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拆解中國經濟三季報:GDP增長合乎預期,投資消費還需“添柴”

經濟觀察網 記者 田進 初步覈算,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長9.8%,兩年平均增長5.2%,比上半年兩年平均增速回落0.1個百分點;三季度GDP同比增長4.9%,相比二季度GDP增速回落3個百分點,兩年平均增長4.9%。

10月18日,國家統計局公佈了2021年三季度國民經濟運行情況。因2020年疫情導致的低基數等因素,2021年GDP季度增幅呈現“逐季遞減”態勢,其中一季度GDP同比增長18.3%,兩年平均增長5.0%;二季度GDP同比增長7.9%,兩年平均增長5.5%。

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付凌暉在當天的新聞發佈會上表示,儘管三季度經濟增速受到疫情、汛情以及基數升高等多種因素的影響有所回落,但中國經濟發展還是表現出了強大的韌性和活力。總的看,經濟持續恢復、邁向高質量發展的態勢不斷改變,有能力有條件完成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的預期目標任務。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張立羣對經濟觀察網表示:“從三季度GDP增長來看,下行壓力在顯現,這表明了中國的經濟增長潛力還沒有充分釋放出來,經濟增長現在還沒有進入合理區間,這個問題現在需要特別重視。因爲第二個百年要實現良好的開局,就必須把經濟增長的潛力充分釋放出來來支持充分就業、民生更好更快的改善等。”

10月14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最新發布的《世界經濟展望》顯示,相比今年7月的預測,IMF將2021年全球增速預測值小幅下調至5.9%。其中,IMF預測2021年中國GDP增長8%,較7月的預測值下調0.1個百分點。作爲對比,2021年GDP增速目標爲6%以上。

對於全年經濟增速走勢,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部副部長馮俏彬表示,在2020年疫情造成的GDP低基數效應開始消退以及三季度國際國內多事件影響經濟增長的情況下,4.9%的增長還是比較合乎預期的。全年經濟增速達到6%以上的GDP增速目標肯定沒有問題,但也不會像一些機構所預測的到9%左右。

消費增速小幅回升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速在經歷3-8月連續5月的下滑後,9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4.4%,相比8月增速上升1.9個百分點。

從數據來看,當前中國經濟仍由內需主導,2020年投資規模約51萬億人民幣,消費規模爲41萬億人民幣,出口的規模爲17.2萬億人民幣,出口佔比不到20%。統計局數據也顯示,2021年前三季度,最終消費支出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是64.8%,資本形成總額的貢獻率是15.6%,貨物和服務淨出口的貢獻率爲19.5%。

在張立羣看來,這樣的小幅回升仍不夠,內需恢復力度不足的問題仍要特別重視。

張立羣表示:“9月消費情況好轉主要和疫情防控效果的改善以及季節性因素有關。但進一步支持消費回暖的基礎還需要夯實,包括實現充分就業、較快增加居民收入等方面要進一步的把相關工作抓實抓細抓好。”

在消費物價方面,今年以來最突出的特徵就是PPI不斷衝高,CPI保持低位,PPI和CPI兩者“剪刀差”持續擴大。前三季度,PPI同比上漲6.7%,比上半年擴大了1.5個百分點。9月,在國家統計局調查的40個工業行業大類中,9月價格上漲的有36個,比上月增加4個。如煤炭開採和洗選業價格上漲74.9%,漲幅比上月擴大17.8個百分點;石油和天然氣開採業價格上漲43.6%,擴大2.3個百分點。

中國銀行研究院資深經濟學家周景彤介紹,PPI是先行指標,CPI是滯後指標。一般來說PPI和CPI兩者有兩個季度左右的時滯。未來一段時間,既要關注PPI高企對不同行業的影響,特別需要關注中下游行業、中小企業由於能源和原材料價格暴漲面臨的成本上漲問題,同時還要關注CPI潛在上升問題。

“目前來看,拉閘限電已經引起了黨中央國務院的高度重視,有關部門也出臺了相關政策。可以預期拉閘限電對於此後經濟增長的影響將會放緩。同時也要看到,能源問題現在是全球性問題,由於價格機制的傳導作用,或多或少會導致至國內,影響着國內的經濟增長,未來這是一個非常值得關注的問題”,馮俏彬表示。

卓創資訊研究院劉新偉表示,經濟要想發展就離不開能源需求的增長,供給短缺是最大的能源不安全。在全球疫情仍未得到有效控制的當下,過高的能源價格必然會對經濟的復甦造成不利影響,政策面的壓制會延緩能源價格的上漲,待供應上來之後,短缺就不再是問題。但需要注意的是,馬上就要進入到北半球冬季,市場關於冷冬的預期仍可能導致投機需求的增加,短期的能源價格依舊是偏強,但可以預見的是“頂部”已經並不遙遠。

