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10月26日讯(记者 吴佳潼)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6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署长罗照辉介绍,迄今,中国已向160多个国家提供了各种类型的援助,包括实施数千个成套和物资援助项目,开展了上万个技术合作和人力资源开发项目,为发展中国家培训了各类人员40多万人次。与此同时,中国也收获了国际社会的高度赞誉和倾情相助。在今年联合国人权理事会上,西方借涉疆、涉港等问题对我国进行无端的攻击,90多个国家仗义执言。

2020年,我国向150个国家和13个国际组织提供了防护服、口罩、呼吸机等大批防疫物资。今年以来,我国已经向106个国家和4个国际组织提供了超过15亿剂疫苗,为防控疫情、引领抗疫合作发挥了重要作用。这是我国援外事业“今天”的一道彩虹和光荣。

10月26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就我国抗疫援助及国际发展合作举行发布会。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署长罗照辉介绍相关情况。中国网 杨楠 摄

罗照辉指出,我国援外事业从1950年到今天,已经走过了71年的光辉历程,承载着浓浓的情谊,结出累累的硕果。从坦赞铁路到喀喇昆仑公路,从杂交水稻到菌草种植,从青蒿素到新冠疫苗,都是“中国援助”的靓丽名片和见证。大家看到疫苗援助包装上的“China Aid”,就是中国的名片。援外工作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的辉煌篇章。在层出不穷的全球性挑战和灾难面前,“中国援助”也从来没有缺席。中国援助的重点是疫苗和抗疫物资,常规援助也没有停止,特别是涉及国外民生的项目。

“我国援外量力而行、尽力而为,取得政治、外交、经济、社会多重效益,在中华民族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过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罗照辉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