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景峯醫藥債券兌付展期,一個月內評級2次被下調

記者 張曉迪

由於旗下“16景峯01”債券到期後未能按時兌付而採取展期措施,景峯醫藥(SZ:000908)遭評級下調。

10月27日,景峯醫藥公告稱,中誠信國際下調其公司主體信用等級,及其“16景峯01”的債項信用等級至B,並將其主體信用和債項信用等級列入可能降級的觀察名單。

對於此次下調的原因,中誠信國際方面表示,“16景峯01”展期表明景峯醫藥目前資金緊張,向關聯方借款事項尚未落實,短期償債壓力很大,如無法妥善解決,後續可能會對公司經營帶來較大負面影響。

“16景峯01”發行於2016年,發行總額8億元,期限5年。2019年7月22日,景峯醫藥召開16景峯01持有人會議,修改了債券期限條款的相關議,該債券票面利率調整爲前3年爲3.78%,第3年末上調至7.50%。

10月25日,景峯醫藥發佈公告稱,“16景峯01”應於2021年10月27日兌付本金3.88億元和利息0.29億元。景峯醫藥已與“16景峯01”的所有持有人就展期方案達成一致,後續將按照相關協議的約定進行債券本息的兌付。

9月29日,中誠信國際就已下調景峯醫藥的信用評級至BB,短短一個月內,兩次下調。

針對最新一次評級下調,景峯醫藥公告稱,此次評級調整不會對公司的償債能力產生影響;不會對債券投資者適當性管理、債券質押式回購資格等造成影響。公司將積極應對,從多方位着手不斷改善經營業績,以降低該事項的影響。

2014年景峯醫藥借殼天一科技上市,主營業務爲醫藥、醫療項目投資,生物製藥技術項目的研發與投資等。

但隨後的2017年,伴隨着景峯醫藥投資規模不斷擴大,景峯醫藥業資金逐漸緊張,同時,業績也逐年下滑。

10月27日晚間,景峯醫藥披露了2021年三季報,其業績更是跌出了新低。前三季度,景峯醫藥實現營業收入約5.6億元,同比下降40.23%;歸屬淨利潤約1465.9萬元,同比下降80.66%。

對此,景峯醫藥稱,歸屬淨利潤下降主要系公司營業收入下降及轉讓股權投資收益較上年同期減少所致。

稍早前,景峯醫藥公告稱,公司控股股東葉湘武於10月12日簽署股份轉讓協議,擬將公司及其一致行動人所持有的4398.87萬股股份(合計佔公司總股本的5%)協議轉讓給洲裕能源,轉讓價格爲5元/股,轉讓價款合計僅2.2億元;

同時,葉湘武同意將其所剩餘持有的景峯醫藥1.2億股股份(佔公司總股本的13.74%)的表決權不可撤銷地委託給洲裕能源。本次股權協議轉讓及表決權委託完成後,洲裕能源成爲景峯醫藥的控股股東,公司實際控制人由葉湘武變更爲徐歡霞。

此外,10月15日,景峯醫藥還公告稱,公司擬向洲裕能源借款4億元,借款期限爲1年,借款年利率爲12%,到期還本付息,合同約定利息合計爲4800萬元。

上述知情人士告訴界面新聞記者,目前該股權轉讓款和借款還暫時沒有到位。

2015年6月,景峯醫藥股價最高時曾達27元,而10月28日收盤時,景峯醫藥股價僅3.65元。

據其三季報,截至2021年三季度末,景峯醫藥總資產爲24.58億元,總負債爲18.22億元,資產負債率74.14%。其中流動負債合計9.60億元,而其賬面貨幣資金僅0.99億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