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爲全球集裝箱製造龍頭,中集集團(000039)繼續受益於集運行業高景氣度的蔓延。最新披露的季報顯示,今年第三季度單季度淨利潤達到45億元,超過上半年盈利總和。值得注意的是,“中遠系”旗下上市公司中遠海發在第三季度再度增持中集集團,而河南本土私募、中金公司則開始減持。

第三季度平均日賺5000萬

今年1-9月,中集集團實現營業收入1182.42億元,同比上年增長約86%,;歸屬於母公司股東及其他權益持有者的淨利潤爲87.99億元,同比增長約12倍;均創下歷史最高紀錄。基本每股收益爲2.4056元。

其中,第三季度中集集團實現淨利潤45億元,同比增長約4倍,貢獻了今年前三季度超過一半盈利,也相當於公司在第三季度日均淨賺約5000萬元;另外,第三季度公司扣非後淨利潤同比增長約9倍,相比第二季度淨利潤同比增速約6倍,盈利增速繼續提升。

在全球商品貿易強勁增長,以及疫情下全球港口和供應鏈的擁堵常態,使得集運市場艙位及用箱緊張持續,同時受持續旺盛的集裝箱需求以及大宗商品上漲導致原材料價格攀升等因素的影響,新箱箱價也有所提升。今年前三季度,中集集團集裝箱製造業務營業收入同比實現大幅提升,其中乾貨集裝箱累計銷量190.85萬TEU,同比增長約2倍,冷藏箱累計銷量13萬TEU,同比增長約5成。

中集集團在加碼貨運價值更高的冷藏集裝箱業務。9月底,公司披露擬斥資10.8億美元購買A.P.穆勒-馬士基集團旗下的馬士基集裝箱工業。據介紹,標的公司掌握製造及銷售海運冷機的重要技術及技能,通過收購中集集團將能夠掌握海運冷機的核心技術。目前交易尚在進行。

在過往虧損項目的海洋工程業務也得到改善,今年前三季度新增生效訂單12.71億美元,累計持有在手訂單價值18.17億美金,相比去年同期大幅增長。其中,海上風電及清潔能源訂單達到3.73億美金,規模逼近油氣生產平臺訂單。

拓展白酒釀造裝備市場

今年來,中集集團旗下業務板塊分拆上市持續推進。7月8日,中集車輛正式登陸A股創業板,空港、消防板塊業務承擔主體中集天達也向創業板提交了申請材料,並在9月28日收到受理通知。

從運營情況來看,中集車輛今年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225.6億元,同比增長超20%,但淨利潤7.86億元,同比下降約9%。其中,半掛車業務國內外分化:國內市場受房地產行業溫和下行及大宗商品漲價等影響,疊加牽引車銷量受7月機動車“國六”標準生效施行影響承壓,半掛車國內市場第三季度需求減弱;相比,國外市場受益於進出口貨物運輸需求持續釋放,半掛車訂單激增,同時集團加大在海外產能的佈局,期內銷量與收入齊升。

相比,中集集團能源、化工及液態食品業務收入大幅增長。截至9月底,主要經營主體中集安瑞科的收入大幅增長,在手訂單約124.8億元。7月,中集安瑞科斥資5.29億元收購了長江岸線船塢及碼頭等稀缺資源,拓展水上清潔能源裝備製造及工程領域的規模。

氫能方面,中集安瑞科承建了河北省首個油氣氫合建站,其加註規模和能源綜合服務能力均處於領先地位。另外,中集安瑞科也在探索白酒等烈酒釀造和蒸餾設備領域市場。9月初,中集安瑞科中標水井坊白酒項目,訂單金額超過1億元;中集安瑞科還承建了亞洲最大烈酒廠邛崍巴克斯項目伏特加生產線。

中遠系減持北上資金增持

中集集團前十大股東中,中遠系股東在第三季度繼續騰挪持股。一方面,作爲原上市公司重要股東,中遠集裝箱工業進一步退出,持股比例降至2.29%;另一方面,第二季度挺入中集集團第八大股東的中遠海發,在第三季度已增持至1.61%,整體持股比例再度下降。

中遠海發系中國遠洋海運集團旗下主要從事船舶、集裝箱租賃等服務平臺,以及集裝箱製造業務,其集裝箱租賃業務規模爲世界第二,集裝箱製造業務產能位居行業前列,並且中遠海發也在積極推進集裝箱製造資產整合,日前斥資近36億元完成收購四家寰宇公司全部股權。

河南本土私募機構河南伊洛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則在第三季對中集集團持股調倉,其中,君行4號私募基金減持了約0.11%,合計持股比例降至2.74%。另外,中金公司少量減持,而北上資金通過陸股通增持至1.56%。

從市場表現來看,第三季度以來中集集團股價波動加大,截至最新收盤累計下跌1.73%。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