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正與長三角一起拔節生長。

一條以高速公路編號命名的“走廊”,猶如一條聚光帶,將安徽三市和滬蘇浙其他六座城市一一點亮。

G60科創走廊如今已成爲了長三角一體化的代名詞,亦是區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動力源。

2016年G60科創走廊發展戰略啓動。短短兩年,戰略兩度升級,經歷了從1.0版到2.0版再到如今3.0升級版的“三級跳”。這個原先屬於上海松江的區級發展戰略擴大覆蓋到長三角九城市,並且升級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國家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

2018年,以滬蘇湖高鐵建設爲契機,G60科創走廊從“高速公路時代的2.0版”邁向了“高鐵時代的3.0版”,成員城市也擴容到9個。也是從那時起,安徽省的合肥、蕪湖、宣城三市一同成爲了G60這個“科創朋友圈”的新“羣友”。

長三角G60科創走廊官網 圖

今年是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上升爲國家戰略三週年。作爲落實國家戰略的重要平臺,外界也將G60科創走廊建設作爲觀察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重要窗口。這其中,作爲長三角“插班生”的安徽,該如何憑藉科技創新的後發優勢借梯登高、換道領跑,其表現令人期待。

近日,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跟隨安徽省委網信辦主辦的“喜迎黨代會 皖美這五年”網絡主題活動走進合肥、蕪湖、宣城等地,見證G60科創走廊安徽段的建設成果,感受國家戰略助推下安徽加速融入長三角矩陣的步伐。合作園區爲發展注入新動能

從上海張江到安徽合肥,長三角東、西兩翼的兩大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遙相呼應。作爲新晉萬億俱樂部城市,創新已然成爲合肥最鮮明的城市特徵。成功培育的多個千億級產業集羣,多家“風口行業”的龍頭企業在廬州大地茁壯成長。合肥正以主角的姿態積極作爲,爲G60這個“科創朋友圈”增光添彩。

合肥近年來快速發展的實踐證明,內部埋頭科創與外部資源互通同樣重要。談到協作,產業合作示範園區建設便是推動G60科創走廊區域產業協同合作的重要抓手。

2019年3月,長三角G60科創走廊首個掛牌成立的產業合作示範園區落戶合肥物聯網科技產業園,G60科創走廊跨地域協同創新自此開啓了新篇章。

同年10月,長三角G60科創走廊環境產業合作示範園區正式落戶合肥蜀山經開區。科創走廊的九座城市在此聚力打造服務於長三角地區的環境產業高地,建設“中國環境谷”。

合肥蜀山經開區相關負責人介紹,近年來,“中國環境谷”以“G60環境產業示範園區”爲引領,立足環境產業高端化、集成化發展,已集聚了環境領域重點企業145家。爲用好合作園區這一平臺,園區還對標長三角環境產業先發城市,取長補短,通過搭建學術交流平臺、招大引強,不斷做優做全環境產業鏈。“2020年營收超百億元,預計2021年全年營收可突破200億元。”

蜀山“中國環境谷” @合肥發佈 圖

如今在合肥,G60科創走廊的科技協作有了更多的載體空間。2021年合肥市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在推動長三角一體化過程中,將推進G60科創走廊建設,提速發展蜀山環境科學、廬陽金融科技、瑤海物聯網、肥西生物醫藥等合作園區,高水平打造包河合杭夢想小鎮、肥東長臨河科創小鎮。融入“朋友圈”,擁抱一體化

今年,蕪湖市發改委總經濟師王銘華被安徽省委組織部選派到上海市松江區科創發展辦掛職。松江區科創發展辦與G60聯席辦合署辦公,作爲成員城市的代表,王銘華也成爲了長三角G60科創走廊聯席會議辦公室金融商務組的一員。

“來到G60聯席辦,我就不僅僅是爲蕪湖做事,更多地是站在全局的角度爲九個成員城市服務。”王銘華告訴澎湃新聞,所謂“聯席”並非僅僅是通過開會去形成一些備忘錄和文件。G60聯席辦實行的是扁平化管理,來自不同城市的派駐幹部被分配到五個不同的組。在這裏,工作任務具體而細緻,大家帶着各自城市的需求和期待而來,共同爲一體化探路。

“科創要圍繞產業化,緊盯頭部企業,解決產業鏈卡脖子問題。”王銘華和來自其他城市的幹部一起,一方面緊扣國家產業發展需要解決卡脖子問題,另一方面他們也在努力圍繞各自城市的發展所需尋找和嫁接相關要素。

