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生豬養殖龍頭三季度虧損 行業面臨去產能之戰 

本報記者 蔣政 北京報道

生豬養殖的全行業情況,在上市豬企的三季報預告中得以體現。

根據溫氏股份、牧原股份、天邦股份正邦科技、新希望的公告顯示,五家上市龍頭企業在第三季度至少虧損200億元。其中牧原股份虧損超8億元,這是該公司近9個季度以來的首次虧損。

生豬價格持續走低以及飼料價格上升,是行業虧損的主要原因。根據農業農村部披露的信息,全國能繁母豬存量數據下降緩慢,整個生豬養殖行業去產能已悄然開始,但幅度十分有限。卓創資訊研報提到,未來一段時間生豬出欄量或將不斷增加,生豬價格易跌難漲,養殖虧損程度將繼續加深。

多位行業人士告訴《中國經營報》記者,需要重視各個企業的資金狀況。

散戶因自身抗壓能力較弱或面臨退出,而龍頭企業開始“閃轉騰挪”。牧原股份在10月19日發佈定增方案,通過非公開發行股票募集資金60億元用於補充流動資金。天邦股份則選擇剝離部分業務獲得流動資金“補貼”養豬業務。另有很多企業開始放慢擴張腳步,“儲糧過冬”。

行業虧損

10月15日,173 位機構投資者湧進了溫氏股份的電話會議當中。該公司在當天發佈三季度業績預告,預計虧損67.5億-72.5億元,比上年同期下降265.17%-277.40%。上述投資者正是因此而來,他們迫切關注該公司目前經營狀況和資金儲備情況等。

溫氏股份提到,受國內生豬價格大幅度連續下跌影響,養豬行業第三季度陷入全面虧損,加上飼料原料價格連續上漲、公司出欄肉豬包含較大比例外購苗育肥豬、處置低效能種豬等因素推高養豬成本,公司前三季度的肉豬養殖業務出現深度虧損。

溫氏股份肉豬第三季度綜合養殖成本約爲11元/斤,相較於該公司在9月份的毛豬銷售均價(6元/斤),每頭生豬虧損嚴重。

記者注意到,僅在第三季度,新希望預計虧損25.8億元-29.8億元;正邦科技預計虧損55.2億元-65.2億元;天邦股份預計虧損27.00億元-29.00億元。自繁自養模式下的牧原股份,同樣沒能扛住壓力,在第三季度虧損8.22億元。記者注意到,這是該公司近9個季度的首度虧損。

東方證券研報提到,外購仔豬養殖模式自今年 3 月份起已經進入虧損階段,自繁自養模式也從下半年起陷入虧損。截至 10 月 15 日,外購仔豬的養殖利潤爲-716.64 元/頭,同比減少1118.52 元/頭,自繁自養生豬的養殖利潤爲-601.05 元/頭,同比減少2408.37 元/頭。目前,生豬養殖虧損程度達到歷史最高水平。

多位生豬養殖戶對記者提到,生豬價格下跌以及飼料價格上漲,是全行業虧損的主要原因。豬易網監測數據顯示,10月16日標準體重生豬平均價格爲12.53元/公斤,較前一日豬價下跌0.24元/公斤,跌幅爲1.88%,較2020年同期29.83元/公斤下跌17.30元/公斤,跌幅爲58.00%。

這個價格基本無法覆蓋企業成本線。即便是具有優勢的牧原股份,在第三季度的養殖完全成本在15元/公斤。其他公司的成本可能更高。

上游的飼料價格上漲也在影響行業利潤。卓創諮詢報告提到,2014年至2018年生豬飼料均價爲2347.68元/噸,在2021年生豬價格不斷下降的情況下,飼料成本對盈利的影響增加。今年飼料均價保持在2900元/噸,處於近年來的最高值。

生豬價格下滑源於生豬供給充足。國家統計局在10月18日發佈的2021年前三季度國民經濟運行情況顯示,前三季度,我國生豬出欄49193萬頭,比上年同期增長35.9%。三季度末,生豬存欄43764萬頭,同比增長18.2%。其中,能繁殖母豬存欄4459萬頭,同比增長16.7%。

