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重整計劃被批准,1.1萬億元債務海航如何償還?

清償債務和迴歸航空主業,是海航集團正在做和即將要做的。通過引入戰投、轉增股和設立信託計劃的方式來償債,通過運營能力和海南自貿港優勢來證明迴歸航空主業的信心

文|郭宇 

編輯 | 施智梁

進入破產重整程序八個多月後,海航集團及相關企業的重整計劃獲得法院批准裁定。

2021年10月31日晚9時,海航集團微信公號顯示,海南省高級人民法院(下稱“海南高院”)向海航集團及相關破產重整企業送達《民事裁定書》(下稱“裁定書”)。根據裁定書,海南高院裁定批准《海南航空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及其十家子公司重整計劃》《海航基礎設施投資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及其二十家子公司重整計劃》《供銷大集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及其二十四家子公司重整計劃》《海航集團有限公司等三百二十一家公司實質合併重整案重整計劃》,上述裁定爲終審裁定。

2月10日,海南高院依法分別裁定受理海航集團及相關企業破產重整案件,海航集團進入破產重整程序。海航集團旗下資產分爲四塊各自重整,其中海航控股(600221.SH)、海航基礎(600515.SH)和供銷大集(000564.SZ)三家上市公司及其子公司通過各自引入戰略投資者的方式重整,海航集團等321家企業合併重整。

相應地,海航集團破產重整包含了4項獨立程序:海航控股及其10家子公司合併重整案(簡稱221程序);海航基礎及其20家子公司合併重整案(簡稱515程序);供銷大集及其24家子公司合併重整案(簡稱564程序);海航集團有限公司等321家公司合併重整案(簡稱321程序)。

3月19日,海航集團開始爲航空主業、機場板塊和供銷大集分別招募戰略投資者。目前,航空主業和機場板塊的戰略投資者已經敲定,分別爲遼寧方大集團實業有限公司(下稱“遼寧方大”)和海南省發展控股有限公司(下稱“海發控股”)。

在9月的安全生產經營例會上,海南省海航集團聯合工作組組長、海航集團黨委書記顧剛表示,自海航集團進入破產程序以來,共接收2萬億元債權申報,最終確認債權1.1萬億元。重整後,海航將被拆分爲四個獨立板塊——航空板塊、機場板塊、金融板塊、商業及其他板塊,各自由新的實控人股東帶領前行,相互完全獨立,確保各板塊各自迴歸主業、健康發展。重整後,老股東團隊股權將全部清零,不再擁有相關股權。

“要等重整計劃落地實施完畢,比如航空主業資金到賬,股權過戶、管理交割都完成纔算重整成功。”顧剛告訴出行一客(ID:carcaijing)。在9月13日海航生產經營例會上,顧剛表示,重整完成後的海航作爲全國第四大航空公司,將會迎來歷史最好時刻。

如何清償債務:引入戰投和信託計劃

在海航集團確認的1.1萬億元債權中,221程序已經提交法院裁定確認和預計後續法院可以裁定確認的債權共計約1612.93億元;515程序已經提交法院裁定確認和預計後續法院可以裁定確認的債權共計約951.99億元;564程序已經提交法院裁定確認和預計後續法院可以裁定確認的債權共計約235.28億元;321程序已經提交法院裁定確認和預計後續法院可以裁定確認的債權共計約7467.02億元,暫緩確定的債權共計約895.66億元。

海航集團破產重整的4項獨立程序中,最受關注的當屬221程序和321程序。221程序涉及海航集團航空主業的核心企業:海航控股;321程序涉及的企業主體最多,債權最多,因此重整計劃安排最爲複雜。

目前,海航集團破產重整案的221程序、515程序和564程序的重整計劃(草案),已經分別通過三家上市公司(海航控股、海航基礎、供銷大集)的信披渠道公之於衆。

出行一客(ID:carcaijing)從3個程序重整計劃(草案)摘要版中獲悉,海航控股和海航基礎兩家上市公司及其子公司將依法協同重整,引入戰略投資者並統一償債。償債資源包括戰略投資者的資金、未來經營收入、資本公積轉增股票、關聯方清償等等。海航控股及其10家子公司對應的是航空主業,引入的戰略投資者是遼寧方大;海航基礎及其20家子公司對應的是機場板塊,引入的戰略投資者是海發控股。

供銷大集及其24家子公司也將通過上述方式進行償債,但其戰略投資者尚未敲定,將在重整計劃生效後擇機招募重整投資人。

至於321程序,將通過信託計劃實現資產管理與債務清償。簡單來說,海航集團將成爲信託計劃管理運營的持股平臺,債權人成爲信託受益人,可以獲得重整後相關企業的運營及處置收益。

在成立信託計劃前,要先對股權進行分層,重新搭建321家公司的股權結構。據第一財經和經濟觀察網報道,僅向債權人公開的321程序重整計劃草案中,321家公司將被分爲航空運輸、機場運營、船舶製造等六大業務板塊,各業務板塊分別確定一家業務管理平臺公司,來管理對應的業務。海航集團將新設一家發起人公司,發起人公司再新設一家總持股平臺公司,持有六大業務管理平臺公司的股權。股權結構重建後,由海航集團新設的發起人作爲委託人,成立信託計劃,將持有的總持股平臺的股權以及對各業務板塊的應收款債權注入信託計劃,作爲信託財產。