今年3月,蕪湖市在安徽全省率先出臺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三年行動計劃,通過企業數字化、智能化改造,推動“蕪湖製造”邁向“蕪湖智造”。

藍圖已然清晰。接下來,如何讓傳統企業建立對工業互聯網的準確認知,從而激發企業的積極性,成爲了蕪湖市有關部門思考的問題。

蜀山“中國環境谷” @合肥發佈 圖

在G60聯席辦的組織下,今年4月,“G60科創走廊工業互聯網九城巡講”首站便來到了蕪湖,主辦方邀請了來自海爾數字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海爾工業智能研究院等機構的專家,針對蕪湖的產業發展特點,分別以“工業互聯網”、“汽車行業工業互聯網”、“智能製造”爲主題,通過理論融合實踐的教學方式,對相關企業的負責人進行授課,幫助廣大企業家提升工業互聯網理論水平,加快企業運用工業互聯網進行數字化轉型的步伐。

培訓受到了當地企業管理者的歡迎和關注,一批行業龍頭企業率先擁抱工業互聯網浪潮。奇瑞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入選國家級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工程項目、三隻松鼠股份有限公司等10家企業獲批國家級工業互聯網試點示範項目……圍繞車間、企業、產業鏈、供應鏈構建工業互聯網,開展多場景、全鏈條、多層次的應用模式創新,引領帶動中小企業數字轉型。

“江浙滬的幹部抓落實的能力強,日常對接的優質要素非常豐富,視野也因此更加開闊。”在G60聯席辦掛職的經歷讓王銘華意識到,蕪湖必須搶抓G60科創走廊的戰略機遇,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長三角地區經濟合作,實現高質量發展。做大共贏蛋糕

G60科創走廊已擁有六座萬億級城市。在他們面前,宣城顯然還是個小學生。

2018年6月,G60科創走廊第一次聯席會議正式發佈G60科創走廊3.0版,宣城正式躋身G60科創走廊高端“俱樂部”。

“入羣”之初,不乏一些質疑的聲音。人們不禁發問:爲何G60的“科創朋友圈”要帶上經濟總量和人均水平都與其他成員存在不小差距的宣城?

然而作爲長三角的幾何中心,宣城是安徽唯一與蘇浙兩省交界的地級市,更是東部向中部地區產業轉移、經濟輻射的必然通道,長三角一體化向縱深發展,自然無法忽略這裏。

10月中旬的一天,澎湃新聞記者走進了位於宣城經開區內的安徽益佳通電池有限公司。這家成立於2016年1月的公司主要從事工業車輛、新能源船舶、5G儲能基站的專用鋰離子電池的研發、生產及銷售,是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同時也是G60科創走廊新能源產業聯盟理事長單位。2020年企業實現產值3.18億元,今年前9個月產值已接近4億。

“G60科創走廊爲我們提供了一個很好的要素對接平臺,企業可以很便捷地獲得人才、資本、技術的支持。”安徽益佳通電池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楊雲求告訴澎湃新聞,G60新能源產業聯盟廣泛聯合上海、杭州等成員城市的企業和科研院所,進一步推動新能源產業的協同創新,加快新能源領域科技成果孵化和產業集聚。在技術攻堅、構建全產業鏈和技術、產業與應用交流平臺等方面推出了多項舉措。

安徽益佳通電池有限公司生產線 中安在線 圖

“今年預計產值能達到6個億,明年我們的目標是達到10個億元。”隨着新能源產業迎來“黃金窗口期”,益佳通公司所堅持的差異化發展定位也得到了市場的認可,楊雲求對企業未來的發展充滿信心。

2020年8月,G60科創走廊宣城(上海)科創中心、人才大廈項目落戶上海臨港松江科技城。

“研發孵化在上海,成果轉化在宣城。”宣城市科技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相比傳統要素單向流通的科創飛地模式,科創中心利用了長三角G60科創走廊九城市既有產業鏈資源進行協同孵化、技術攻關,構建真正體現科創+產業一體化的跨區域合作新模式。

宣城市也以此爲契機,積極融入G60九城市產業分工體系,努力做大共贏的蛋糕。

不斷深入的長三角一體化,給了安徽直面差距的機會,也帶來了奮起而追的動力。依託G60科創走廊的架起的橋樑,安徽以科創爲引擎闖出了一條符合自身規律的高質量發展之路,創造了一系列令先發地區都爲之矚目的成果。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