對於原材料價格走勢,付凌暉在發佈會上表示,從近期看,由於國際能源價格持續上漲,國內部分原材料供應偏緊,PPI有可能還會高位運行。但是從中長期看,隨着全球能源供給和海運情況逐步改善,國內產品供給增加,PPI有望逐步回穩。還要看到,面對PPI漲幅擴大、企業生產經營困難增加等情況,相關部門積極採取措施保供穩價,效果也會逐步顯現。

野村證券首席中國經濟學家陸挺表示,在過去的兩週裏,政策層一直在急於緩解全國的電力危機。由於需求的季節性下降和新電力需求定價方案,能源短缺可能在10月略有緩解。但隨着電力需求再次上升,電力短缺也可能在冬季再次出現。由於山西(中國煤炭產量的30%左右)洪水的持續影響,煤炭價格在未來幾周仍將保持高位,我們估計新的電價方案最終將使消費者價格上漲近0.4%。

張立羣建議,今年接下來時間,供給端要全力保障供應鏈的穩定,特別是能源、原材料環節。圍繞這個問題,在雙碳目標的實現上,政府一定更精細化的做工作,把雙碳目標和經濟增長的良好態勢更好的銜接起來,一定要做到統籌而不是片面抓某一個方面。這方面要更充分的發揮市場作用、尊重市場規律,特別在供求關係的調節方面,注意發揮好市場價格的調節作用,讓市場的價格信號能夠靈敏有效。

投資增長收窄

作爲投資的先行指標,基建和房地產數據不容樂觀。1-9月,基礎設施投資同比增長1.5%,比1-8月收窄1.4個百分點;房地產開發投資同比增長8.8%,比1-8月收窄2.1個百分點。9月份,房地產開發景氣指數爲100.74,已連續7個月下滑。

張立羣對此分析表示,現在看來投資增長乏力的苗頭越來越明顯,投資的先行指標走勢都是持續向下的,特別是基礎設施投資增速兩年平均增速只有0.4%,這種情況要高度重視。如果這兩塊投資增長持續低迷,整體投資的走勢會向着滑落的方向來發展。爲此,接下來要圍繞着強基礎、補短板,爲第二個百年來進行一個強基工程。包括更加重視現代化的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建設、補城市地下管網的建設的短板、環保設施的高標準建設加快起步等。

總體上,1—9月份,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397827億元,同比增長7.3%,漲幅較1-8月收窄1.6個百分點;比2019年1—9月份增長7.7%,兩年平均增長3.8%,比1-8月兩年平均增速回落0.2個百分點。

在馮俏彬看來,投資增速確實不容樂觀,投資對於經濟增長的貢獻率也在下降。在這樣的背景下,特別是考慮到跨週期調節的需要,四季度財政政策、貨幣政策確實應該發力,需要在基建投資方面去穩住經濟增長、使經濟運行保持運行在合理區間。“現在政策層也提出加快地方政府專項債的發行力度,儘快的形成實物工作量等措施。總體上,我認爲現在經濟運行趨勢還是處在可控範圍,但是後期的確要做好跨週期調節以及國內各個方面政策的協調性。”

周景彤也認爲,未來,政策需要加大跨週期調節,可考慮加快地方債發行節奏、特定時點降息降準,明年適當提高財政赤字率,還需警惕由於國內外經濟運行分化引起宏觀政策分化進而引致市場過度波動的風險,在增長、風險和穩定之間取得更好的平衡。

對於房地產投資下滑對經濟增速的影響,付凌暉在答記者問時表示,前三季度,房地產增加值兩年平均增長4.8%,比上半年回落了1.3個百分點,總的看影響有限。今年以來,通過完善房地產市場的長效機制,抑制不合理需求,推動剛性需求平穩釋放,限制部分房地產企業依靠舉債盲目擴張,房地產市場總體上趨於平穩,房地產投資、銷售和房價逐步趨於穩定。

政策層面,張立羣建議房地產方面一定要把分城施策原則貫徹好,要更好的發揮房地產市場的調節作用。房地產企業在定價、銷售方面的自主權應該逐步的恢復起來,要通過市場的調節,以增加有效供給爲目標來引導房地產的持續健康發展,而不要緊緊圍繞着管房價。另外要和新型城鎮化的推進需要緊密結合起來,通過新興城鎮化爲房地產的健康可持續發展提供更廣闊的空間。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