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邮储银行行长刘建军:低碳转型将创造巨大的投融资需求 金融机构将迎新的业务增长点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 魏倩)在10月29日举办的2021天府金融论坛上,邮储银行行长刘建军发表主旨演讲时说,金融机构要深刻理解碳达峰、碳中和对中国金融业的重要意义,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对于金融机构的转型发展而言既是一场挑战,也是一场机遇,总体而言机遇大于挑战。

“就机遇而言,低碳转型将创造巨大的投融资需求,金融机构将迎来新的业务增长点。”刘建军表示,根据清华大学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估算,实现碳中和需要累计新增投资约138万亿元人民币,超过每年GDP的2.5%。面对百万亿级的资金缺口,需要金融机构积极参与,创新丰富绿色金融产品,提升绿色金融业务的占比,树立负责任商业银行的形象。

低碳转型过程中,当然也面临挑战。刘建军说,一些高碳企业和项目逐步退出,金融资产质量将承受裂变的压力,这些行业的违约率可能大幅上升,金融机构对此要有清醒的认识,加强气候转型风险的前瞻性研判,加快调整发展规划、业务方向和服务对象,提前谋划完善相应的风险防范机制。

邮储银行正在努力建设绿色普惠银行和气候友好型银行,从战略高度来推进绿色银行建设,成立绿色银行建设领导小组,设立绿色金融部门,绿色支行等绿色金融专营机构。

刘建军介绍,邮储银行突出绿色低碳导向,合理配置信贷资源。制定绿色金融授信政策指引,明确绿色金融重点支持方向与领域。鼓励进入水电、风电、光伏发电、垃圾发电、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铁路、轨道交通等行业。制定支持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综合金融服务方案,更好地服务双碳领域的客户。

他还说,邮储银行实施绿色金融经济资本计量差异化的政策。完善经济资本管理评价体系,资金向绿色信贷倾斜,为具有显著的碳减排效益的项目提供优惠利率,给予内部资金转移定价,适当减点支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