10月15日海航321家實質合併重整企業工作會議上,顧剛表示,選擇實質合併重整後由發起人設立的信託計劃份額受償,能夠讓所有債權人獲得公平清償,避免在實質混同情況下因資產負債情況不同而造成的受償不均。顧剛告訴出行一客(ID:carcaijing),信託計劃將在明年上半年搭建完成。

10月23日,海南高院組織聯合工作組、管理人、債權人代表、出資人代表、債務人代表及職工代表等各方,對海航集團及相關企業破產重整案的重整計劃草案表決情況進行覈查。根據覈查結果,各重整計劃(草案)均已獲得表決通過。據悉,相應的重整計劃草案執行期限爲自法院裁定批准重整計劃之日起3個月。

迴歸航空主業,海航如何迎來更好時刻?

作爲一家航空公司,航空主業的情況是最令外界關注的。據3月19日發佈的《海航集團航空主業戰略投資者招募公告》顯示,目前,海航航空主業在經營境內12張、境外2張客運牌照,4張貨運牌照,3家公務機牌照,同時還有公務機\直升機託管運營、航空發動機維修、航材維修、飛行員培訓、特業人員健康檢查等資質牌照。截至2020年底,航空主業共運營668架商用飛機,132架通航飛機,客運航線數量超1500條;航空主業從業人員6.4萬人,其中特業人員超3.8萬人。

航空主業引入戰略投資者,一方面能夠清償債務,另一方面也能夠增加流動資金,降低資產負債率。“航空主業通過引戰(引入戰略投資者),如果順利完成重整,將達到迴歸主業的目的,徹底甩掉歷史包袱、輕裝上陣。”顧剛在海航9月生產經營例會上表示。

9月12日,海航控股發佈公告稱,管理人已經確定海航集團航空主業戰略投資者爲遼寧方大。遼寧方大此前並無航空運營經驗,主要從事資源行業,尤以鋼鐵爲主。在最重要的航空主業板塊引入“外行”戰略投資者,未免令人疑惑。畢竟此前的潛在競購方:涉及航空業務的“均瑤系”和涉及服務業的“復星系”看起來都比遼寧方大更合適。

對海航來說,這個選擇對自身首要需求非常明確——能夠解決海航債務危機的能力。“報價非常懸殊,在現金出資上,第一名和第二名金額相差90億,留債規模也相差約200億。”顧剛告訴出行一客(ID:carcaijing),由於遼寧方大缺乏航空運營經驗,所以會依靠現有的團隊來進行管理,這樣反而能夠保持航空主業的穩定,“隊伍的穩定是很重要的。”

轉增股票和引入遼寧方大後,海航控股及其10家子公司負債相關情況將得到緩解。轉增形成的約164.37億股中,將有不少於44億股股票用於引入戰略投資,股票轉讓價款部分用於支付重整費用和清償相關債務,剩餘部分用於補充流動資金以提高公司的經營能力。重整完成後,清償債務後的海航控股總資產爲1700億元,總負債爲1380億元,負債率爲81%,與三大航幾乎平齊。財務費用方面,600億元留債,按10年期清償,並按2.89%計息,全年財務費用預計20億元左右,遠低於三大航目前50億-60億元的財務費用。

其次,選擇遼寧方大也是海航對自身運營經驗的自信。

營收方面,同國內其他幾大航司相比,海航的收入增幅最高,淨利潤虧損最少。今年上半年,海航實現營收183.34億元,同比增長56.54%,分別高於國航27.05%、南航32.37%、東航38.1%的增幅。此外,海航、國航、南航、東航,同比分別減虧153億元、31.87億元、55.12億元、33.3億元。

機隊方面,海航機隊平均機齡6.16年,優於三大航的6.4年-6.9年,飛機性能及狀態相對較好,人機比低於三大航。2020年度報告顯示,目前海航控股運營商用飛機346架;人機比爲107,分別低於國航126、東航117和南航118。

身處海南自貿港也爲海航帶來了天然優勢。在稅收優惠政策的影響下,海航控股的燃油成本、進口飛機和航材等方面的費用有望進一步下降。此外,顧剛在二債會上透露,海航控股與境內外各大飛機租賃商達成了債務重組方案,對飛機租金進行了部分豁免和下調,這爲海航控股節省了大量飛機租金支出,能夠促進未來的持續運營。

“這兩年我們雖然受疫情影響,但也在不斷打基礎、練內功,我們通過黨建引領,通過工作組的傳幫帶,現在航空主業的士氣是近些年來最好的,人的主觀能動性得到了充分的發揮。”顧剛告訴出行一客(ID:carcaijing),目前海航正在對人才隊伍、管理隊伍進行重新梳理,對管理架構進行調整,要把合適的人用在合適的崗位上。

在完成重整後,在良好的業務運營能力和海南自貿港利好政策的雙重加持下,海航航空主業的迴歸值得期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