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21金融研究|商業銀行資本補充調節,未來貨幣政策新工具?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李願 北京報道  “國有大行、中小銀行補充一級資本可以有效提高貸款增速,但股份制銀行補充一級資本對貸款增速的影響不顯著。建議將對補充銀行資本的調節納入中央銀行貨幣政策工具箱,特別是加強對其他一級資本工具的調節,構建調節銀行貨幣創造行爲的流動性、資本和利率三大約束手段體系,完善貨幣供應調控機制。”央行貨幣政策司司長孫國峯在其最新論文《補充銀行資本能調節貸款供給嗎?》寫道。

孫國峯同時表示,不同類別的一級資本工具對貸款增速的影響不同,永續債等門檻較低的其他一級資本工具對貸款增速的正面影響更強,門檻高的公開股份發行對貸款增速的作用效果不顯著。

商業銀行的資本類型包括核心一級資本、其他一級資本和二級資本,補充核心一級資本的工具包括公開發行股份、配股、增資擴股、利潤留存、可轉債;補充其他一級資本的工具包括永續債、優先股、轉股協議存款等;補充二級資本的工具包括二級資本債。

近年來,尤其是疫情發生以來,金融管理部門持續支持商業銀行通過各種方式補充資本、創新資本補充工具,不過在支持實體經濟、資產質量下滑等因素影響下,商業銀行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未得到足夠補充,其中以城商行、農商行爲代表的中小銀行資本充足率增長緩慢,甚至略有下滑。

銀保監會數據顯示,截至二季度末,商業銀行資本充足率、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分別爲14.48%、10.49%,較一季度末分別下降0.03、0.14個百分點;大型銀行、城商行、農商行資本充足率分別爲16.27%、12.90%、12.14%,較一季度末分別增加-0.07、0.20、0.02個百分點。

儘管部分數據仍在低位徘徊,但2021年初以來的商業銀行資本補充工具亮點十足:2100億元中小銀行專項債發行完成、2家城商行試點發行轉股型永續債4單、7年來部分城商行再次使用配股工具、3家中小銀行在A股上市1家過會……

與此同時,中國版系統重要性銀行名單正式發佈,儘管19家銀行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均高於最低要求下限,但是部分中小銀行距離下限較近,這就意味着這些銀行業務擴張面臨一定的約束;而國有大行未來面臨着巴塞爾協議在中國正式的實施,資本補充壓力甚至更大。

“今年以來各項渠道資本補充總額高於去年同期,且呈加速態勢,預計全年商業銀行全渠道資本補充規模或超1.2萬億元。”一位銀行業研究人士預測。

大行資本補充無即時需求,管理能力待再提升

數據顯示,截至8月末,全國銀行業金融機構、大型銀行總資產同比增速分別爲8.17%、7.43%,均創出疫情以來新低;貸款增速分別爲11.74%、11.27%,自去年4月以來處於下降通道,前者增速也爲疫情以來新低。

“在部分地區疫情反覆及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背景下,商業銀行風險抵禦需求增加,同時優質資產荒下貸款投放乏力,資產規模增速回落。總資產增速特別是信貸資產增速放緩,將會對商業銀行的營收、利潤產生相應影響,並進一步影響其資本充足水平。”上述銀行業研究人士表示。

9月24日,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三季度例會召開,會議指出支持銀行補充資本,提高服務實體經濟和防範金融風險的能力。這是金融管理部門支持銀行補充資本的最新表態。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據中國債券信息網統計,今年以來,六大行已完成發行5465億元債券,類型包括永續債、二級資本債、小型微型企業貸款專項金融債、金融債券以及綠色金融債券。其中,永續債、二級資本債的額度爲4165億元,二者分別爲1915億元、2250億元。

永續債作爲其他一級資本補充工具,自2019年1月中國銀行發行我國首支商業銀行永續債以來,永續債日益成爲商業銀行尤其是中小非上市銀行補充其他一級資本的重要渠道之一。當前永續債規模上以國有大行爲主,數量上以城商行爲主。

銀保監會數據顯示,截至二季度末,大型銀行資本充足率爲16.27%,較一季度末下降0.07個百分點。

具體到六大行,截至二季度末,工商銀行、建設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交通銀行、郵儲銀行資本充足率、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分別爲;17.01%、16.58%、16.23%、15.61%、15.29%、14.23%;12.90%、13.23%、10.85%、10.80%、10.59%、9.74%。其中,僅郵儲銀行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低於10%。

近日,央行、銀保監會聯合發佈了首期我國系統重要性銀行名單,六大行全部在列,工商銀行、建設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分在第四組,交通銀行分在第三組,郵儲銀行分在第二組,從附加資本要求來看,二、三、四組分別爲0.5%、0.75%、1%。

這一名單的發佈對六大行資本補充沒有產生補充的迫切需求,但是對其資本管理能力、資本內生積累能力等提出更高的要求。同時,從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的安全墊來看,六大行分別爲4.4個百分點、2.3個百分點、4.73個百分點、2.35個百分點、2.34個百分點、1.74個百分點。

“附加監管要求對系統重要性銀行的資本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求建立資本內在約束機制,提高資本內生積累能力,切實發揮資本對業務發展的指導和約束作用。”央行、銀保監會有關部門負責人表示。

