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環球深壹度丨大國博弈時代,中歐關係走向何方

最近一段時間,中歐關係顯現出敏感複雜的一面。一方面,中歐高層頻頻互動,多位歐洲領導人就中歐關係作出積極表態。法國總統馬克龍說,法方堅定致力於以建設性方式推動歐中關係發展;希臘總理米佐塔基斯表示,希方高度重視發展對華關係,從不認同國際上的反華、“恐華”論調。這些表態對中歐關係深入發展無疑具有積極意義。

另一方面,今年以來,在人權、涉港、涉疆、臺灣等問題上,歐洲一些政客屢屢有不當言行,損害中歐互信友好和務實合作。

今日歐洲的深層心態是什麼?如何研判中歐關係未來走向?新華社記者日前專訪復旦大學中歐關係研究中心副研究員簡軍波。

10月21日,在位於比利時布魯塞爾的歐盟總部,歐洲理事會主席米歇爾出席歐盟峯會。新華社發(歐盟供圖)

問:在美國對華開展戰略競爭的背景下,歐盟作爲世界重要一極是何心態?

答:歐盟目前的基本心態是“不想在中美之間選邊站”,希望能夠“獨立自主”制定政策。

2017年以來,歐盟將追求戰略自主作爲一體化的重要發展戰略方向。一些歐洲政要和學者認爲,美國前總統特朗普給歐美傳統盟友關係帶來的傷害是不可逆的,且歐美關係實際上從奧巴馬時代就已開始疏遠。隨着美國拜登政府繼續實施戰略東移,世界重回大國博弈時代,歐盟不能繼續天真,要追求一條獨立自主的道路。一個最新佐證是,歐洲理事會主席米歇爾在歐盟領導人非正式會晤上公開表示,爲了在國際舞臺上顯得更加有效和自信,歐盟需要增強獨立自主行動的能力。

在實際操作層面,歐盟正在各層面推進“獨立自主”,如在國防領域推進“永久結構性合作”,設立歐盟防務基金;經濟上促進產業鏈迴流,減少對外經貿依賴;價值觀上對外更強調人權和法治等。

不過,對歐盟的“獨立自主”要辯證看待。基於與美國意識形態的相似性和防務上對美的依賴性,歐洲“獨立自主”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將是有限度的。尤其是在防務自主上,儘管歐洲已有一些積極推進,但它無法同時滿足北約軍費開支和獨立歐洲防務開支這兩筆支出,軍備技術研發和防務體系建設也難在短期內有實質性突破。而沒有防務自主的歐洲,在一些政治問題上難免淪爲依賴美國的“侏儒”。

問:歐盟對華“三分法”與美國有何區別?

答:歐美雖然對華定位都是“三分法”,但在歐盟的“三分法”定位裏,合作仍然是主流,這和美國專注於與中國對抗明顯不同。

從時間線來看,歐盟對中國使用“三分法”定位早於美國,不排除美國在對華採取“對抗、競爭、合作”的定位時借鑑了歐洲的方法,但兩者基調上有明顯區別。

一方面,在表述上,歐盟官方在談及“三分法”時,一般使用“合作-競爭-對抗”的順序,可見合作是歐盟對華政策的重點。

另一方面,在具體事務上也有所區別,歐美“印太戰略”就是一個典型案例。歐盟9月推出的“印太戰略”雖有和中國競爭對抗的一面,但在地區治理、經貿合作等方面也着墨較多,明確了和中國在應對氣候變化、環境保護、海洋研究等方面合作的可能性,整體基調相對於美版“印太戰略”較平和,與華直接軍事對抗色彩要弱。需要強調的是,歐盟在印太地區不僅着眼於與中國進行競爭,也有與美國及其他西方國家競爭、不甘心落後於其他西方國家的意願,不會完全跟着美國走。

 10月28日,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在比利時布魯塞爾就二十國集團領導人意大利峯會和格拉斯哥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舉行新聞發佈會。新華社記者 鄭煥松 攝

問:近期中美高層互動增多,歐盟對華政策是否會因此而調整?

答:美國在南海、臺灣等問題上如今對中國仍很強硬,甚至更加強硬,但在經貿問題上由於有求於中國,態度有所緩和。歐盟爲了保持歐中、歐美關係平衡,勢必要微妙調整對華關係。歐盟一方面本就無意和中國搞全面對抗,另一方面需要保持“不選邊”的立場和維護歐盟在中國市場利益,保證在與美國等其他西方國家競爭中國市場時不落下風。另外,歐盟在氣候變化、維護生物多樣性、維和、解決阿富汗等地區熱點問題上需要與中國合作。

但在政治或價值觀問題上,歐盟仍可能對華採取較強硬的姿態。這不僅包括對中國人權、少數民族和港臺等事務可能加深干涉,還會在經貿關係中摻入政治因素,包括加強在中國對歐投資領域的安全審查、中國產品的人權和環保盡責調查等。

10月21日,在位於比利時布魯塞爾的歐盟總部,法國總統馬克龍(右)與德國總理默克爾出席歐盟峯會。新華社發(歐盟供圖)

問:美國不與盟友商量從阿富汗撤軍,美英澳不惜損害法國利益開展核潛艇合作,如何影響跨大西洋夥伴關係?

答:這兩件事嚴重損害歐洲對美國的信任,對歐美關係所謂“正常化”進程傷害很大,但不會從根本上損害跨大西洋同盟關係。

歐盟從上述兩件事中深深感受到美國的劣勢與不可靠:實力下滑、關鍵時刻靠不住、利益面前只會選擇“美國優先”、將盎格魯-撒克遜的小圈子私利置於歐洲大陸利益之上等等。這些感受無不推動歐洲更加堅定地追求獨立自主。但基於戰略自主的難度和歐美根深蒂固的政治和安全同盟關係的存在,法美關係和歐美關係的固有本質不會發生改變。(記者:韓冰、郭雨祺;編輯:孫萍、金正、唐志強)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