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外匯局:本輪美聯儲貨幣政策調整不會改變人民幣匯率基本穩定的態勢

市場對於美聯儲減少購債的路徑已經有了充分的預期,短期內引發國際市場動盪的風險可控。

近期,美聯儲等海外央行不斷髮出貨幣政策轉向的信號,部分新興經濟體已經開始加息。此背景下,我國的跨境資本流動是否會加劇?外匯局準備採取哪些措施來應對?

對此,國家外匯管理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王春英22日在國新辦新聞發佈會上回應稱,中國的外匯市場抗風險能力比過去明顯增強,本輪美聯儲貨幣政策調整不會改變我國國際收支基本平衡的格局,也不會改變人民幣匯率基本穩定的態勢。得出這樣的結論,有以下幾個理由:

第一,市場對於美聯儲減少購債的路徑已經有了充分的預期,短期內引發國際市場動盪的風險可控。

今年下半年以來,美聯儲多次就減少購債和市場溝通,其貨幣政策調整節奏、力度與市場預期比較吻合。三季度以來(截至昨天),美元指數上漲了1.4%,十年期美債收益率上漲了0.2個百分點,道瓊斯工業指數平均指數上升3.2%,國際金融市場小幅波動、總體穩定。

另外,從過去的經驗來看,美聯儲資產負債表易擴難縮,而且疫情對全球的經濟活動可能產生深遠的影響,從當前美國財政赤字和金融市場估值來看,都處於歷史高位,市場普遍預計,美聯儲貨幣政策正常化進程是漸進的,對國際金融市場和我國外匯市場的影響也就會降低。

第二,新興經濟體自身的穩健性提升,對美聯儲貨幣政策調整的適應性有所增強。

這一輪美聯儲量化寬鬆貨幣政策持續時間比較短,但資金釋放量比較大。在這期間,資金直接流入到新興市場的並不多。根據國際金融協會的監測,去年4月份到今年9月份,除中國以外的新興經濟體證券市場資金的流入月均規模顯著低於2009年到2013年上一輪美聯儲量寬時期。

同時,近年來新興經濟體自身基本面顯著改善,如經常賬戶逆差佔GDP的比例收窄,外債增長減緩,而且外匯儲備是增長的。總體上抗外部風險能力增強。

第三,我國的宏觀基本面穩健,外匯市場日益成熟,對外負債結構不斷優化,抵禦外部衝擊的能力明顯增強。

從宏觀層面來看,中國經濟發展韌性持續顯現,主要宏觀經濟指標運行在合理區間,比較穩定;經常賬戶順差也是在均衡區間,內外部經濟平衡基礎穩固;同時,金融市場雙向開放穩步推進,跨境資金雙向均衡流動;人民幣匯率彈性不斷增強,有利於釋放升貶值壓力。

從微觀層面來看,外債結構不斷持續優化,在本輪美聯儲量寬時期,中國的外幣外債增幅不及2009年到2013年上一輪的一半。本幣外債增長主要是境外投資者來境內投資債券,其中長期債券比較多,穩定性比較高。同時融資性外債佔比從2014年末的79%降至2021年6月底的55%,而且融資性外債裏還有相當一部分與貿易相關,也就是貿易信貸,所以這類風險也相對較低。

總體來看,近年來中國外債穩定性比較高,負債率、償債率、債務率這些指標都在國際安全線以內。

王春英表示,這一輪美聯儲貨幣政策調整不會改變中國國際收支基本平衡的格局,也不會改變人民幣匯率基本穩定的態勢。當然,美國生產供給約束和需求回暖之間的矛盾難以快速消除,未來美國通脹也可能持續在高位徘徊,我們仍會高度關注這個問題,也會關注美聯儲加息步伐和有關的影響。外匯管理局將會保持政策的定力,堅持底線思維,統籌安全與發展,推進外匯領域改革開放,繼續保持人民幣匯率彈性,不斷完善外匯市場“宏觀審慎+微觀監管”兩位一體管理框架,同時,適時開展逆週期調節,切實維護外匯市場穩定。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