10月14日至16日舉行的聯合國可持續交通大會將力爭提供具體解決方案,探討如何規劃設計交通系統,以所需的規模和速度達成安全、可及、綠色、有韌性的可持續交通。

雖然越來越多的人已經認識到可持續交通能刺激經濟增長並保護環境,例如全球電動汽車銷量已從2015年的130萬輛增長到2018年的510萬輛,但可持續交通在全球的推進仍然緩慢且不均衡。

世界銀行數據表明,考慮到車輛、燃料、運營費用、因擁堵造成的損失等全部運輸成本,到2050年,全球向可持續交通的過渡可以節省70萬億美元。同時,提升道路可及性可以幫助非洲實現糧食自給自足,並在2030年前創造一個價值1萬億美元的區域糧食市場。

聯合國負責經濟和社會事務的副祕書長兼大會祕書長劉振民說,“努力加快交通部門的可持續轉型,對於減少造成氣候影響的排放和改善世界各地人民的生活和生計至關重要。在北京舉行的可持續交通大會將加強我們對交通的關注。全球在交通領域的共同努力可對經濟、社會和環境的可持續發展產生深刻影響。”

雖然交通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SDG)的核心驅動力,併爲人們提供了獲得就業、醫療衛生服務和上學的機會,但目前的交通系統也帶來了許多挑戰。

交通是全世界最大的空氣污染和碳排放源之一,約佔石油消費總量的64%和所有能源使用的27%。目前全世界仍有超過10億人無法使用全天候道路,尤其是在發展中國家,包括處於特殊情況的國家。在非洲,4.5億人(約佔農村總人口的70%以上)仍然無法接觸交通基礎設施和系統。除此之外,道路交通傷害是15至29歲年輕人死亡的主要原因。

聯合國可持續交通大會在今年格拉斯哥氣候變化大會即將舉辦這一關鍵時刻召開。本屆大會將提供機遇,強調全面改革交通系統以應對氣候危機的緊迫性,以及可持續交通對刺激經濟增長和通過提供更可及的醫療、教育和就業以賦權弱勢羣體的重要性。各國政府、企業和交通領域的專家將齊聚一堂,討論向可持續交通過渡的挑戰和機遇,以及現有的解決方案。

國家、企業和社區正在利用技術和創新的力量改善其交通系統,使其更加可持續。從德國的全電動空中出租車volocopter的出現,到中國的電動公交網絡,再到電動汽車在美國的銷售快速增長,一場交通領域的革命已經開始。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也促使許多城市設立更多的自行車道,而二十國集團(G20)國家已經承諾爲交通行業提供超過2840億美元的支持。

然而,部分地區向可持續交通過渡的實踐可能會導致其他國家和弱勢地區在發展中掉隊。爲確保可持續交通惠及每個人,技術和創新的投資至關重要,尤其是在發展中國家的投資。有利的政策環境、促進道路等基礎設施安全性的措施以及合適的城市規劃也將是爲全球可持續交通鋪平發展道路的關鍵。

包括公路、鐵路、航空和水運在內的所有運輸方式,都是本次聯合國全球可持續交通大會上討論的話題。本次會議將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舉行,日程包括全體會議、部長論壇、企業家論壇和科學工程技術論壇。六個專題會議聚焦可持續交通如何助力經濟復甦、創造生計和減緩氣候變化等主題。大會將促進構建新的夥伴關係、承諾和倡議,以進一步推動可持續交通的發展。

交通對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至關重要

可持續發展目標中所涉及的可持續交通是一個跨領域的促進因素,對實現多個可持續發展目標都至關重要。

第一屆聯合國可持續交通大會於2016年在土庫曼斯坦阿什哈巴德舉行,而本次在北京舉辦的大會預計將有力促進實現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和氣候變化《巴黎協定》的進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