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德科立過半營收依賴中興獨立性存疑   淨利兩年增9倍與經營現金流背離

長江商報消息 ●長江商報記者 魏度

正在衝擊科創板IPO的無錫市德科立光電子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德科立)成長性存疑。

德科立本次IPO擬募資10.30億元,其中2.5億元募資擬補充流動資金。然而,去年,在IPO之前,公司突擊實現兩次現金分紅,合計派發現金紅利8000萬元。其突擊分紅的合理性存疑。

單純從經營業績數據看,德科立似乎實現了高速增長。2020年,其實現的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簡稱淨利潤)1.42億元,是2018年淨利潤的10倍。

然而,這一高速增長的業績存在水分。除了公司經營現金流持續大幅淨流出外,應收票據及應收賬款高速增長,截至今年6月底,其已經超過當期流動資產的50%。

此外,德科立對中興通訊存在較爲明顯依賴。2019年、2020年,公司向其銷售金額佔公司營業收入的比重超過50%。

不僅如此,德科立易主頻繁,曾經,中興通訊也是公司第一大股東。

對此,市場質疑德科立的獨立性以及交易公允性、合理性。

過半收入來自中興

德科立成立與發展,都與中興通訊直接相關。

德科立的前身是中興光電子,於2000年1月31日成立,設立之初,中興通訊持股比65%。在預披露的招股書中,德科立並未詳細披露股權結構演變過程,暫不知道中興通訊是何時退出第一大股東之位的。2014年之前,包括中興通訊在內的3位最初大股東就已經不在公司股東之列。在此之後,公司大股東變更頻繁,幾經易主。

不過,雖然中興通訊從德科立的股東榜單中消失,但是,在股權結構方面,二者之間還是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繫。

近幾年,德科立頻頻增資擴股,引進外部股東,其中,紅土湛盧基金、深創投兩家公司就是去年11月進入的。

公開資料顯示,紅土湛盧基金成立之時,中興通訊作爲有限合夥人出資4億元認購,持有其40%份額。此外,中興通訊也持有深創投0.23%份額。中興通訊通過紅土湛盧及深創投間接持有德科立1.71%的股份。

此外,德科立的實際控制人爲桂桑、渠建平、張劭。公司稱,三人系多年同事,爲一致行動人。其中,1975年出生的渠建平,2001年至2011年就職中興通訊,2012年加入德科立,目前擔任公司董事、總經理。

在業務方面,德科立與中興通訊關係更爲密切,主要表現爲,中興通訊一直是德科立的第一大客戶。

招股書顯示,2018年至今年上半年,德科立向中興通訊銷售金額分別爲9614萬元、2.15億元、3.65億元、1.66億元,約佔公司當期營業收入的36.27%、55.59%、54.94%、43.22%,其中,2019年、2020年的佔比超過50%。這意味着,公司一半以上的收入來自中興通訊。

對此,德科立稱,主要系公司下游客戶行業特徵決定。從全球市場來看,電信設備生產商具有較高的行業集中度,華爲、諾基亞愛立信、中興通訊等廠商佔據了較高市場份額。公司已與中興通訊建立長期穩定合作關係,交易價格公允,公司對中興通訊不構成重大依賴。

應收款激增盈利能力存疑

衝擊科創板的德科立,成長性存疑。

德科立深耕光電子器件行業二十餘年,主營業務涵蓋光收發模塊、光放大器、以及光電子系統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其研究的光電子器件是光通信系統的核心器件。公司稱,其與中興通訊、Infinera、Ciena、烽火通信、諾基亞、ECI等多家全球主流電信設備製造商、國內三大運營商和國家電網等國內外行業高端客戶建立了良好合作關係。

從經營業績數據看,近幾年,德科立似乎實現了高速發展。

wind數據顯示,2012-2015年,德科立分別實現營業收入2.01億元、1.95億元、2.28億元、2.28億元,淨利潤-0.39億元、-0.15億元、0.12億元、0.06億元,業績波動較大。

2018年,其實現的營業收入爲2.65億元,較2015年有所增長,淨利潤爲0.14億元,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淨利潤(簡稱扣非淨利潤)爲0.06億元,略高於2014年。這一年,表現平平。

讓人喫驚的是2019年、2020年,德科立實現的營業收入分別爲3.87億元、6.65億元,同比增長46.17%、71.57%。對應的淨利潤爲0.47億元、1.42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29.55%、205.07%,均爲超2倍增長。同期扣非淨利潤爲0.45億元、1.35億元,同比分別增長673.97%、201.77%,亦爲超2倍以上速度增長。

今年上半年,其實現營業收入3.83億元,淨利潤、扣非淨利潤分別爲0.67億元、0.65億元,營業收入超過去年一半,淨利潤、扣非淨利潤接近去年全年的一半。據此可以判斷,今年全年,淨利潤的同比增速可能會明顯放緩。

那麼,這兩年超高速增長的經營業績真實嗎?

2019年底、2020年底,德科立的應收票據與應收賬款賬面價值分別爲2.15億元、3.23億元,同比增長46.26%、50.23%,均爲高速增長。今年6月底,其應收票據與應收賬款賬面價值上升至3.69億元,佔當期流動資產的51.83%。

與淨利潤相關的經營現金流,2019年至今年上半年,德科立分別爲淨流出0.52億元、1.75億元、0.30億元,2019年、2020年同比分別下降2500%、236.54%,這一現象與淨利潤嚴重背離。

IPO前兩次突擊分紅

德科立還有一個備受質疑之處,那就是原本償債能力不足,卻突擊大舉派發現金紅利。

今年10月12日,德科立遞交上市申請,擬在科創板掛牌上市。而在2020年,公司進行了突擊分紅。

根據招股書,2020年2月20日,德科立實施2019年度利潤分配方案,以截至2019年底未分配利潤爲基數,向全體股東按持股比例派發現金股利4000萬元(含稅)。該次利潤分配於2020年3月實施完畢。2019年底,公司未分配利潤金額爲9351.87萬元。

時隔4個月,2020年7月底,德科立實現2020年上半年利潤分配方案,再次向全體股東派發現金紅利4000萬元(含稅),於2020年10月實施完畢。這次利潤分配,實際上是在“寅喫卯糧”。2020年,德科立實現淨利潤1.42億元,當年底,公司未分配利潤爲-932.75萬元。

如此大手筆突擊實施兩次現金分紅,引發廣泛質疑。因爲,公司自身償債能力不足。截至今年6月底,德科立賬面貨幣資金0.31億元,短期借款0.36億元,現有資金勉強可以應付短期債務。

近幾年,公司投資活動現金流持續淨流出,意味着公司尚有項目在建等,需要繼續投入。在這種情況下,大舉實施現金分紅方案,其合理性存疑。

德科立緩解流動性壓力、增強償債能力的措施之一,就是寄望於本次IPO。

根據招股書,本次IPO,德科立計劃募資10.30億元,其中,2.5億元用於補充流動資金。另外的募資,用於高速率光模塊產品線擴產及升級建設項目、光傳輸子系統平臺化研發項目,擬分別使用募資6億元、1.80億元。

根據規劃,兩項目總投資8.36億元,擬使用募資7.80億元,還有0.56億元缺口。這一缺口,需要公司自籌資金解決,勢必影響公司現金流。

突擊分紅後又使用募資補充流動資金,德科立存在圈錢嫌疑。

責編:ZB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