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認爲,在投資機構對於能源領域投資風格轉向的背景下,化石能源企業自身將向新能源領域轉型,新能源領域也將爲私營部門提供更多投資機會。

全球碳中和政策逐步推進,這會讓化石能源資產在市場上徹底“失寵”嗎?

歐洲第二大養老基金荷蘭養老基金(ABP)日前表示,將停止投資化石能源(石油、天然氣和煤炭)生產商,並計劃於2023年初拋售150億歐元——約佔基金總規模3%的化石能源資產。

此後,ABP將把投資目標轉向電力、汽車和航空等能源下游行業,並將向新能源領域注入40億歐元,用於新能源技術、數字化技術的研發和投資。

ABP首席執行官沃特曼(Corien Wortmann)表示,ABP投資方向的轉變,反映了公司對於投資回報、風險把控和可持續性標準等方面的投資理念。公司的目標是,始終爲宜居世界的參與者提供養老資金。

羅蘭貝格全球管理委員會聯席總裁戴璞(Denis Depoux)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採訪時表示,目前歐洲能源結構逐步調整,能源密集型的產業退出歐洲,能源效率高的行業得以保留,這對投資機構的投資帶來一定影響。

戴璞認爲,在投資機構對於能源領域投資風格轉向的背景下,化石能源企業自身將向新能源領域轉型,新能源領域也將爲私營部門提供更多投資機會。

投資化石能源風險變大?

ABP的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底,該基金掌管約5000億歐元資產,規模位居歐洲第二,僅次於挪威政府全球養老基金(GPFG)。在大類資產方面,該基金分別配置了38.0%、33.1%和8.9%比例的固收類、股票和不動產資產。

ABP此番表態意味着,該公司對化石能源資產投資態度發生重大轉向。此前,ABP曾聲稱:“退出化石燃料投資不是解決全球變暖的辦法。”

沃特曼表示,ABP投資態度之所以發生轉向,是因爲意識到了全球變暖帶來的緊迫性。聯合國領導的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的報告稱,在最具雄心的低排放情景下,全球升溫預計在本世紀30年代達到1.5攝氏度,隨後將超出溫控目標到1.6攝氏度,並在本世紀末回落到1.4攝氏度。

在環境組織Stand.earth氣候融資總監理布魯克斯(Richard Brooks)看來,除環境因素外,買方資金拋售化石能源資產,投資回報率也是其重要考量。

戴璞告訴第一財經記者,歐洲等地區減排目標逐步提高,這將影響化石能源企業的生產經營,尤其是給高排放、高能耗企業帶來巨大財務壓力。在碳交易市場逐步完善的背景下,化石能源排放成本上升,利潤下降,甚至出現虧損,有可能使其財務狀況惡化、提高違約率。

國際可再生能源署(IERNA)則警告稱,隨着可再生能源發電綜合成本不斷降低,化石能源領域可能將出現大量潛在擱淺資產。能源領域擁有全球最大的建成資產基礎設施,建設成本高達25萬億美元。若以現在的減排目標估算,截至2050年,全球預計將有10萬億美元的資產擱淺。

彭博新能源財經(BNEF)則認爲,監管部門可能提高棕色資產(即污染性和高碳資產)的風險權重,銀行對這些企業融資的預防性收緊,將提高高碳企業的融資成本。這將影響該領域內企業的估值,並進一步給有權益關係或債務關係的相關方帶來資金壓力。目前,已有30餘家全球性銀行和保險機構宣佈將停止爲煤電項目提供融資和保險服務。

會引發跟風效應嗎?

ABP表示,加速剝離化石能源資產有益於全球減排。但一些投資者對於這一觀點表示質疑。彭博社援引分析觀點稱,單純地出售化石能源股票不會影響化石燃料的需求或使用,實際上可能只是改變持有化石能源股票的投資組合,無法實現促進化石能源企業主動降低排放的目的。

對此,法國大型石油企業道達爾中國區總裁趙偉良近日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採訪時表示,在碳交易機制逐步完善的背景下,傳統能源企業已主動或被動地開啓轉型進程。

他稱,在碳交易市場,政府已爲氣體排放定價,今天的價格本身成了物品的價值。只要定價正確,公司等私有部門很容易進來參與交易。美國洲際交易所(ICE)的數據顯示,歐盟碳價已從年初剛過30歐元/噸,漲至目前的60歐元/噸左右。這意味着企業的碳排放要越來越多地付出實際成本,企業需要儘快加強減排技術方面的佈局。

值得注意的是,ABP剝離化石能源資產,僅是資本市場拋售化石能源資產、轉向新能源資產的一個縮影。大型資產管理機構富達國際表示,將在2050年前實現投資組合的淨零碳排放;貝萊德則推出全球最大的氣候變化主題ETF;歐洲則席捲了一股新能源企業IPO浪潮:沃爾沃、充電樁企業Pod Point、電池企業Ebusco已經或將於近日上市。

那麼,ABP對於能源領域的投資轉向,是否會引發跟風效應,金融市場對於能源產業的投資將迎來何種變化?

對此,戴璞認爲,雖然化石能源資產在投資組合中的權重下降,但這可能會促進化石能源企業自身向新能源領域轉型。 目前,越來越多的化石能源企業已感到了低碳和綠色轉型的重要性,在碳交易機制、碳稅以及可能推出的碳邊境調節稅機制下,企業減排已政策驅動轉向商業模式戰略轉型驅動。同時,下游產業及供應鏈也將發生變化,整個供應鏈都會向低碳需求轉變。

對於投資機構是否會向新能源領域投資轉向,戴璞認爲,從政府公共部門來說,基礎設施、提供資金是其重點發力的領域,比如超高壓輸電網絡、太陽能、光伏等。對於私營部門來說,參與賦能型的基礎設施可能是其參與能源轉型的途徑。如果以現在的減排目標來看,更多的投資機會可能將出現在交通和出行等領域,這可能將影響投資機構的投資決策。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