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嶼山醫院香港感染控制中心全景。中國建築國際集團供圖

中國網香港10月28日訊(記者戚易斌)10月27日,參加“時代精神耀香江”之大國建造系列活動的採訪團來到位於香港亞洲國際博覽館旁的北大嶼山醫院香港感染控制中心參觀訪問,深入瞭解這一中央援港抗疫的重大項目。

2020年7月底,第三波新冠肺炎疫情在香港肆虐。中央政府爲幫助香港抗擊疫情,接受特區政府請求,緊急支援香港。其中香港臨時醫院(現定名爲北大嶼山醫院香港感染控制中心)項目是中央支援香港三大抗疫項目中的重要一項,具體由深圳市政府負責實施,中國建築國際集團負責承建。

北大嶼山醫院香港感染控制中心病房大樓。中國網 戚易斌 攝

醫院佔地面積約3萬平方米,建築面積約4.4萬平方米,含6個病房大樓、1個醫療中心及配套設施等,可提供136間病房、816張負壓隔離病牀。項目於今年1月20日竣工移交,2月下旬正式啓用,使香港公立醫院一線負壓病牀數增加75%,公立醫院核酸測試能力提升10%-15%,大大舒緩了香港醫療系統壓力,進一步提升了香港應對疫情的能力。

“一般在香港興建同等規模的醫院需要三至四年時間,而此項目在兩地政府的全力支持及項目團隊的奮鬥下,僅用時四個月建成,且滿足香港永久建築標準,堪稱奇蹟。”香港臨時醫院項目具體負責人之一、中建國際醫療公司總經理張毅說,“這不是一個常規項目,而是一場與時間賽跑的戰鬥,更是一項崇高使命。”

張毅表示,爲確保項目按時交付,建設團隊實行7天*24小時開工制,現場累計開工人數逾24萬人次,高峯期每日逾4000人開工。中建下屬的工廠專門擴建廠房,後移其他生產任務,優先生產項目所需組件。公司同時在全球近20個國家和地區火速採購,直接空運緊急材料及設備,運輸量超4萬車次。

北大嶼山醫院香港感染控制中心病房區內部。中國建築國際集團供圖

項目建設過程中,香港特區政府各部門及相關機構給予了最大幫助。發展局全面統籌項目,建築署監督管理,醫管局等積極配合。病房單元從內地運來,海關提供方便,香港警方派出警車開道。深圳市政府也成立專班,全程跟進協調。在這一特殊工程上,“中央支援、香港標準、深圳速度、央企擔當”得到了生動體現,“一國兩制”的巨大優勢和強大生命力也得以充分彰顯。

“快速滿足醫療設施建造的迫切需求,還離不開技術創新。”張毅介紹,這家防護標準最高的醫院,同時也是最好的“智慧工程”。它是香港第一家運用組裝合成建造(MiC)技術建造負壓隔離病房的醫院,充分應用了全過程BIM、VR、AR、MES、IoT、3D激光掃描、信息化可視平臺及智慧工地系統等智慧建造技術,不僅用於指導建造施工、輔助設計優化、協助後期運維,同時建立起互聯協同、智能生產、科學管理的施工項目信息化、數字化、智能化生態圈,實現項目智慧管理。

此外,智慧施工系統也給防控疫情帶來極大幫助。工人佩戴的安全帽均可直接連入智慧工地系統,項目指揮部可通過工人動態管理系統實時瞭解每個工人的動態、接觸者,排除安全隱患。在整個建設過程中,項目成功實現了零感染的防疫目標。

“這個工程真的是做一次,記一輩子!”全程參與援建項目的香港特區政府建築署署長何永賢向記者感嘆,“這麼艱鉅的一項任務,如果沒有中央的支持、深圳的協助和中國企業的努力付出,是不可能完成的。真的非常感謝有如此龐大的力量支持香港渡過難關。”

如今,香港疫情仍未完全結束,凝結着中央的關心關愛和內地民衆深厚情誼的北大嶼山醫院香港感染控制中心,正在繼續發揮其築牢香港防疫後盾的巨大作用,默默講述着兩地齊心抗疫、命運與共的動人故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