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獨家調查|鄉村振興進行時:年輕人返鄉打拼、家庭主婦創業致富

獨家調查|鄉村振興進行時:年輕人返鄉打拼、家庭主婦創業致富

鄉村振興戰略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重要基礎,也是建設美麗中國的關鍵舉措。

80後張強是個土生土長的西溪溼地人,小時候的他住在農居房,家附近有菜地和魚塘,從他8歲開始,每年都會參加溼地的龍舟賽,後來張強長大了,在大學讀的是酒店專業,在豪華酒店工作一段時間後,他回到了家鄉,參與了當地民宿的建設。

葉萍的家在雲南,她是一名佤族女生,和當地很多女生一樣,她們大多數人都是家庭主婦,一個偶然的機會讓葉萍接觸到了咖啡種植,並帶領當地諸多家庭主婦進行了創業,如今她種植的咖啡豆進入了全國星巴克門店進行銷售。

第一財經記者近期通過大量實地調研和採訪瞭解到,像張強和葉萍這樣的案例還有很多,他們都是在鄉村振興政策下,獲得了當地政府和企業的支持,通過創業或參與相關項目來實現理想,並提升商業價值。鄉村振興戰略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重要基礎,也是建設美麗中國的關鍵舉措。

“蝴蝶返鄉”,投身鄉村旅遊

十里芳菲在杭州西溪溼地的深處,要坐船才能抵達島上的民宿。爲遊客們開船的是張強,他不是普通的船伕,他其實是西溪十里芳菲大管家部經理,小時候的他就住在島上,後來因爲拆遷,張強一家人都搬走了,在他的記憶裏,種地摘菜、划槳賽舟是兒時的快樂。

“我父親曾登過三輪車,母親做過保潔阿姨,家庭很普通。我大學唸的是酒店專業,後來在杭州悅榕莊做了一段時間,還拿到了金鑰匙獎。”坐在第一財經記者對面,張強頗爲自豪地說。

悅榕莊是國際知名的豪華酒店,能獲金鑰匙獎也很不容易,然而張強卻放棄了這份光鮮的工作,毅然回到了西溪溼地。

“這一切源於2019年,十里芳菲民宿籌備開業,回來的原因很簡單,我想回家,且商務酒店打卡上班,每天都是重複地看報表和賓客維護。但十里芳菲不同,這裏除了酒店管理,還有夜釣西溪、手工體驗等,我的工作更多樣化也更貼近自然。我當時來面試時,就感覺回到了小時候村子的狀態,我現在又可以划船了。”張強對第一財經記者這樣描述。

在十里芳菲,分爲不同的島嶼區域,第一財經記者在現場看到,各島嶼上有不同主題的民宿以及陶藝、團扇、香包等製作活動,還有親子互動學習區域。創辦這家民宿的是張蓓,她曾經創辦了花間堂。

“鄉村振興非常有意義,鄉村旅遊是支持鄉村振興,拉動當地致富非常有效的方式。我從2017年纔開始做十里芳菲,2019年試運營,總投資1.5億元。做鄉村旅遊和民宿,不是簡單地做住宿,而是把鄉村的風土、文化做成體驗式產品。我們現在做的釣源古村等項目,也都是鄉村振興。我們在無錫陽山也有項目,用水蜜桃產業帶動了文旅,我們有一個‘村落的公式’模型框架,重新提煉鄉村的要素,重新組合人與風土、人與人、體驗和物的關係。”十里芳菲創始人張蓓告訴第一財經記者,爲了吸引更多人才迴流,她啓動了“蝴蝶返鄉計劃”,即培養當地人才,並以不錯的酬勞來吸引年輕人返鄉工作,同時其還有“蓓蕾花開計劃”,即與當地學校合作,給當地人才提供就業機會,通過這些鄉村振興項目來留住本地年輕人,建設家鄉。

張強透露,他返鄉後在十里芳菲的薪水其實比在此前在商務酒店任職時要高,通過一段時間的工作,由於其勤勞努力,目前的薪水已翻倍。十里芳菲的員工中,有相當比例都是當地人。