這是豬週期的典型特徵。在豬肉價格高企時,龍頭以及散戶紛紛擴張,導致供給增加,進而引發生豬價格下滑。當下正處於豬週期的下行週期,全行業都陷入虧損階段。搜豬網首席分析師馮永輝告訴記者,與此前不同的是,此輪豬週期還裹挾着豬瘟疫情以及新冠疫情防控,使其更加複雜化。很多企業以及機構都未能準確預判此輪行情。

一家全國性的種豬企業負責人對記者提到,因爲行情低迷,很多生豬養殖經營者都不再採購種豬,尤其是大集團早已停止了採購。

衆所周知,能繁母豬存欄數量決定了未來的生豬產能情況。農業農村部披露的數據顯示,全國能繁母豬存欄數量在9月份環比下降1.69%,較8月份0.9%跌幅更加明顯。

上市公司的產能出清在2021年初已經開始。國元證券研報指出,牧原股份、溫氏股份和新希望三家上市公司的生產性生物資產自2020年起有顯著的增長,而2021年開始即逐季度下降。從上市公司披露的9月生豬出欄均重來看,各大養殖企業環比繼續下降,其中最高的是天康生物,出欄均重136.75公斤/頭,環比下降4.88%;最低的是正邦科技,出欄均重109.9公斤/頭,環比下降8.93%。

“儲糧過冬”

此輪虧損在近些年較爲罕見。東方證券在研報中稱“生豬養殖板塊已經步入上市公司普遍出現單季度虧損的至暗時刻。”

在河南新鄉擁有一個年出欄500頭生豬養殖場的崔永強(化名),感受到了市場的殘酷。他提到,現在豬多喫一點飼料,自己就會多賠一點。他不得不淘汰一批母豬,主動地去產能。“前兩年賺的錢,現在又倒進去了,不知道還能扛多久。”他說。而這幾乎是中小規模養殖企業的現狀:縮減規模,用原始積累的資金硬扛虧損期。

大型龍頭企業的日子同樣難過。謀易智造首席顧問官王中曾告訴記者,很多企業之前都在擴產能,需警惕資金風險。

事實上,很多企業已經開始應對。牧原股份在10月19日發佈定增公告,計劃募資60億元,用於補充流動資金。具體來看,該公司擬非公開發行股票數量不超過149216612 股(含本數),全部由公司控股股東牧原集團以現金認購,募資總額不超過60億元。扣除發行費用後擬全部用於補充流動資金。

同時,該公司對於進展較慢的非必要在建工程暫停施工,對於建設進度快的工程實施一事一議。預計公司第四季度的投資性現金流支出低於第三季度,可能保持在月均 10 億元左右。

溫氏股份的動作更早。在今年4月份,該公司已經募集 92.97 億元可轉債資金;截至9月底,該公司庫存資金超 120 億元。溫氏股份提到,公司還有幾十億規模可隨時變現的財務性投資項目。同時,現階段基本停止新開工項目,在建項目能停則停、能緩則緩。

天邦股份則實時更新其資產出售動態。該公司在今年9月20日,向通威股份有限公司出售豬飼料子公司部分股權並進行長期飼料供應戰略合作,交易總額爲 1.91億元。截至10月16日,公司已經收到1.53億元。

該公司在回應投資者提問時表示,在資金方面,飼料板塊出售,有十幾億的現金流回流;在飼料方面,獲得了供應鏈融資;另外一些動保獸藥集中採購,延長資金支付的賬期;開展了融資租賃的業務,把已經建好的豬場進行置換;部分工程暫緩。

對於具備一定規模但未進入資本市場的養殖企業而言,日子更加艱難。王中告訴記者,他們大多都是無奈和暴力去產能。

“整個行業目前的產能已經減少,這爲後市奠定基礎。不過後面市場不會再出現前兩年的暴利行情。很多大企業的生產潛力均未釋放。”王中說。

 

責任編輯:梁斌 SF055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