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長江日報記者晉曉慧 見習記者王瑋琦

“以後一定再來,武漢魅力無窮呀。”10月16日至21日,百城百名網媒總編來到武漢,用雙眼探索、用雙腳丈量着這座城市,邂逅了武漢的山水人文、白天夜晚。21日離漢時,總編們意猶未盡,與武漢作出“未完待續”的約定。

■ “武漢很漂亮,處處夜色美”

回顧武漢這6天行程,諸多網媒總編都提到夜遊武漢的各種美好體驗。這幾天,網媒總編們夜晚相繼打卡了江漢路步行街、吉慶街、黎黃陂路、“知音號”、長江燈光秀、夜上黃鶴樓等夜遊項目。“武漢很漂亮,處處夜色美。”南京龍虎網朱妮說,“一座城市要想把遊客留下來,就需要發展夜經濟。”

“沉浸式氛圍營造,讓我們每個人都變成了‘劇中人’。”長江首部漂移式多維體驗劇《知音號》更是令網媒總編們直呼過癮。朱妮說:“長江上的旅遊資源很多,但整體規劃的、參與感和互動感極強的文旅項目很少。‘知音號’非常好地運用了長江資源。以這種形式品讀漢派文化,非常好。”濟南網運營總監楊秉鑫則收穫了滿滿幾屏照片:“不論是從科技、人文、歷史角度,還是從自然風光角度,武漢的夜色都給我很大的震撼。武漢的夜經濟值得濟南借鑑。”賦予了光與影、聲與畫,千古名樓黃鶴樓在夜色中將一代佳話“活化新生”,7年前曾踏訪過黃鶴樓的廣州大洋網副總經理劉凱非常驚訝:“黃鶴樓變化是巨大的,我真切感受到了武漢這座城市在快速發展。”

在傳統印象中,一個歷史街區是古老的、靜態的。夜色下,每棟樓都寫滿歷史的江漢路步行街給衡陽新聞網副站長陳琴帶來的感覺卻是青春的、創新的。網媒總編們在江漢路步行街漫步時,與市民和遊客一同走走停停。“與時尚相結合,珍貴的歷史場景也能在傳統中綻放出新意,讓人耳目一新。”夜晚的黎黃陂路街頭博物館則是輕鬆閒適且頗具文藝範的,街頭嘮嗑的老街坊們與咖啡館元氣滿滿的年輕人在這裏都能獲得夜晚時光的美好。湛江日報社全媒發佈中心副主任莫松萌稱讚黎黃陂路是他所踏訪過的城市中對老建築保護細節做得較好的一條街,而且很有煙火氣。

如何評價武漢之夜?“非常奇幻、非常美妙,好一個繽紛武漢夜。武漢是一個神奇的地方、多姿的地方。”安徽六安新聞網常務副總編吳煒這樣說。據瞭解,武漢目前已聯動全市24個夜遊區域和項目,推出了夜秀、夜遊、夜演、夜逛、夜讀、夜宴、夜娛、夜展、夜宿等九大產品和“璀璨奪目之長江夜遊”等10條夜遊精品線路。10月19日,文化和旅遊部正式公佈國家級夜間文化和旅遊消費集聚區名單,武漢市江漢路步行街、江漢朝宗風景區名列其中。越來越多遊客因“武漢之夜”留了下來。

■ “詩與遠方”都在家門口

武漢素有“江城”“百湖之市”美譽,水域面積佔市域面積的1/4,溼地面積佔市域面積的18.9%。東湖則是位於武漢城中的一顆“綠心”。抵達東湖風景區後,網媒總編們徜徉在綠水青山之中。空氣中帶着青草和桂花芳香,他們忍不住深呼吸了幾下。

中國城市新聞網媒聯盟會長鬍寶祥40年前來過東湖,40年間也時常來漢看過東湖。此次在碧潭觀魚景點清晰地看到成片“水下森林”,魚兒穿梭在水草中,另一側成羣的錦鯉生機盎然,他認爲“東湖生態治理效果非常明顯”。“無論在哪裏,治理湖水是一項大課題。我從水生物專家的介紹中瞭解到,東湖有關部門高度重視,專業人士在水質保護中通過科學研究作了系列探索,再加上大衆的自發守護,纔有瞭如今武漢‘綠心’的綠水青山。”粵傳媒副總經理文武軍則在考察東湖後感嘆:“我在東湖看到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現實寫照。”

無論是東湖聽濤景區的亭臺樓閣、湖光山色、歷史人文,還是東湖綠道的活力四射、沙灘浴場的悠閒舒適、水上帆船的時尚動感、磨山楚城的古韻悠悠,都令網媒總編們記憶深刻。尤其是在漫遊中遇到打着太極拳的市民、歡聲笑語的遊客,讓他們感受到身在東湖的人們幸福美好的生活情調。

“武漢市民很幸福,這座城市會‘呼吸’。”衡陽市石鼓區委融媒體中心副主任李文戀說,東湖讓人有一種想要慢下來的願望,長江江灘同樣是這座城市送給市民和遊客的生態寶地。據瞭解,武漢江灘公園長度超過70公里、面積超過780萬平方米,是亞洲最大的江灘公園。“一江一湖”承載着武漢人對水的情感,越來越多自然山水在合理規劃下成爲人們家門口的“詩與遠方”,賦予着這座城市“會呼吸”的能力。

■ 文明傳承3500年的城市正年輕

有着3500年建城史的武漢紅色底蘊深厚、紅色資源豐富。走進東湖之畔的東湖賓館毛澤東故居,大多數人都被現場所見所聞打動,眼眶溼潤。“一代偉人一生儉樸。聽着講解員的講述,我感觸很深。我希望更多人來到這裏,聽一聽毛主席在東湖的故事。”一位網媒總編這樣說。

在400多米長的武昌紅巷裏,網媒總編們在武漢革命博物館來了一場深度紅色之旅。上世紀30年代的一隻柳條箱、消失了60釐米的柺杖、沉穩古樸的紅色磚瓦……革命年代的歷史物件讓深圳新聞網副總編輯吳邦心潮澎湃:“武漢真的是紅色城市、英雄城市。我既是記者,也是黨員,來到這裏深有感觸,接受了寶貴的精神洗禮。”

“江城新名片、文青聚集點、網紅打卡地。”10月21日,網媒總編們走在武昌曇華林人文小鎮上,感嘆“武漢歷史文化呈現新穎”。他們徜徉在被稱爲“活的武漢近代史書”的曇華林中,無縫穿梭在歷史與現代縱橫之間,看的是文藝的年輕“調調”,更是訴不盡的歷史故事。

重慶市大足區融媒體中心龔果走在曇華林街區上,被中式、西式建築的歷史文化氣息迷住,也遇到了許多前來打卡、手持相機的大學生。當了解到2020年曇華林人文小鎮是第一批進入湖北省歷史文化小鎮名錄的歷史小鎮以及曇華林的歷史與文脈後,龔果感慨地說:“武漢是一座包容、開放的城市,在傳承歷史文化的過程中發揚精粹。歷史在這裏變成了‘網紅’,讓更多年輕人樂於探索和傳播。這是一件很好的事情。”龔果認爲,在開發融入文化的旅遊地域時,深度挖掘本土歷史文化內涵,才能讓一座城市更具魅力,而武漢正是這樣做的。

本版照片均由長江日報記者李永剛

何曉剛 詹松攝

責任編輯:梁斌 SF055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