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論述

1953年10月18日

毛澤東在接見西藏國慶觀禮團、參觀團時,談話指出:我們要和各民族講團結,不論大的民族、小的民族都要團結。只要是中國人,不分民族,凡是反對帝國主義、主張愛國和團結的,我們都要和他們團結。團結起來,按照各民族不同地區的不同情況進行工作。有些地方可以做得快一點,有些地方可以做得慢一點,不論做快做慢都要先商量好了再做,沒有商量好就不勉強做。做好事也要商量着做。商量辦事,這是共產黨和國民黨不同的地方。整個中國現在還很落後,需要發展。預計在三個五年計劃以後,我們的大工業就建立起來了,對西藏就會有更大的幫助了。幫助各少數民族,讓各少數民族得到發展和進步,是整個國家的利益。各少數民族的發展和進步都是有希望的。總之,我們的方針是團結進步,更加發展。這篇談話收入《毛澤東文集》第六卷。

1986年10月18日

鄧小平會見意大利物理學家齊吉基夫婦和美籍華人教授李政道夫婦時,談到發展科學技術的重要性指出:中國要發展,離開科學不行。在發展科學技術方面,我們要共同努力。實現人類的希望離不開科學,第三世界擺脫貧困離不開科學,維護世界和平也離不開科學。在高科技方面,我們要開步走,不然就趕不上,越到後來越趕不上,而且要花更多的錢,所以從現在起就要開始搞。這篇談話的一部分以《中國要發展,離不開科學》爲題,收入《鄧小平文選》第三卷。

1993年10月18日 

江澤民在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的講話中強調,全黨要始終高度重視“三農”問題。他指出:農業、農村、農民問題,始終是一個關係我們黨和國家全局的根本性問題。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是這樣,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時期也是這樣。在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過程中,要繼續堅定不移地貫徹以農業爲基礎的方針,堅定不移地把農業放在經濟工作的首位。越是加快改革開放,越要重視農業、保護農業、加強農業。要真正地而不是表面地、實際地而不是口頭地、全心全意地而不是半心半意地加強農業這個基礎。建國初期實行依靠農業積累發展工業的戰略是必要的。現在條件不同了,應該調整結構,包括調整基本建設投資、財政預算內資金、信貸資金結構。寧肯暫時少上幾個工業項目,也要保證農業發展的緊迫需要。特別要保證主要農產品的生產和供給,保證農業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增強,保證貧困地區的開發和建設有較快的進展。在確保農業持續穩定發展的前提下,安排整個國民經濟的發展規模和速度,安排工農業兩大門類資金投放的比例。

他談到當前深化農村改革的主要任務指出:當前深化農村改革,應以培育市場主體、健全市場體系、加強宏觀指導和對農業的保護爲主要內容,加快建立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要求的農村經濟運行機制和管理體制。以家庭聯產承包爲主的責任制、統分結合的雙層經營體制,是我國農村經濟的一項基本制度,必須長期保持穩定,並在實踐中不斷完善。

他指出:解決好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歸根到底要靠大力發展農村的社會生產力。各級黨委、政府必須把加快農村經濟的發展,不斷增加農民收入,作爲農村工作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

他指出:堅持以市場爲導向,調整農村產業結構,優化資源配置,走高產、優質、高效的道路。這是我國農業發展勢在必行的深刻變革,也是農村經濟工作指導方針的一個戰略性轉變。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改善農業生產條件。這是關係農業穩定增長,增強農業後勁的一個重要問題。這篇講話以《要始終高度重視農業、農村和農民問題》爲題,收入《十四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上)。

2017年10月18日 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在京開幕。習近平代表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向大會作報告,報告共分13個部分。他在報告中指出,經過長期努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這是我國發展新的歷史方位。這標誌着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爲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沒有改變我們對我國社會主義所處歷史階段的判斷,我國仍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沒有變,我國是世界最大發展中國家的國際地位沒有變。

他用“八個明確”對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行了闡述。他說,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明確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總任務是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礎上,分兩步走在本世紀中葉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

他闡述了構成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基本方略的“十四條堅持”:堅持黨對一切工作的領導;堅持以人民爲中心;堅持全面深化改革;堅持新發展理念;堅持人民當家作主;堅持全面依法治國;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堅持黨對人民軍隊的絕對領導;堅持“一國兩制”和推進祖國統一;堅持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堅持全面從嚴治黨。

他提出,從二〇二〇年到本世紀中葉可以分兩個階段來安排。第一個階段,從二〇二〇年到二〇三五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礎上,再奮鬥十五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第二個階段,從二〇三五年到本世紀中葉,在基本實現現代化的基礎上,再奮鬥十五年,把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

他指出,要貫徹新發展理念,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

黨史回眸

2015年

10月18日 中共中央頒發《中國共產黨廉潔自律準則》和《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2018年8月18日,中共中央頒發修訂後的《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

2017年

10月18日-24日 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舉行。大會通過的報告《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作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爲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等重大政治論斷,確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歷史地位,提出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方略,確定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開啓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的目標。大會通過《中國共產黨章程(修正案)》,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同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一道確立爲黨的指導思想並載入黨章。

2019年

10月18日 第七屆世界軍人運動會在武漢開幕,習近平出席開幕式並宣佈運動會開幕,來自42個國家的防務部門和軍隊領導人應邀出席開幕式。

歷史瞬間

1937年10月18日,八路軍第一二〇師一部在山西雁門關以南伏擊日軍,斃傷敵300餘人,擊毀敵汽車20餘輛。圖爲燃燒着的日軍汽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