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博物

還記得欒樹下黏黏糊糊的路面嗎?都是蚜蟲惹的禍!蚜蟲吸食樹木汁液,排出蜜露吸引螞蟻,不知道螞蟻有沒有吸引到,反正給人們添堵堵得夠嗆。

蚜蟲,植物的“蚊子”

禍害農林業和園藝業作物,還污染人居環境,作爲一種植食性害蟲,蚜蟲可謂是臭名昭著。

農民和園丁們可太討厭這些蚜蟲了,就像我們討厭蚊子一樣!

蚜蟲吸取植物汁液,和蚊子叮人,簡直就是複製粘貼。它們像素食的蚊子一樣從植物中吸取汁液,還傳播病毒,使作物面臨死亡風險。

這不就是植物的蚊子!?是不是立刻就能感同身受了!

是時候再放出來一遍,誰能想到上週辦公室還有蚊子

目前科學界已知的蚜蟲種類大約有5000種。它們分佈在北半球,大小從1到6毫米不等。

有些蚜蟲只可着一種植物嚯嚯,以單一植物爲食;而另一些蟲中饕餮,則根據季節更換食譜,還挺講究。

生孩子,和公蚜蟲有什麼關係

更可怕的是,它還繁殖力驚人!

在夏天的任何一塊農田裏,大豆蚜蟲的數量每週都幾乎能增加一倍,因爲每個成蟲每天約能產下9個後代!

大豆蚜蟲嚴重侵害大豆幼苗

圖片來源:CHRISTINA DIFONZO/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BUGWOOD.ORG

甚至有時都不需要蚜蟲爸爸出現。雌性蚜蟲能夠無性繁殖,不需要公蚜蟲,直接生孩子。

這得益於蚜蟲的胚胎可以由未受精的性細胞發育而成,也就是孤雌生殖。自然界中,水蟒和豹紋鯊也有類似的“處女分娩”現象。

儘管孤雌生殖十分普遍,但大多數蚜蟲的有性繁殖和無性繁殖過程都會進行。

剛出生,就已經“懷孕”了?

當秋天臨近的時候,雄性和雌性蚜蟲會交配產生受精卵。但是這些受精卵必須經歷過寒冷的冬季才能在春天孵化。

蚜蟲卵

讓人意想不到的是,這些新孵化的蚜蟲並不會像它們的父母那樣產卵或交配,而是直接通過孤雌生殖生下後代。

最詭異的一點是,小蚜蟲還在母親子宮裏孕育的時候,就已經開始發育自己的胚胎寶寶了。

換句話說,蚜蟲經常一出生就已經懷孕了。

真·套娃

根據科學家的說法,這種套娃懷孕的過程往往會重複10到30代,然後隨着天氣變冷,纔會再次進行有性生殖。

因此,一隻處於妊娠期的蚜蟲選擇有性還是無性繁殖是由環境決定的。隨着日照的減少和氣溫的下降,蚜蟲母親們纔會生下有性繁殖的後代。

這數量,麻了

轉換繁殖方式對於蚜蟲來說是個一箭雙鵰的好方法。

一方面,產下的受精卵會休眠數月,小蚜蟲在卵中安然無恙地度過難熬的冬天,提高了小蚜蟲在冬天的存活率

另一方面,當溫度回升時,蚜蟲開始孤雌生殖,使得蚜蟲數量迅速增加。對於平均壽命只有30天的蚜蟲來說,這種方式能快速壯大隊伍,非常有效。

你可以叫它們害蟲,但你必須尊重這種效率。

啊,這世界奇奇怪怪

非洲企鵝意外身亡 

酒精做標本減肥反增重

烏龜喫小鳥熒光蜂巢

飛行冠軍小鳥懂“外語”

左撇子松鼠叫憨憨的鳥

劍魚擊劍狗狗盯碗

古代染髮控制夢境

貓沒有狗忠誠伊甸園禁果

來源 | animals.howstuffworks

翻譯 | 康佳妮 

微信編輯 | 碎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