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三大产业支撑乡村振兴产业规模,就近兼业提高农民非农收入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李莎 北京报道 “乡村要实现现代化,而不是去追求城市化,城乡的差距要缩小,但是城乡的差异要彰显出来。”10月25日,在国新办举行的《关于推动城乡建设绿色发展的意见》发布会上,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总经济师杨保军在介绍乡村建设行动时如是强调。

与城市相比,乡村有其特殊性。10月26日,在以“产业赋能 乡村振兴”为主题的“2021年乡村振兴高峰论坛”上,专家们就乡村振兴、产业振兴、农民增收等话题发表看法。

三农包括农业、农村和农民,乡村振兴不仅是产业振兴,也不仅是农村发展。中国乡村振兴50人论坛成员、国家乡村振兴局原规划财务司司长任铁民指出,乡村振兴其实是一群特殊的人和一个特定的地区的发展问题。

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和生活富裕是乡村振兴的五大任务,其中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中国扶贫开发协会会长袁文先指出,产业兴旺,乡村振兴才可能有保障,才有可能持续发展,离开产业,乡村振兴可能无从谈起。

乡村振兴是现代化建设主战场

任铁民表示,乡村振兴是现代化建设的主战场,也是困难和潜力所在。任铁民指出,不管从人口规模还是从乡村地域面积、或者提供粮食安全保障、生态安全保障等来看,乡村振兴都是现代化的“大头”所在。

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原主任、华中农业大学乡村振兴研究院院长宋洪远梳理了乡村振兴三个重要时间节点的主要目标,第一,到2020年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第二,到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突破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第三,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

宋洪远表示,推进乡村振兴有四个重大举措,一要强化乡村振兴制度供给,亦即用改革促振兴;二要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三要强化乡村振兴投入保障,财政优先保障,金融重点倾斜,社会集体参与;四要强化乡村振兴党的领导。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资深研究员党国英提出一个政策导向:连续100平方公里以上的区域,如果人口总规模小于3万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一定要慎重,要将生态保护作为重点;连续100平方公里以内的区域,如果人口大于3万人,就是乡村振兴要大力去抓的区域,但是重点是搞好市政建设。

把产业链主体留在县域

“实践表明,引领乡村产业振兴,必须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原农业部常务副部长、农业农村部乡村振兴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尹成杰表示。

党国英认为,乡村产业有八大类别,其中农业产业、农业产业链相关产业、与农村人口以及农业产业链的规模有关系的旁侧产业共占农村产业的80%左右。“真正让农村产业规模壮大的是这三个产业类别,其重要到足以支撑乡村振兴的产业规模。”但现在我国很多农业产业链很多的产业环节上浮在城市,没有下沉到市政(即农民兼业的地点)。

具体到实践中,如何做好农村产业振兴,让产业兴旺起来,是乡村振兴的工作重点也是工作难点。袁文先认为,产业振兴、产业兴旺主要体现在实现种养殖的振兴、形成产业集群、产业产品市场化、增加贷款扶植力度、涉农服务规范化等方面。

尹成杰指出,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是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推进县域城镇化,特别是推进县域城乡融合的重要支撑。只有县域城乡融合,才能真正把推进乡村振兴的任务落实到基层。

“要推进县域的城乡融合,关键是促进产业发展,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尹成杰说,要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打造农业的全产业链,加快推进特色产业的发展,最重要的是强调把产业链的主体留在县域,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带动农村发展,带动农民致富,带动乡村振兴。“所以促进乡村全面振兴,必须把现代乡村产业体系建立起来。”

就近兼业提高农民收入

“如果人都跑光了,产业是没法振兴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讲,留住人比产业还重要。”任铁民认为,乡村振兴核心的问题是“怎么留住人”,因而要重视农村的教育、医疗、数字化、智能化、交通物流,以及未来产业格局。

“乡村振兴不仅仅是农业问题,非农就业非常重要,其中本地的非农就业更加重要。” 任铁民说。

“兼业是提高农民收入的重要方法。”党国英认为,要重视农民收入是否能得到提高,要解决如何把农民收入差距补上的问题。

在调查中党国英发现,小农户在农闲时间获得收入的可能性非常小,专业农户在农闲时间获得收入可能性比较大。“农业越是专业化、规模化、现代化,农户越需要兼业。”从一些发达国家经验看,主要劳动力是在农场附近兼业。“我们国家经济总规模是100万亿元,国家就近兼业需求有64万亿元,也就是说如果镇以下经济规模达到64万亿元水平,农户的收入水平有可能和城市居民差不多。”

党国英以美国为例,分享了四个决定美国农民收入略高于城市居民收入水平的条件。

第一,农户兼业一定是就近兼业。我国语境下的打工脱离了农村,是“农村转移劳动力”,而党国英说的兼业要求农户家庭农场离兼业的地点不能太远。

第二,就近兼业需要产业。“农业产业链的总价值大体是地头农业创造价值的10倍左右,如果产业链的价值大部分下沉到市政,仍可能是农业增加值的数倍。”党国英表示。

第三,承载农业产业链经济活动的组织,最好是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民的专业合作社可以和农民签订长期的兼业合同,农民作为专业合作社的社员,在专业合作社当中兼业,取得地头农业之外的收入。

第四,乡村人口要数倍于农业人口。党国英指出,农业产业链的价值与农业价值的比例跟乡村人口与乡村的农业人口的比例有关系,乡村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不够大,兼业的机会就少。

党国英认为,虽然我国农户收入中非农业收入占比越来越大,农业收入占比越来越小,但与美国相比,我国的上述四个条件仍不充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