有着同樣經歷的還有程本俊,他的家鄉在六安葉集,原本他在上海工作了多年,也已經成爲了一家酒店的高管,薪水頗豐。但一個家鄉的鄉村振興項目讓他毫不猶豫地回到老家。

“我已經有10年獨立的酒店管理經驗,最高時同時監理11家酒店,帶200人的團隊,去年攜程開始籌劃鄉村振興計劃,在我們安徽金寨開發民宿和鄉村旅遊,金寨地處大別山腹地,鄂豫皖結合處,總面積3814平方公里,轄23個鄉鎮、1個開發區,總人口68萬,是安徽省面積最大、山庫區人口最多的縣。我在2020年底回到六安,然後成爲攜程度假農莊的第一位店長。”程本俊接受第一財經記者採訪時說。

在金寨,第一財經記者見到了不少與程本俊有相似經歷的人,金寨的民宿項目建設迅速,結合當地特色並主打家庭客,很多客房都是以獨棟建築方式呈現。攜程“鄉村旅遊振興”戰略計劃投入10億元鄉村旅遊產業基金、規模化賦能100個旅遊村及培養10000名鄉村旅遊振興人才。其中,打造10個高端鄉村住宿標杆產品——攜程度假農莊,在幫助目的地補齊住宿短板的同時,帶動相關企業轉型升級,“金寨大灣老屋民宿”就是攜程度假農莊幫扶案例之一。經過7次幫扶後,“老屋民宿”的平均價格由原來的160元/間提高至約240元/間。攜程鄉村振興學園也擬落地金寨,針對鄉村振興管理人員、涉旅企業、旅遊從業人員等制定專業化、體系化課程培訓,吸引本地人才。

主婦創業與食品產業商機

作爲一名佤族女性,家在雲南的葉萍最初是爲了貼補家用才決定種植咖啡,並動員了身邊的鄉親們加入。“我家鄉大部分的女人都是家庭主婦,我剛開始咖啡種植的時候,也遇到很多困難。但我覺得應該試試看。2011年,天宇咖啡合作社正式成立,但最初我們只有20多戶種植戶。”穿着佤族民族服裝,戴着特色銀飾的天宇咖啡合作社創辦人葉萍告訴第一財經記者。

經過一段時間的種植,一切似乎都在漸入正軌,但事實很快證明,種咖啡遠沒有那麼簡單。咖啡從播種直到收穫,需要3~4年的時間。2013年,滿懷希望、準備迎接第一次收穫的葉萍,卻遇到了嚴重霜凍。第一次種植咖啡的嘗試,因缺乏必要知識而以失敗而告終,這勸退了不少參與其中或是持觀望態度的村民。但葉萍沒有放棄,她挨家挨戶去拜訪那些準備放棄的咖農,甚至自掏腰包,購買了咖啡幼苗送給大家。

“這時我遇到了一批專業農藝師,過去我們本地咖農對於何時施肥、施什麼肥料毫無頭緒。但這些農藝師們來田間取樣,做了營養成分測試,給我們帶來定製的肥料,教大家如何使用。”葉萍對第一財經記者回憶道。

這些農藝師其實是星巴克產業扶持項目的專業人士,也是幫扶與鄉村振興計劃的一部分。天宇咖啡合作社所在的普洱市孟連縣富巖鎮芒冒村,是星巴克“共享價值”咖啡產業扶持計劃在普洱市的8個項目村之一。企業通過“共享價值”咖啡產業扶持項目,爲天宇合作社免費提供加工咖啡所需的曬牀、高架等設備。

“天宇合作社的成員從最初的20多戶增加到現在的220多戶,種植面積也從最初的60畝擴張495畝。期間也有困難,比如我們進行一些相關認證,也有過失敗,但最終我們通過了‘咖啡和種植者公平規範’認證,今年我們首次入選星巴克臻選,打開了銷售渠道。以前我們的年銷售額在100多萬元,如今年銷售額可達400萬元。”在葉萍的帶領下,越來越多的女性加入了天宇合作社,她們不再只是被困在廚房裏,目前天宇合作社女性員工比例從最初的20%增加到75%,這在當地非常罕見。

