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各國的國家公園,我們能學到什麼?

[環球時報記者 黃培昭  陶短房  青木 莊羽]“國家公園不能建成無人區,也不是一個隔離區,更不是我們人爲設定的一個禁區。”21日,國新辦就三江源、大熊貓、東北虎豹、海南熱帶雨林、武夷山這5箇中國首批國家公園的建設發展情況舉行發佈會。相關負責人介紹稱,國家公園劃爲核心保護區和一般控制區,門票價格將根據國家公園的環境容量建立門票預約制度。據介紹,這5個國家公園的保護面積爲23萬平方公里,涵蓋中國陸域近30%的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植物種類。

國家公園,通常是一個主權國家宣佈或擁有的,以保護自然生態爲目的,自然、半自然或開發土地上的保護區。在全球範圍內,被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認可的國家公園超過6500個,僅在歷史最爲悠久的美國和加拿大就有超過100個。從1872年美國黃石公園建立以來,不同地域的國家公園承載起生態可持續發展、鞏固生物多樣性的使命。如今在生態破壞和疫情之下,國家公園也面臨着新挑戰。

加拿大:“免費逛”可能摧毀國家公園

世界上最早以“國家公園”命名的,是建立於1872年的美國黃石公園。這一年,美國國會通過了《建立黃石國家公園法案》。但早在1832年4月20日,時任美國總統安德魯·約翰遜就在阿肯色州霍特斯普林格圈出4塊“溫泉保護區”,這也是最早建立國家公園的嘗試,只不過當時因土地所有權問題被黃石公園搶了先。

黃石國家公園能夠較快獲批,是有原因的:這裏大部分是美國聯邦管轄地而不隸屬於任何州,所以沒有複雜的土地所有權之爭。美國國家公園的發展,也並非一帆風順:黃石國家公園一開始成立時只叫“公園”,後來才加上“國家”二字;最早直接被命名爲“國家公園”的,是1875年建立的密歇根州麥基諾國家公園,但由於方方面面的掣肘,在1895年被迫移交給密歇根州政府,從此喪失了國家公園的地位。

經過100多年的發展,全美目前共有國家公園63座,已形成大體統一的審批和管理模式:由倡議人士提交議案,由國會審批通過,統一交由1916年成立的國家公園管理局(NPS)管理。經費主要來自捐款,次要來自公園爲遊客提供的各種服務。

加拿大是世界上第二個正式成立國家公園的國家:1885年,加拿大在西部洛基山區建立地跨阿爾伯特省和不列顛哥倫比亞省的班夫國家公園(當時叫洛基山國家公園),面積達26平方公里。1911年,加拿大通過《自治領森林保護區和公園法案》,正式成立加拿大公園管理局,這也是全球範圍內第一個正式在編的國家公園管理機構。1922年,加拿大阿爾伯特省伍德布法羅國家公園承認原住民在國家公園範圍內的傳統生產生活活動爲“國家公園保護的一部分”,開創國家公園的新範例。目前,加拿大共有38個國家公園、10個待批准的國家公園、1個國家城市公園,總面積32.8198平方公里,佔加拿大全國總面積3.3%,全國10省3地區每個省區都至少有一座國家公園。

按照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的標準,大於10平方公里才能算“國家公園”。加拿大的國家公園普遍較大,最小的安大略省喬治亞灣羣島國家公園面積爲13.5平方公里,最大的伍德布法羅國家公園,面積近4.5萬平方公里,比許多主權國家的面積還大。2016年,爲慶祝建國150週年,加拿大聯邦政府在線發放名爲“發現卡”的通行證,推動“逛國家公園不要錢”,目的是讓更多加拿大人領略國家公園風光,激發國家自豪感。但沒想到,開放登記首日註冊網站便被擠爆,短短兩週內就有900萬人註冊申請。“免費開放”好心辦了壞事?要知道,“發現卡”擁有者在一年內可驅車遊遍加拿大所有國家公園保護地。一些專家認爲,此舉可能令國家公園脆弱的生態遭到密集而過度的打擾,從而帶來不可挽回的損失。

“免費逛”活動推廣半年左右,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反思。加拿大公園管理局的埃德雅格就表示,人們“或許會因爲喜歡國家公園而徹底毀了它”,而“綠色莫里斯運動”負責人拉斯姆森擔心,“逛國家公園不要錢”對公園生態、植被和環境的破壞,可能要花很長時間才能恢復,甚至可能永遠恢復不了。

德國:“國家公園文化”深入人心

瑞典是最早設立國家公園的歐洲國家。1909年,瑞典議會通過相關法案,同年成立9個國家公園。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歐洲出現國家公園熱潮。在德國,直到1970年才成立第一個國家公園——巴伐利亞森林國家公園。目前,德國境內有16個國家公園,其中,北海淺灘國家公園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定的世界自然遺產,莫里茨等5個國家公園內的古毛櫸林也列入世界自然遺產名錄。前不久,《環球時報》記者受巴伐利亞旅遊局邀請,實地探訪了巴伐利亞森林國家公園。

在巴伐利亞森林國家公園的行程,首先從公園邊上的“世界上最長的樹頂步道”——巴伐利亞森林樹頂步道開始。工作人員介紹,德國境內的國家公園在入口處都會設立此類可以看公園全景的步道。記者跟隨資深護林員走入森林深處後發現,巴伐利亞森林有超過300公里的行人路。這些行人路還有不同主題,如瞭解雲杉或觀察小動物。一些區域的小路由木板製成,並進行懸空設計,遊人不能擅自亂走,此舉也是爲了保護地面的生物。

