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劉元春:落實穩增長,建議推出第二輪“六穩六保”政策

劉元春稱,中國當前的內生財力支撐依然堅挺。但去除基數效應和累計效應,三季度以來,市場經濟主體的收益和預期發生了一些變化。

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長9.8%,兩年平均增長5.2%。針對經濟走勢,專家建議,下一階段宏觀政策應以穩增長爲主導,深化和完善“六穩六保”政策,並將常態化擴張的財政、貨幣政策視爲復甦期的一個基本基調。

在20日舉辦的中國宏觀經濟論壇(CMF)“宏觀經濟月度數據分析會”上,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劉元春發表了上述觀點。

在他看來,三季度,經濟下行壓力增大的背後,既有外生性的偶發、不可控因素,也有內生性總量和結構上的因素,只有將這些因素分類釐清後,才能找準經濟政策糾偏和調整的方向。

今年三季度以來,多項經濟指數顯示,中國經濟下行壓力增大,這是否會成爲一種趨勢性的走勢?

對此,劉元春指出,判斷這一經濟走勢是否是趨勢性的,就需要觀察內生動能是否依然強勁,而後者取決於三大主體收益,即企業利潤、居民收入以及政府財政。

數據顯示,1-8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兩年平均增長19.5%,保持穩定增長;1-9月份,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際增長9.7%,與GDP增長基本同步;1-8月份,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同比增長18.4%,財政收入呈現恢復性增長。

“從這幾個數據來看,中國當前的內生財力支撐依然堅挺。但去除基數效應和累計效應,三季度以來,市場經濟主體的收益和預期發生了一些變化。”劉元春說。

他舉例稱,在企業利潤方面,受行業分化、進出口分化、企業家預期下調等因素下,其增速開始放緩;在居民收益方面,當前,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漲幅低於農村居民可支配收入漲幅,也低於GDP增速,這就意味者疫情對中等收入行業、中產收入階層衝擊更大,受此影響,消費復甦面臨挑戰。

爲扭轉內生動能下降、市場預期低迷的經濟走勢,劉元春建議,亟需落實穩增長的政策並及時推出第二輪“六穩六保”政策。

“去年5月份出臺的‘六保’政策,實施效果非常好,助力中國取得了抗疫奇蹟和復甦奇蹟。當前,面對疫情、國際環境以及內部戰略轉換和結構性調整的不確定性,我們需要在總量政策上給予經濟主體額外的彈性和韌性。”劉元春稱,當前,宏觀經濟政策不能簡單地從疫情期間非常規的擴張政策,直接退出到常態化,而應該過渡至“常態化擴張的宏觀政策”層面,也即在財政政策、貨幣政策上,保持總體擴張。

劉元春還建議,應更精準地與結構性政策相組合,強化政策效率和協同性,以便在中小企業、就業結構和大產業轉換、能源替代過程中起到很好的作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