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大學+企業+協會,中國電競如何培養人才,大灣區走出新路 

2019年,人社部發布一批新職業名單,其中“電子競技運營師”和“電子競技員”兩個職業的首次“亮相”,讓電競職業教育逐漸進入公衆視野。

2021年2月,人社部正式頒佈“電子競技員”國家職業技能標準,進一步明確了電子競技員的職業定義、工作內容、技能要求等。

可以說,加速培養電競人才,已經是未來中國電競運動發展的風向標之一。

近日,廣東省電子競技運動協會、廣州體育學院、廣州趣丸網絡科技有限公司三方共同簽署“電競教育產業戰略合作協議”,成立大灣區首個產教協合作的電競人才培養基地。

國內電競過去幾年的迅猛發展有目共睹,而人才培養與行業發展的增速顯然不相匹配,這讓此番的三方合力顯得尤爲吸引眼球。藉着這個契機,澎湃新聞記者採訪了企業、學校和協會三方,聽聽他們對於電競產業發展、人才培養的理解。

爲什麼電競人才那麼少?

本次簽約儀式中,廣體休閒體育與管理學院院長王曉東正式對外公佈廣州體育學院將開設電子競技運動與管理專業,同時與趣丸網絡旗下TT電競揭牌“TT電競人才培養及實習基地”。

“人才缺口是必然的,其實現在俱樂部中的大半從業人員都沒有專業經驗,都是從其他學科和行業轉行過來的,很大程度上,之前的人才培養機制滿足不了行業發展的需求,以及廣大年輕人從事這個行業的熱情。”

趣丸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旗下TT電競的副總經理王運波直言不諱——在他看來,整個行業都面臨這樣的問題,而從全國範圍來看,除了上海,其他區域的人才儲備都相對滯後,大灣區作爲國內電競發展的一個重鎮,也感受到了壓力。 

“上海因爲賽事多、相關的從業公司多,有一定的人才儲備。其他地區的情況更加嚴峻,以我們俱樂部來說,應聘的人不少,但找到一個合適崗位的員工,往往需要半年時間,尤其是在行業中具備相當經驗、資源和人脈的人才更加不容易。”王運波告訴澎湃新聞記者。

電競人才緊缺,背後的原因是什麼?可以想見,作爲一個新興行業和產業,電競在大專院校長期沒有設立相關的專業科目,這直接導致沒有一個規範的人才輸入通道。對於很多有志於電競工作的年輕人,也找不到一個合適參與電競行業的機會。

與澎湃新聞記者的交流中,王運波也談到了中國電競過去留不住人才的一個原因。

“本世紀初電競剛剛在國內起步,最早的一批電競人完全是‘用愛在發電’,當時行業沒有穩定的資本注入、商業化手段也不強,從業者的日子都很艱苦,這個情況持續了相當長的時間,很多人都放棄了。”

“直到直播出現,更多賽事出現,整個行業纔開始真正走向商業化。但人才的培養需要時間,現在的年輕人學歷更高了,但是否具備專業素養、符合行業需要也是一個問題。”

大學和企業要“雙向輸送”

王運波認爲產教協結合是當下最行之有效的路徑——廣州體育學院開設電子競技運動與管理專業顯得恰逢其時。

廣體休閒體育與管理學院院長王曉東透露,廣州體育學院將成爲南方地區首個開設電競本科專業的公辦本科高校——

根據公示的申報材料,該專業將設置在休閒體育與管理學院下,計劃每年招收50人,5年內在校生達到200人。

事實上,廣體並非全國率先設立電競專業的院校。此前中國傳媒大學、上海體院等高等院校已經開設了相關專業,王曉東表示學校經過了深思熟慮,在條件允許並且目標清晰的情況下才着手推動。

學校考慮到電競是一個受市場驅動的行業,市場資源更加豐富,如何尋找到合適的合作伙伴是一個關鍵。

在這個問題上,TT電競無疑是一個最優選,作爲國內少有的擁有四大頂級電競聯賽戰隊名額(王者榮耀/英雄聯盟/英雄聯盟手遊/和平精英)的俱樂部,TT電競大量的行業資深人士和產業鏈資源能夠協助院校構建電競學科建設、人才實訓以及人才職業規劃。

王運波指出,電競行業的特殊性意味着絕不只是學校單方面向市場和企業輸送人才,而是一個“雙向輸送”——

行業內的高水平人才將幫助院校完成授課;俱樂部擁有的主場、組織和參與的賽事都可以吸納在校學生進行專業實踐,更好與行業接軌。

電競,也要實現健身功能

當然,除了爲辦學創造優質條件之外,廣體也強調辦學承載着更高的目標:不僅僅是滿足行業未來的人才需求,更希望能夠爲行業發展指出方向。    

王曉東更習慣於把“電競”稱爲“數字體育”,他坦言目前的電競項目存在健身功能不足的弱點,這也是電競受到一些質疑的關鍵。

他表示,廣體的電競學科希望能夠在提升電競健身功能方面有所貢獻,“數字體育之所以可以叫作體育,是因爲能夠承擔起健身的作用。在理論上能夠指出正確的方向,那麼高等院校設立電競學科纔有意義。”

按照王曉東的設想,廣體的電競專業除了幫助現有的電競項目培養人才外,會在研發上發力,類似模擬器賽車乃至足球、網球等體育項目的模擬都會成爲研發重點,一些非體育項目但能起到健身作用的電競遊戲產品也囊括其中——總之,要儘可能實現電競的健身功能。

王曉東認爲這是電競行業未來發展的一個重要領域,“現在我們說這個產業已經達到了1000億規模,如果解決了健身功能,我相信這個數字可以達到5000億。廠商也要不斷適應變化,據我所知,他們是抱有積極態度的。”

很顯然,此番大灣區產教協合作培養電競人才孕育着電競產業新的發展契機,接受澎湃新聞記者採訪的廣東省電競協會祕書長羅覺慧也表示——三方合力在爲企業和政府搭建好溝通橋樑、促進行業內的規範發展和標準化建設、推廣公益、傳遞正能量等方面都能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也爲行業和區域內產業發展開了一個好頭。

值得一提的是,大灣區地緣優勢也讓此次合作具有強大的輻射作用。

一直起來,廣東省電競和中國香港、中國澳門電競之間的交流就非常頻密。按照王運波的介紹,俱樂部一些員工甚至就來自於香港澳門,比如王者榮耀分部的經理就是香港城市大學的研究生。

隨着此番學科和人才培養基地的設立,未來不僅廣東本地的年輕人可以更好地追逐電競夢,香港、澳門的年輕人也將受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