還有更多的食品相關企業在進行鄉村振興計劃。湖北省竹溪縣處於鄂渝陝交界處,位於大山之中,全縣森林覆蓋率平均76.8%,植被覆蓋率超過98%,原始森林覆蓋率90%以上,197條大小溪河擁有着優質豐富的水資源,也讓其成爲南水北調工程的核心水源地之一。

2014年之前,竹溪縣招商局就曾對全縣已探明的400多處礦泉水源進行分析送檢,並發現多個優質礦泉水源,但卻苦於沒有能力開發。一次偶然的機會,竹溪縣招商部門的人員在與華彬集團負責人的訪問中,瞭解到華彬集團有意要做高端礦泉水,而且後者在湖北咸寧擁有功能型飲料“紅牛”的生產基地,也是中國的飲料行業的“大戶”。當看到竹溪水源的檢測報告,兩家一拍即合。2015年9月25日,華彬集團與竹溪縣政府簽訂了開發協議,項目正式啓動。經過選址調研和籌建,最終在2018年6月,華彬集團在湖北竹溪縣桃源鄉投資的華彬VOSS(芙絲)天然礦泉水工廠正式投產,其中一期投資爲6.57億元,佔地面積400畝,配備了兩條48000瓶/小時德國克朗斯全自動超淨無菌PET瓶生產線,設計年產能25萬噸。

這一項目的落地,也帶動了當地基礎設施、物流運輸、農產品商貿、旅遊服務等產業行業快速興起和發展。

比如在基礎設施方面,華彬礦泉水廠區所在地位於竹溪縣桃源鄉中壩村,在項目修建以前,當地的公路僅爲四級公路,路面窄、彎道多且要翻越多座大山,交通不便也阻礙了當地經濟發展。爲了推動當地礦泉水項目建設,當地政府籌措資金對當地的公路交通進行了擴建和改建,有了更好的交通條件,也帶動了當地養殖業、旅遊業等其他行業的快速發展。同時,在竹溪的礦泉水廠也肩負其帶動當地鄉村振興的重任。根據竹溪縣政府工作報告,包裝飲用水已經是竹溪縣主要產業之一。而政府也有意引入更多的礦泉水企業,打造百億規模的水產業。

華彬集團董事長嚴彬認爲,在鄉村振興戰略中,發揮企業作爲市場經濟主體的積極作用是一條可研討的路徑。加快發展農村產業,走好產業發展之徑,產業興旺是鄉村振興的根本。

與華彬集團類似的還有王老吉。貴州黔南州是刺梨原產地、核心分佈區,也是規模化產業化發展刺梨產業最早的地區。1998年,貴州省農科院專家在龍里縣茶香村開展刺梨品種選育試驗,選育出貴農系列良種,並在全省大面積推廣應用。刺梨果肉中富含維生素C,可供食用及藥用,但這樣一種營養以及藥用價值極高的水果,長久以來藏在深山少人識,貴州的刺梨產業很難壯大發展。

近年來,作爲刺梨主要種植地的黔南州,也陸續出臺《關於加快刺梨產業發展的意見》、《關於推進刺梨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等相關政策。廣州王老吉大健康產業有限公司的母公司廣藥集團王老吉對口幫扶貴州刺梨產業,根據刺梨特點和產業現狀,王老吉方面確立了“輸血+造血式”幫扶模式,決定開發以市場需求爲導向的產品。

“刺梨品種單一、採摘期短難保存,加上當地工廠生產標準化程度很低,很難帶動刺梨產業規模化產業發展,這樣一來,不利於上游刺梨種植的發展,不少農戶面臨收入低、收入不穩定等難題。”貴州省刺梨行業協會常務副會長、貴州王老吉刺檸吉產業發展有限公司執行董事葉繼曾對第一財經記者說。

要開發刺梨開發並不容易,最大的瓶頸就是水果澀味較重,彼時,王老吉大健康公司董事長徐文流表態稱:“刺梨要開發成產品後,要保證維生素C含量的同時,也要保證口感,還要把我們在貴州的刺梨採購量提上去。”