一家國有大行相關人士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該行已在資本規劃與預算中考慮了系統重要性銀行附加資本監管的要求,資本充足率管理要內外兼修,開源節流。開源方面,建立完善內外源並重、股債並行的資本補充渠道,內源方面主要通過積極優化資產負債結構、穩息差、提中收等措施,提升全行盈利能力,外源方面綜合考慮業務發展需求、市場環境、融資效率、融資成本等因素,合理利用境內外資本市場,擇時擇機靈活運用適合的資本工具進行資本補充。節流方面,建立以RAROC爲核心的資源配置機制,強化資本考覈,提升資本的精準計量,加快推進高級資本計量方法的運用,多措並舉,滿足資本充足要求。

中小行資本工具創新不斷,補急需更要看長遠

儘管與國有大行一樣,中小銀行補充一級資本可以有效提高貸款增速,但後者補充一級資本的渠道較前者實際上要少得多,尤其是其他一級資本。

對於中小銀行而言,補充一級資本的主要工具包括永續債、公開發行股份、配股、增資擴股、利潤留存、可轉債。其中,內部資本補充渠道利潤留存受疫情等因素影響較大,公開發行股份對大部分銀行而言難度較大,配股、可轉債則僅適用於上市銀行。

爲支持中小銀行補充資本,2020年7月,國務院常務會議指出,當前中小銀行面臨的一個突出困難就是資本金不足,發放貸款能力受限,決定在新增地方政府專項債限額中安排一定額度,允許地方政府依法依規通過認購可轉換債券等方式,探索合理補充中小銀行資本金的新途徑,切實增強金融服務中小微企業能力。

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統計,截至目前,已經有20個省份共計發行了2100億元中小銀行專項債,高於此前官方宣佈的2000億元額度,惠及超300家中小銀行,包括27家城商行,其中2家城商行爲新設立,2家城商行在港股上市。

從額度來看,河南省額度最多爲257億元,安徽省額度最低僅30億元,9個省份額度超過100億元。按照《新增地方政府債務限額分配管理暫行辦法》,經濟實力較強的地區往往新增專項債分配額度更多,不過從實際分配額度可以看出,中小銀行專項債額度分配與地區經濟、財政實力關係弱化。

從補充資本的方式來看,包括間接入股和轉股協議存款兩種方式,其中間接入股補充核心一級資本,轉股協議存款補充其他一級資本。通過間接入股方式補充資本的省份包括河南、遼寧、山西等,通過轉股協議存款方式補充資本的省份包括內蒙古、甘肅、吉林等,黑龍江、陝西則同時運用了兩種方式。

“通過間接入股方式補充銀行資本,資金計入銀行實收資本和資本公積科目,屬於核心一級資本。而轉股協議存款類似於可轉債,只有在成功轉股後才能完全用於補充核心一級資本,轉股前只有一部分期權價值可計入核心一級資本,轉股協議存款主要補充了銀行的其他一級資本。因此,從資本補充效果方面來看,間接入股優於轉股協議存款。”一家中小銀行金融市場部人士認爲。

一家中小銀行領導則建議,應進一步加強創新力度,鼓勵支持符合條件的中小銀行通過發行轉股型資本債券補充資本,增強服務實體經濟和抵禦風險的能力。同時,應重點支持具有持續經營能力的中小銀行,通過完善公司治理和業務結構轉型,提升其公司治理水平、風險管理能力、可持續發展能力,進而增強中小銀行競爭力。同時,要加強資金使用過程中的監督管理,切實推動中小銀行高質量發展。

在轉股型資本債券方面,今年金融監管部門還完善轉股型資本債券相關制度,批覆浙江稠州銀行、寧波通商銀行在銀行間債券市場發行了轉股型永續債。截至目前,這兩家城商行均完成了2期轉股型永續債的發行,但未見其他銀行發行。

“對於銀行來說,當風險事件觸發時,減記型永續債將直接減記,轉股型永續債可全部或部分轉爲普通股,未被轉股的部分纔會被全部減記。二者其實並無過多區別,在發生風險事件時,這二者都可以補充資本;但轉股型永續債由於最終能有一定的殘餘價值,因此其對於投資人來說會相對友好。”一位首席固定收益分析師表示。

此外,今年1月中旬江蘇銀行配售股份正式上市流通,意味着其配股正式完成,這也是時隔7年上市銀行再次進行配股。在江蘇銀行之後,寧波銀行配股方案已獲得證監會覈准,正式配股即將進行。

“近些年來,銀行具有資本補充壓力,由於很多銀行估值在1倍PB以下,核心一級資本補充極其困難,江蘇銀行配股方案突破了1倍PB限制,對於銀行補充資本具有參考意義。”東北證券表示。目前來看,寧波銀行股價也遠高於其配股預案中的配股價。

在一位銀行業人士看來,中小銀行本身的資本補充能力相對較弱,通過何種方式儘快補充資本以維持更長遠的發展,未來需更多關注。而從經營優化的視角來看,銀行需推進輕資本運營,使銀行的資本利用邁向“輕型”,在經營中更爲審慎地考慮資本約束,合理安排各類資產增量及結構配置,確保資產擴張與資本積累相匹配。

(作者:李願 編輯:李伊琳)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