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梁河縣委黨校內,順着臺階拾級而上,“中共梁河特委紀念館”呈現眼前。一正兩廂的紅色中式風格建築,掩映在蔥蘢綠意中。

走進紀念館,“不忘初心、邊陲曙光、星火燎原、引領未來”4個篇章隨觀者的腳步漸次展開。

紀念館以中共大黨史、雲南黨史爲背景,以德宏黨史發展爲重點,以梁河特委爲亮點,通過文字、圖片、音像、雕塑、實物等物化形式,生動再現了中國共產黨恢宏的發展史、雲南黨史,濃墨重彩描繪了中國共產黨在邊疆民族地區尤其是梁河、德宏傳播革命思想、開展革命活動的情況,搶救保存了一批珍貴的實物、圖片、聲像資料。

“1949年12月,中共騰衝縣工委騰南片負責人楊永生奉縣工委指示,在梁河地區開展黨的地下工作,發展段賜祿、劉鍾銘、何焱華加入中國共產黨。”講解員介紹,1950年1月,滇西工作領導小組決定由中共騰衝縣工委批准建立梁河特區區委,積極謀劃開展黨的工作。從此,祖國西南邊疆的這片土地上,建立起了德宏最早的中共地方黨組織,燃起了革命的星星之火,標誌着梁河地區各族人民的反封建鬥爭進入了一個嶄新的階段。1950年2月,成立僅一個月的梁河特委,已有黨員14人,他們以教師爲公開身份,以祕密的方式向各階層羣衆宣傳黨的政治主張、傳播革命思想,發動人民羣衆迎接解放軍。

爲傳承好這段紅色歷史,2018年7月1日,中共梁河特委紀念館建成開館,向社會各界展示革命文物、傳播革命思想、開展愛國主義和黨史教育。

再一次邁入紀念館,尹以輝仍然難掩激動之情。他的父親尹可民,就是14名中共梁河特委第一批黨員之一。然而這段歷史,尹可民生前從未對家人講過。“父親對家裏的孩子要求十分嚴格,一直鞭策我們要做黨的好兒女,我當年參軍入伍也是因爲父親的動員和鼓勵。”尹以輝說,他參軍後參加過對越自衛反擊戰,退伍後在當地糖廠工作。如今,他的愛人和兩個子女都加入了中國共產黨。他說:“我會牢記父親的教導,對黨忠誠,也會把父輩們的精神不斷傳承下去。”

開館以來,紀念館始終以褒揚革命先烈、激勵教育後人、弘揚先進文化爲宗旨,把愛國主義教育放在首位,發揮“紅色資源”優勢,採取多種形式大力弘揚和培訓革命精神、民族精神和愛國精神,使基地成爲各界羣衆特別是未成年人開展革命傳統教育、愛國主義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的大課堂。

紀念館開闢起中小學生進行革命教育的“第二課堂”,並與省開放大學、單位企事業掛牌合作,成爲在職人員培訓、愛國主義教育的“精神加油站”。同時,與梁河團縣委搭建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平臺,增強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體驗。目前,5G線上直播展館也已開館進行宣教活動。以“黨史”教育爲主題,紀念館結合建黨節、建軍節、國慶節等重要紀念日等,組織機關幹部、中小學生、黨員羣衆等走進紀念館重溫入黨誓詞,牢記初心使命。並邀請特委後人進行現場講解,收到良好的社會效果。截至目前,特委紀念館共吸引來自國家、省、州、縣黨員幹部、羣衆、學生等各界人士共700餘批次17000多人。

今年,該縣又投入12萬元,對紀念館進行整體提升,館外建成梁河縣“黨史”教育黨建文化長廊,與紀念館有效銜接形成“一廊一館”總體格局。

雲報全媒體記者:譚雅竹管毓樹吳沛釗趙麗槐夏方海馬楠攝影報道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