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音寺街道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找准发力点、着力点、突破点,用心用情用力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不断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一、突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精细化

党建引领多方共治聚合力。充分发挥“1+3+X”联动机制作用,坚持党建引领居委会、物业、业委会,居民代表、在职党员、志愿队伍等多方力量,共同推动垃圾分类、卡口值守、疫情防控、矛盾调解等基层治理工作,构建起群防群治的强大合力,激活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

物业开放日

“拉家常议事会”解民忧。成立首个街道级“拉家常”议事厅——“观民音安全议事厅”,创新“六事联议”(党委带领议事、专家指导议事、党员带头议事、居民主动议事、社会参与议事、代表监督议事)模式,解决施划停车位、噪音扰民等问题300余件。研究制定楼门评议规则,在观音寺北里社区试行“最美楼门”及“问题楼门”挂牌,激发居民自治活力。

“红色物业联盟”破难题。引进物业服务企业,通过组建功能型党支部,确保党组织和工作“双覆盖”。联合24家物业企业成立“红色物业联盟”,完善《物业服务联盟章程》等制度,协商解决垃圾分类、环境绿化等问题170余件。

二、坚持问题导向,问需于民暖民心

“入户走访”疏解难题。开展“走千家访万户”活动,机关、社区干部逐户走访调研,围绕群众“急难愁盼”,全面了解社情民意,征集物业管理、环境治理等问题380余件,及时协商研判,确保立行立改,目前已全部解决。

“接诉即办”源头治理。全面梳理12345市民投诉热线,聚焦群众集中反映的环境脏乱、小区门口停车秩序混乱等问题,召开专题会,研究制定接诉即办“每月一题”。清理“僵尸车”58辆,整治工程机械车45辆,查处电动三轮、四轮车80余辆。清理张贴、喷涂、悬挂小广告12.3万余处,整治违规广告牌1120个。修缮社区屋顶漏雨点位79个、2118平米。

清理僵尸车

“一张清单”压实责任。街道班子成员围绕民生保障、垃圾分类、消防安全等七个方面,开展“大调研、大落实、大讨论”活动5次,对照38项“我为群众办实事”清单,实行领导分包制度,一项不漏逐一“验单”清零,确保“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落实落细。

垃圾分类活动

三、强化专项治理,向前一步清隐患

专项整治“动起来”。推进“扫雷”“黑猫”等安全隐患专项整治行动,对建筑工地、商超市场等12类重点行业进行隐患排查,发现并整改问题1861处,清运垃圾1100余吨;针对“两电一料”(电动车、配电箱、堆物堆料)对社区进行交叉“安全验收”,动态排名,合格一楼,验收一楼。

智慧社区“建起来”。在16个小区37个出入口安装“智慧卡口”,融入人脸识别、车辆管理、智能门禁等模块,实现人、车、房、事件精准采集、智能管理。

智慧充电桩

电车上楼“管起来”。建立电动车管理长效机制,念好“控、防、罚、疏、宣”电动车安全管理“五字经”。控,完成21个社区6512辆电动车的“实名制”管理,实现“一车一档、一证一号”,精准有效管控瓶电分离、违规充电、停放等问题。防,引入“智能云梯”科技赋能,为辖区高层住宅的576部电梯安装电动车智能阻车系统。罚,联合区消防救援支队,采取劝导与执法相结合的方式,整治电动车违规停放问题。疏,合理加装电动车智能充电口2900个,满足居民充电需求。宣,通过张贴标识、安全警示,安全宣讲员逐门逐户宣讲电动车使用安全常识等,提升居民安全意识。

四、聚焦“七有”“五性”,凝心聚力惠民生

完善就业服务保障。开展线下线上招聘专场活动8场,提供就业岗位3180余个,达成就业意向111人。针对企业用人需求,制定匹配性培训计划,开展对口岗位技能培训134人,城乡劳动力就业人数完成率203%,位居全区第一 。

强化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动老旧小区综合整治项目落地,已完成观音寺北里、观音寺南里等4个社区14栋楼1102户外保温、外窗更换、房屋防水等项目,超额完成3部电梯考核指标。

老旧小区改造

健全养老服务体系。挂牌运行街道养老照料中心,增加床位180余张,新建老年餐桌4家。同时,依托老年驿站和“一键通”服务平台,提供助餐服务、健康指导、文化娱乐、心理慰藉等六项基本服务1万余人次,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个性化的生理及心理需求。

养老驿站

提升居民服务水平。新建和提升蔬菜零售点、便利店等便民商业网点4家,可服务周边居民2万余人,持续提升辖区生活性服务业品质。以双河南里等5个社区为试点,构建政务服务“区、街道、社区”三级联动办理模式,实现社保、医疗、就业等24项便民业务就近受理、网上流转、快速审批,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

政务服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