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中國國債市場已成爲全球第二大債券市場 開放活力不斷釋放 市場認可度顯著提升 

中國國債市場已成爲全球第二大債券市場 開放活力不斷釋放 市場認可度顯著提升

央視網消息:今年是國債恢復發行40週年,多年來,中國國債市場不斷發展壯大,已經成爲全球第二大債券市場,開放活力不斷釋放,國際投資者對中國債券市場的認可度顯著提升。

富時羅素亞太區資深董事 產品銷售與客戶關係主管 李戰鷹:過去一段時間,中國債券市場開放在三個方面取得了顯著進展。首先,境外投資者投資中國債券市場可選擇更靈活的結算週期;其次,投資者可選擇與第三方機構做外匯交易;最後,入市流程簡化,大大縮短了開戶時間。

數據顯示,中國國債市場規模逐步擴大,國債餘額超過21萬億元;流動性穩步提升,2020年國債現貨交易超46萬億元,年度換手率2.47,處於亞洲前列。截至2021年9月末,境外主體持有境內債券超過3.8萬億元,同比增長30%以上。

德意志銀行中國債務資本市場主管 方中睿:在全球佈置新興市場發展中國家的債市的投資配置當中,中國仍然是佔大頭,在9月份,有大概150億美元的資金流入中國市場,其中100億是流向債券市場,充分說明中國人民幣債券市場對全球投資者仍然非常有吸引力。

不僅如此,投資者類型也實現了全覆蓋,既包括境外央行或貨幣當局、主權基金、國際組織,也包括商業銀行、證券公司、保險公司等。而直接入市的全球通模式成爲了境外穩定資金的入市首選,約佔70%。

中央國債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總監 宗軍:全球通模式吸引了大量境外配置型需求的投資者,其中,境外主權類機構全部選擇了全球通模式,這也有力促進了人民幣儲備貨幣功能的發揮。

金融基礎設施不斷完善,作爲國家金融基礎設施,中央結算公司已經成爲中國債券市場開放的重要門戶。截至2021年9月底,1280戶境外機構投資者在中央結算公司開立債券賬戶,佔境外機構持債的90%以上。

同時,國債收益率曲線建設日益穩定健全。大約200家境外主權類及商業類機構使用中債國債收益率曲線作爲投資參考。

就在10月27日,我國決定繼續延長境外投資者投資境內債券市場的稅收優惠政策,這將進一步促進對外開放和吸引外資。

中央國債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總監 宗軍:據估計,全球央行在未來5年配置的人民幣資產將增加4000億美元左右,其中大部分將配置國債等高等級債券,這將大大超過中國債券納入國際指數所吸引的資金量。未來中國債券市場必將日益成爲全球金融市場的“避風港”,爲充滿不確定性的全球資本市場提供確定性和安全公共品。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