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大唐資本擬退出永誠財險 掛牌出清所持7.6%股權 來源:中國網財經

中國網財經10月20日訊(記者 郭偉瑩 程宇楠) 近日,永誠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永誠財險”)7.6%股權在上海聯合產權交易所掛牌,掛牌事項受託機構爲中國大唐集團資產管理有限公司,股權轉讓方爲永誠財險第四大股東大唐集團資本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大唐資本”)。

掛牌信息顯示,此次掛牌爲意向披露,披露日期自2021年9月24日到2021年11月23日,轉讓股份共16552.8萬股,佔永誠財險總股本的7.6%。受讓方資格條件、轉讓價格等其餘信息將在本次預披露結束後進一步披露。

今年二季度償付能力報告顯示,大唐資本當前爲永誠財險第四大股東,對其持股比例爲7.6%。也就是說,若此番股權掛牌轉讓成功,大唐資本將完全退出永誠財險。

據永誠財險官網披露的關聯交易公告數據統計,該公司2019年、2020年與大唐資本產生的關聯交易金額爲1.39億元、1.50億元,分別在當年永誠財險全部關聯交易金額中佔比4.86%和5.21%;今年上半年,永誠財險與大唐資本產生的關聯交易額爲2627.49萬元,在上半年全部關聯交易中佔比1.42%。二者間關聯交易類型包括保險業務、保險代理業務以及租賃等利益轉移類交易。

另據今年二季度償付能力報告,永誠財險現有高管名單中,非執行董事葉建平與江濤、監事史可佳、非職工監事孫琦均來自於大唐集團,其中葉建平的任職資格還待監管機構批覆。

作爲重要股東的大唐資本退出,是否會對公司造成相關影響,永誠財險相關負責人對記者表示,大唐資本的退出是出於其母公司大唐集團響應國資委相關政策,開展有自己特色的資本佈局所做調整,不會對永誠財險正常經營和既定戰略產生影響,二者仍將保持緊密、友好的保險業務合作。

今年8月25日,國務院國資委舉行媒體通氣會,國資委黨委委員、副主任翁傑明在會上表示,國資委圍繞“做強做優做大中央企業、實現高質量發展”,着力中央企業戰略性重組、專業化整合、併購、“兩非”剝離和“兩資”清退、“壓減”五項重點任務狠抓落實,有力推動國有資本佈局結構不斷優化,中央企業發展質量和效益有效提升,高質量發展基礎不斷鞏固。他強調,下一步國資委將重點做好聚焦服務國家戰略部署、聚焦國有資本佈局和產業發展需要、聚焦規範投資併購、聚焦主業實業、聚焦協同效應發揮的五個“聚焦”,推動中央企業結構調整和重組工作取得更大成效。

而國資委官網6月24日公佈的最新央企名錄中,大唐集團位列其中。此前,已有一些保險公司股東在迴歸主業的背景下,選擇出售金融保險股權。例如,今年4月14日,長生人壽大股東中國長城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聯合產權交易所披露預轉讓信息,計劃轉讓旗下全部長生人壽70%股權,不過根據償付能力報告,截至今年6月末,長生人壽大股東依舊爲長城資管,股權轉讓暫未有結果;中國信達2020年7月也將幸福人壽55.99%股權成功轉讓給誠泰保險及東莞交投集團,此外中國信達還減持了國任財險。

公開資料顯示,永誠財險於2011年6月在上海註冊成立,由數家大型電力企業集團以及產業投資集團發起,是一家典型的“電力系”險企,後於2015年12月在新三板掛牌,截至發稿註冊資本金爲21.78億元。成立以來,經歷過長時間虧損後,永誠財險的盈利情況於2019年開始好轉,當年首次扭虧爲盈,實現淨利潤1.09億元,2020年則繼續實現盈利,淨利潤爲1.49億元。

據半年報顯示,今年上半年永誠財險實現保險業務原保費收入43.43億元,同比增加13.6%;實現淨利潤0.63億元,同比下降35.98%。截至6月末,永誠財險核心及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均爲199.35%。

永誠財險上述負責人告訴中國網財經記者,今年上半年,該公司保費收入43.43億元,承保利潤5109萬元,均創半年曆史最好水平。淨利潤下降主要受制於一季度資本市場的波動,永誠財險權益類資產的投資收益受到一定影響,繼而波及整體業績。

永誠財險負責人表示,下半年,公司仍堅持審慎穩健的投資原則,提高固收類資產的收益,同時進一步加強和提高權益類資產的投研能力,深入研究國家政策和導向,在有效管控風險的前提下,積極應對市場變化,實現投資收益的提升。

(責任編輯:孟茜雲)

責任編輯:石秀珍 SF183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