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這一煲中藥,橫琴熬了400年

來源:時代週報

200米外的點點霓虹穿透夜色,映照在魏德福的眼裏——那是隔岸的活色生香。在他的印象裏,澳門的一切都是讓人豔羨的。

如今,作爲土生土長的珠海橫琴人,魏德福多少有些感慨。《橫琴總體發展規劃》實施12年後,本以打漁和農墾爲繼的橫琴進化成粵澳深度合作區,過往在十字門水道看海的地方,蓋起337米的橫琴國際金融中心(IFC)。

在橫琴發生翻天覆地變化的這十幾年裏,依靠《粵澳合作框架協議》,橫琴重點推進中醫藥產業的發展,聯合打造了粵澳中醫藥科技產業園。

關於與橫琴有關的醫藥或將構成一個宏大敘事。如今,故事的開頭已經成型。

從世界來

把澳門半島、氹仔島和珠海、橫琴島隔成四塊的水路,被稱爲十字門水道。

水道中的風雲際會,始於400年前。當時,葡萄牙商人挺進中國南海,與廣東做生意,清政府允許他們白天到廣州十三行行商,但不得在廣州過夜。葡萄牙人的商船隻能停靠在十字門水道,在澳門留宿休整。

日復一日,西班牙人也來了,荷蘭人和英國商人都來了,所有計劃與廣州十三行通商的客船,在進入珠江口以前,都停在這條水道上。

時至晚清,聚集大量洋人的澳門成熟地發展博彩業。兩廣地區官員在呈上朝廷的奏摺裏說,澳葡人靠着這門生意,把內地的錢都賺了。若是閉關鎖國,當然可以堵住他們財路,但對自身也沒有什麼好處,建議朝廷設立具有一定自由貿易特徵的“香洲商埠”。

十字門水道作爲海上絲綢之路的要塞和樞紐,每天都有大量白銀和貨物在此兌換。在海上絲綢之路的主要商品中,除了人們最常提起的茶葉和絲綢出口以外,還有大量的香料,其中不乏丁香、樟腦、白檀、豆蔻、麝香乳香和沒藥進口,這些商品可以當香料,更重要的用途便是製藥。

如今橫琴着力發展中醫藥產業,在歷史上已有典故。

只是,在經歷過兩次世界大戰的摧殘以後,十字門水道往昔的喧鬧場景不再,客商西去,留下的是一片百廢待興。

在魏福德的回憶裏,橫琴一度路不通,水不通,電和通訊也不通。這個出生在70年代的橫琴人回憶起小時候,說父母去種田要走一兩個小時,那時還有“生不到橫琴、死不到廣州”(橫琴生活條件惡劣,廣州物價高,死不起)的說法。

當時,從橫琴坐船到珠海需要3個小時,但到200米外的澳門,只要幾分鐘。這塊邊陲之地,是離紙醉金迷的澳門最近的地區之一。

施工的光

要說珠三角人的集體回憶,去港澳買奶粉算是一個。

在澳門挨着珠海拱北口岸的對街上,幾乎都是售賣奶粉和中藥的小店。

2003年內地開放澳門自由行,內地遊客激增。2018年,澳門遊客總數達到3880萬人/次,是澳門總人口的50多倍。其中90%以上來自中國內地、香港以及臺灣地區。他們大部分人的首要目標就是買奶粉、中成藥以及保健品。

這個局面是魏福德不曾料想到的。擁有橫琴戶口的居民可以坐船自由進出澳門,船費相當於人民幣幾毛錢。那時,橫琴人到澳門的目的是出售新鮮魚獲,幾分鐘就能抵達的地方,是個理想的市場。

這一切在千禧年前後開始發生改變。1992年,橫琴島被廣東定爲擴大開放四個重點開發區之一,但那時候並沒有太多實質性改變。到2004年,橫琴島的建設任務爲“泛珠三角橫琴經濟合作區”,改造工作纔開始逐步展開。

2009年,《橫琴總體發展規劃》獲批。橫琴作爲中國第三個國家級新區,改造開始熱火朝天。那時候,在夜裏與澳門夜生活交相輝映的,是橫琴施工的光。

澳門也不盡然是風花雪月。2000年,澳門科技大學建立中醫藥學院,到2011年,澳門成立了中藥質量研究國家重點實驗室,這是中國唯一一家國家級的中藥實驗室,也是在這一年,粵澳合作中醫藥科技產業園啓動,項目選址落在橫琴。

到世界去

2015年,郭建英(化名)進入廣東一家醫藥機構,一度以爲工作清閒。沒想到,每個月有大半時間,她都在全國各地看項目,長白山的人蔘產地要去考察談合作,大連的海蔘養殖基地也要去聯繫。總之,哪裏有什麼特產,就去哪裏。

2020年末,郭建英去橫琴的出差明顯增加。公司給她在橫琴租了個房子,省去了她開車往返橫琴和廣州的時間。“中醫藥科技產業園是廣東和澳門政府在橫琴的第一個重點合作項目,我們也很看重這個項目的發展。”

郭建英向時代週報記者分析,人們大多都將眼光落在建設橫琴上,但橫琴的發展其實有更高的戰略定位。

“提到澳門,經常是強調要推動經濟適度多元可持續發展,也就是說澳門要豐富產業結構,不能以博彩業一家獨大,”郭建英說,在澳門要發展出一個新的有活力的產業,必須要有人才、土地和配套的政策才能支撐,“澳門的短板是人才和土地,橫琴的戰略定位就是補上澳門的短板。”

郭建英分析,今年澳門出臺並將在2022年元旦執行的《中藥藥事活動及中成藥註冊法》與橫琴的發展密切相關。“藥品註冊的政策開放到讓同名同方、經典名方、改良型新藥和創新藥進行註冊。”她說,在內地要完成新藥註冊,需要漫長的臨牀試驗和流程審批。如今,澳門相當於開了一道口子,這對提升中藥產業的活力和研發力帶來促進作用。

根據上述註冊辦法,在澳門註冊成功但在澳門沒有生產空間的藥企,可以在橫琴生產和加工。“我們注意到,在最新的政策裏特別提到了允許使用‘澳門監造’、‘澳門監製’和‘澳門設計’的標識。也就是說,這一類藥品有可能在毗鄰澳門的區域試點銷售。”郭建英說,試點範圍會逐漸變大,市場將會是國際性的,而澳門也就有了新的產業。

如今,在橫琴註冊的醫藥企業已經有210家,其中有100家已經入駐,中醫藥產業集聚效應已經逐漸成型。

如果說過去數百年裏,十字門水道的商業往來將全球知名的藥材匯聚到中國,豐富了中國的中醫藥體系發展。那麼如今,中醫藥將會從這裏走向世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