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教育部:“雙減”後體育老師嚴重不足,探索退役運動員兼職 

教育部10月26日召開新聞發佈會介紹2018年8月以來相關部門綜合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工作情況。

會上,有記者提問:請問,在“雙減”的背景下,體育總局在加強兒童青少年體育工作方面有哪些打算?

體育總局青少年體育司副司長姜慶國表示:在“雙減”背景下,剛纔登峯司長也介紹了,體育工作社會關注度越來越高,青少年參與體育鍛煉的熱情不斷提升,爲此總局黨組也高度重視此項工作,多次召開專題會議,研究此項工作。體育總局下一步要從幾個方面開展:

一是我們仍然要遵循“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深入貫徹落實好體教融合的相關文件,藉此機會也報告一下,“雙減”政策以後,我們昨天發佈了體育“十四五”規劃,很快也會發布青少年體育“十四五”規劃,我們也會把這項工作納入“十四五”青少年體育規劃。

二是繼續完善青少年體育賽事。剛纔我跟大家也報告了,我們每年開展的U系列賽事,各年齡段、各區域不同,國家級、省級、市級、縣級。五年來,我們已經組織了將近3700場比賽,參加人羣近1000萬人。通過這個U系列的賽事,我們也發現了一些好的苗子,比如在東京奧運會上奪金牌的全紅嬋、楊倩都是從這個渠道打通上來的。今年5月,我們跟教育部等幾個部委下發了“奔跑吧 少年”主題活動,這也是貫徹落實去年“9.22”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讓孩子們跑起來”的理念,所以我們開展了這項工作。截至目前,參加這項活動的青少年已經達到了200萬人次,預計在年底我們將會達到500萬人次。

三是針對在“雙減”的背景下,我們探索優秀的退役運動員到學校兼職體育老師的做法。剛纔登峯司長也介紹了,“雙減”背景下,我們的體育老師嚴重不足。舉一個例子,我們這次去支教,有一個學校,2600個孩子,只有2個體育老師,遠遠滿足不了學生的需求。怎麼辦?現在有些省市進行了一些探索,比如四川省組織一些優秀運動員,包括奧運冠軍、世界冠軍、亞運會冠軍,讓他們到學校兼職體育老師,採取了先上崗、後培訓的模式。這種模式現在看來,學校、家長、學生非常歡迎,因爲有些體育老師的專業化程度沒有我們這些運動員高,他們去培訓了以後,讓更多的孩子接受更加專業的訓練,而且方式方法比較準確。

四是在“雙減”的背景下,我們推行了社會體育俱樂部進校園。我們體教融合文件第5條當中也談到了,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讓優秀的體育俱樂部進校園。體育老師現在的壓力很大,每天要保證上好體育課,3點半以後提供課後服務,體育教師不夠怎麼辦?現在各地也探索了一些比較好的做法,比如我們去調研的時候,廣西桂林的榕湖小學,他們有20多個俱樂部進入了校園,比如乒乓球俱樂部使用學校免費提供的場地,家長出很少的錢就可以讓孩子得到專業的訓練,所以也非常深受家長和孩子們的喜歡。

我們體育總局主要通過以上措施,在“雙減”背景下來做好青少年體育工作。最後總結一句話,通過我們體育工作者的努力,真正讓孩子在運動當中享受樂趣、增強體質、健全人格、錘鍊意志,也希望每個青少年都有一雙明亮的眼睛。謝謝大家。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