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梁秋燕 鍾恬

自9月2日晚北交所官宣設立以來,新三板新增做市案例已達100起。其中僅10月份新增50起,再創今年以來單月新高。其中,中小券商火力全開,中泰證券、萬和證券、中山證券、東北證券等表現最爲活躍。從被追加做市的公司來看,主要集中在創新層高端製造、信息技術以及精選層概念板塊。

分析認爲,在北交所開市之後,在交易機制上將延續精選層安排,實施連續競價,未來或在新三板運行及納斯達克的經驗基礎上“引入做市機制,實行混合交易”。而隨着後續北交所的開市,做市商生態將有更大變化,抓緊佈局相關優質標的是明智之舉。

10月新增做市案例再創新高

在9月份新增做市案例創出今年單月最高之後,多家券商繼續加速佈局新三板做市業務。

東方財富Choice的統計顯示,自9月2日晚北交所官宣設立以來,新增做市案例迅猛增長,截止11月2日收盤正好滿100起。其中10月份新增做市案例爲50起,再創今年以來單月新高。此前9月份新增做市案例就已經爆發式增長,達到48起。而今年1月至8月新增做市案例爲172起,月均新增不到22起。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加碼做市業務的券商主要是中小券商。其中,中泰證券火力十足,9月以來累計新增成爲29家公司的做市商,佔新增做市案例的比例接近三成。其在10月20日加入了賽萊拉、航天華世、麟龍股份的做市商陣營;而在9月22日,中泰證券也一舉成爲安達科技、先臨三維、鋼銀電商、珠海港昇等6家公司的做市商。其次是萬和證券,自北交所官宣設立以來新增做市案例爲10起,涉及公司包括博採網絡、先臨三維、新眼光、銀鋼電商等。此外,中山證券、東北證券、首創證券、東吳證券等也積極加碼做市業務。

也有頭部券商繼續佈局業務。例如,國泰君安在9月23日追加成爲康樂衛士的做市商,而廣發證券則在日前發力,10月28日攬入珠海港昇、力王高科和可恩口腔,11月1日和3日又分別加碼了安達科技和中訊四方。

銀泰證券股轉系統業務部總經理張可亮認爲,北交所開市之後,券商做市的積極性會提高,因爲雖然它們做市是履行報價義務,但是裏邊畢竟也有投資的成分,讓它們有了退出的渠道,所以券商肯定願意加大做市的投入,不管是人力還是財力的投入。

安信證券認爲,券商的表現是註冊制下券商生態的“縮影”,未來券商的核心競爭力將從過去的單一頭部優勢逐步轉型爲比拼綜合實力和構建生態閉環,對券商來說,做市業務也從通道業務變爲投資業務。

精選層概念板塊受追捧

從做市標的來看,創新層企業最受做市商追捧,北交所官宣以來100起新增做市商案例中,有95起做市標的爲創新層企業,僅5起爲基礎層企業,分別爲興竹信息、凌志環保、九州方園、武侯高新和凌志環保。

這些受做市商歡迎的公司多數爲板塊內龍頭公司,不少爲精選層概念股或IPO概念股,主要集中在醫藥生物、信息技術、互聯網、電子設備等板塊。

恆神股份是最受歡迎的做市標的,總共有8家券商新增爲其做市報價,分別爲萬和證券、安信證券、中泰證券、粵開證券、海通證券、首創證券、東吳證券、金元證券。恆神股份所屬行業是國家重點支持發展的戰略新興產業中的碳纖維行業,公司致力於成爲國內領先、國際一流的碳纖維、織物、液體樹脂、預浸料、粘接劑、複合材料零件與結構件的碳纖維及其複合材料綜合解決方案供應商。

此外,先臨三維、珠海港昇、鋼銀電商、康樂衛士、可恩口腔、華韓整形、海陽股份等板塊內龍頭股也備受追捧。

安信證券認爲,北交所設立將引導做市商追加創新層高端製造做市品種,利潤高、估值低的公司以及有申報精選層計劃的公司。其統計顯示,第三季度做市商50家新增追加做市的公司中,共14家公司擬申報精選層,2020年平均營業收入 20.54 億元,平均淨利潤 5188.52 萬元,PE (TTM)均值14.22倍,平均年漲幅92.39%。

張可亮認爲,對於企業來講,在北交所開市以後是否還願意開展做市業務有待商榷的,還要仔細觀察,因爲很多創新層企業可能覺得明年就報北交所了,並沒有那麼強烈的流動性要求,它們的股東可能就等着它上北交所退出,“所以我倒是覺得對於企業的需求來講,在基礎層、創新層通過做市商來提供流動性的需求可能會下降,那未來的主力有可能就會變成了精選層的混合做市。”

廣發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戴康則認爲,未來或在新三板運行及納斯達克經驗基礎上“引入做市機制,實行混合交易”,北交所引入做市商機理在於門檻寬導致投資風險放大、估值定價難度升級,做市商機制採取雙向報價法,有利於市場理性估值,平滑市場風險,同時,混合交易制度具有價格發現速度快、價格有效性、成交及時性強優勢,使得市場信息能夠第一時間反映到成交價格之中。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