葉繼曾亦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大衆認知度極低是刺梨產品推向市場的一個大難題。爲了推廣刺檸吉系列產品,公司開設了多場電商直播,並在全國近百個樣板城市,開展試飲促銷活動近45萬場。今年上半年,公司對刺檸吉品牌重新進行定位,升級產品包裝,並開發出刺檸吉精製刺梨液,瞄準高端禮品市場。如今,刺檸吉系列產品在公司的整體收入佔比逐漸上升,2019年上市當年銷售額突破1億元,2020年超5億元,今年的銷售目標是達10億元。

王老吉刺檸吉產品銷售的提升,正在帶動貴州刺梨生產加工企業的發展。2020年,貴州從事刺梨加工生產的企業數量同比增長了50%,刺梨相關的品牌註冊量增幅超80%,貴州刺梨種植面積已超200萬畝,刺梨種植受益農戶21.7萬人,戶均增收7000元。

“刺梨產業的發展,一是要找準產業定位,推動市場開拓,打造貴州刺梨時尚生態產業;二是加快科技創新,用科研成果爲產業高質、高效發展賦能;三是提高刺梨產業文化軟實力,讓刺梨產業IP化,構建多元化產業鏈。”葉繼曾說。

難點與規劃

鄉村振興需要滿足五大訴求,即生存、生活、生產、生態和生命,即當地人的生存、生活和生產需求,投資方的生產需求,外來城裏人的生活、生產乃至生命提升需求,其中生態是共同訴求,也是基本要求。而在具體實施的過程中,不少業者都遇到過難點,而他們也在積極應對和規劃未來的發展。

“麗水的松陽縣,雅溪口村,有200多戶人家,有三分之二的人到新村,三分之一的原住民在老村,我們和松陽縣旅遊投資公司、鎮旅遊投資公司、村集體,四方成立了運營機構,我們主導運營。但如何協同四方並不容易,村民也有一堆的瑣事,我們都需要耐心與他們溝通並獲得支持,有時一個小事情需要反覆說明。於是我們決定透明化操作,比如舉行村民大會,在會上說一說我們要做什麼,甚至成立機構後預留了額度讓村民衆籌入股。我們海成立了‘未來鄉村產業發展聯盟’,聯盟裏有業者和專家,可以整合發展。還有鄉村振興政策的研究和解讀,做鄉村振興整體解決方案。鄉村旅遊不僅僅是食宿收益,還要有衍生經濟和體驗式消費拓展,包括周邊產品的開發等,目前杭州項目的盈利模式比較成熟,主要收入涉及旅遊、公司活動和婚禮,預計投資回報期約5年。”張蓓對第一財經記者透露,因爲疫情,投資回報會稍稍變慢,但其從3月開始做房券的預售,預售券回籠了不少現金,6月單月盈利,十里芳菲未來會以浙江和四川爲基地來拓展項目。

今年9月,攜程度假農莊的河南濟源小有洞天聯營店和地球倉長沙潯龍河聯營店正式開業。繼華東之後,攜程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落地項目“攜程度假農莊”開始佈局華中、中原地區,這也是其首次以聯合經營模式亮相。作爲其中首個落地項目,安徽金寨大灣店現已對當地旅遊產業產生實際帶動。該項目8月總收入環比提升約62%,其中,房費收入環比提升約64.22%;餐飲收入環比提升約51%。8月吸引遊客數量已有近60%的增長。此外,入住率、平均房價等多項數據指標均有顯著提升。

攜程集團聯合創始人兼董事局主席梁建章表示,攜程會投入資金、技術、人力和營銷資源,來帶動更多的社會資本去共同參與到鄉村振興的建設。“經過這麼多年的發展,鄉村其實在交通、基礎設施方面的瓶頸已經基本上得到解決。但在高端住宿方面,還是存在着品質上的缺陷。這就不能夠吸引到很多的客人。所以對當地經濟的提振,能不能讓客人住下來是非常關鍵的,尤其是能不能讓高消費力客人住下來。這類客人對於住宿的要求是比較高的。這是大部分鄉村旅遊的短板,我們想通過投入和研究,去補這塊短板。其中一個很重要的項目就是要打造度假農莊,更快地帶動鄉村旅遊,從而帶動整個鄉村的振興。”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