護林員多次強調,巴伐利亞森林以及其他德國國家公園都秉持“讓自然順其自然”的保護理念,不進行人爲干預。正因如此,森林中隨處可見朽木,不進行清理。枯樹長出的菌類也可當作蟲類的養料,形成生態循環。目前該公園有27名護林員,該職業特別受當地年輕人歡迎。每天上班前,他們都要“全副武裝”——穿上防水的工作服和特製的安全鞋,帶上護身刀具、乾糧等。

“德國的國家公園也有一些開發項目,一般建在公園周邊,或園區內各個自然村落周邊。”巴伐利亞旅遊局主管布勞奈爾告訴《環球時報》記者,國家公園內還有承諾遵守生態和社會標準的生態酒店,以及就地取材的特色餐館。

實際上,德國人形成了一個“國家公園文化”:平時週末或度假,喜歡走走國家公園線路。許多旅遊公司也開設有國家公園項目,每個公園有許多周邊產品,以及相關主題的影視音樂文學作品等。比如,護林員彼得·沃萊本寫的小說《樹的隱祕生活》曾長期高居德國《明鏡》週刊暢銷書單榜首,售出30多萬本,並向20多個國家銷售版權。

“國家公園建設是一種可持續性旅遊,每年爲德國創造數百億歐元收入。”布勞奈爾說,“更重要的是,德國人把在國家公園體驗到的生態理念帶到平時的生活中——注重生態可持續觀念,保護物種,保護大自然。”

日本:因疫情面臨挑戰

1931年,日本製定《國立公園法》,並依據該法於1934年3月16日將瀨戶內海公園、雲仙嶽公園和霧島公園統合指定爲日本首個國立公園(即國家公園)。1957年,日本廢除《國立公園法》並制定《自然公園法》,由此確立目前的日本自然公園體系——國立公園、國定公園(相當於準國家公園)以及都道府縣立自然公園。根據日本環境省的數據,包括日光國立公園、瀨戶內海國立公園在內,日本目前有34個國立公園,每年有大量遊客前去參觀。

根據日本《自然公園法》規定,國立公園的認定標準爲“在同一風景類型中,既代表我國的景觀,又是世界上值得驕傲的傑出自然景觀。”比如,位於北海道的支笏洞爺國立公園,園內有支笏湖與洞爺湖,是日本爲數不多園內既有湖泊又有火山的國立公園。再如,擁有最多居住人口的伊勢志摩國立公園,擁有日本歷史悠久的伊勢神宮,以及被譽爲“日本愛琴海”的英虞灣。2016年日本以輪值主席國身份舉辦七國集團(G7)領導人峯會,就選在伊勢志摩國立公園內,藉此展示日本的代表性景觀。

在新冠肺炎疫情前的2019年,約有667萬外國遊客前往日本國立公園觀光。疫情之後則普遍面臨遊客不足的困難。據日本《每日新聞》報道,由於遊客減少,2020年用於公園清潔和維護的費用較上一年度減少90%——如果不能充分養護、管理,將有可能導致公園內的生態系統受到損害。面對這樣的狀況,日本政府決定提供資金援助。據日本共同社報道,日本政府鼓勵國立公園提高園內住宿設施和露營地無線網絡升級,以此吸引遠程工作者在公園內進行“工作度假”。一家位於日光國立公園的賓館就推出“公園度假村”服務,賓館方出租大帳篷、上網設備和便攜式蓄電池,客人可以上午在露營地工作,下午和家人一起在園內划船、散步。時任環境大臣小泉進次郎曾表態說,鑑於不少人對遠距離旅行猶豫不決,“我們要從讓他們到鄰近的國立公園遊玩做起”。此外,日本環境省今年還推出一項新舉措:在10個國立公園對電動汽車、新能源汽車提供免費停車服務。

非洲:物種多,也有管理漏洞

屬於東非大裂谷一部分的阿瓦什國家公園位於埃塞俄比亞阿法爾地區的南端,公園的南部邊界是阿瓦什河,這一自然保護區因此得名。阿瓦什河使這塊面積827平方公里、大部分海拔900米以上的自然保護區,成爲460多種鳥類以及合歡樹等各類動植物的天堂。而在肯尼亞,早在1949年,當地就建立了肯尼亞山國家公園,這個公園在1978年成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與生物圈規劃的一個生態保護區,1997年又入選世界遺產名錄。

給《環球時報》記者留下印象最深的,是肯尼亞的納庫魯湖國家公園。該公園距離肯尼亞首都內羅畢160公里,佔地面積188平方公里,是非洲大陸第一個爲保護鳥類而建的保護區,被譽爲“觀鳥天堂”。園中450種禽鳥中,最著名的當屬火烈鳥。《環球時報》記者站在湖邊,看到至少數萬只火烈鳥一起展翅騰飛的壯觀場景。歷史上,納庫魯湖國家公園一度棲息着多達200萬隻火烈鳥,形成環湖“粉紅花環”狀的浪漫奇觀。

除了火烈鳥,納庫魯湖國家公園中還可以看到花豹、長頸鹿、黑白疣猴、無爪水獺、巖狸、河馬、大羚羊、黑斑羚、瞪羚、非洲鬣狗等野生動物,同時還有疣豬、狒狒及其他哺乳動物,東部黑犀牛及南部白犀牛也引進到此區域。1960年,納庫魯湖連同附近草地、沼澤、樹林和山地被劃爲鳥類保護區,1968年正式闢爲國家公園,是非洲地區爲保護鳥類最早建立的國家公園之一。

非洲的國家公園頗有特色,不過也存在“軟件設施”欠缺等問題。《環球時報》記者在阿瓦什國家公園採訪時,在一條河流邊上看到正在曬太陽的鱷魚。記者在採訪中得知,平時這些鱷魚在遊客無法到達的深水區棲息,如今出現在淺水區,不知何故。可見當地在國家公園的管理上,明顯存在漏洞和安全上的隱患。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