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聯社(北京,記者 姜樊)訊,剛剛,工行此前被推遲的近百億規模的個人住房抵押貸款資產支持證券(RMBS)重啓。根據中國債券信息網的消息顯示,這單RMBS發行期將推遲到11月9日,較原定計劃的10月28日推遲近半月。而此前建行被推遲的RMBS目前暫無重啓發行的公告。

有知情人士對財聯社記者表示,此次兩家大行的RMBS被推遲,主要是源於監管的窗口指導。今年以來,RMBS增量較快,而銀行個人住房貸款今年下半年以來基本處於停滯狀態,因此監管希望RMBS規模增長放緩,同時也可讓銀行表內貸款數據好一些。但此次再度開閘,不意味着房貸政策出現變化。

根據財聯社此前的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以來,銀行間市場有19家銀行共計發放了50只RMBS產品,金額共計4057.98億元,已接近去年全年RMBS發行規模,同比增長約150%。其中,由於監管窗口之都等因素,今年6月、7月發行規模爲零,8月RMBS重啓,9月則出現了放量上漲的跡象。

這樣的放量增長被市場解讀爲個人住房按揭貸款迎來鬆動跡象。有銀行人士告訴財聯社記者,RMBS可以將銀行表內的個人房貸出表,進而騰挪貸款空間。當前不少銀行個人房貸佔比超過監管規定的房貸集中度的上限,因此一些銀行選擇加快RMBS的步伐。

不過,中原地產首席經濟學家張大偉表示,銀行雖然可以通過RMBS騰挪個人房貸信貸金額,但這只是代表銀行可以多發房貸,不代表銀行願意多發房貸。據測算目前銀行積壓的個人房貸規模在1萬億以上,RMBS全年僅有幾千億規模,每單僅有百億左右,因此RMBS從目前來看無法對個人房貸起到關鍵作用。

“銀行RMBS近年來纔剛剛起步,總體的資金量比較小。”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副主任曾剛表示,相對於我國幾十萬億的個人房貸規模而言,當前銀行發行的RMBS總體規模並不大,RMBS的調整可能並不意味着房地產調控政策的轉變,因此無需過度解讀。

此外,中金公司研究部認爲,RMBS四季度發行量上升是一個年度規律。2018年-2020年的年均發行規模約5000億元,而每年的四季度是RMBS的發行高峯季,近三年四季度的發行量均超過了2000億元。在“持續落實好房地產長效機制”的政策指導下,中金公司預計,四季度和今年全年的發行規模將與往年保持在同一水平,不會出現大爆發的情況。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