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展現新時代山水保定的生態面貌,深入調研全市林業、礦產、土地、水資源等各項工作所做的突出成績、經驗和治理措施,聚焦本地產業特色良性發展,全力構建京雄保一體化發展新格局。10月27日至31日,2021年鳳凰網河北“山水保定”生態調研活動首站在淶水縣正式啓動。

依託毗鄰北京的區位優勢和野三坡大旅遊格局,淶水縣特色產業走向綠色生態建設,不僅是優勢路徑,更已成爲必由之路。此次活動得到了淶水縣自然資源與規劃局等有關部門大力支持。活動期間深入調研了淶水縣境內的冀東水泥、萬泰石料、順合建材、海波建材等大型企業。

據淶水縣自然資源與規劃局介紹,該縣礦產資源較豐富,有金、鉬、煤、金紅石、建材非金屬礦產資源。截至目前,全縣共有22家有證礦山。

淶水縣自然資源與規劃局嚴格落實“黨政同責,一崗雙責”責任體系,各鄉鎮執法隊對本轄區內非煤礦山安全生產全面負責,向各礦山企業派駐安全生產監管員(駐礦員),定期召開安全生產工作專題會議。同時,加強對礦山企業生產過程中防塵抑塵工作的監管,強化有證礦山開發、利用與保護的監管工作。

目前,淶水縣已基本實現了對有證礦山安全生產的動態監管,今年以來,該縣未發生非煤礦山安全生產事故。共排查發現礦山安全隱患25個,全部完成整改。

在打擊違規生產、偷運盜採問題上,淶水縣自然資源與規劃局分組輪換督導檢查,重點對夜間易發盜採時段進行執法檢查。聯合各鄉鎮、公安部門包括交通、公安交警等展開部門合作,落實網格化管理,充分發動鄉村幹部、網格員對轄區範圍內的山丘、耕地等進行不定時的巡查。無論是鄉村還是道路上發現盜採車輛和可疑人員,該局對發現盜採現象及時通知、協助屬地鄉鎮、公安部門查封查扣盜採設備,並督導涉案當事人對破壞的山體或耕地修復治理到位,依法處置、查處到位。

圍繞該縣低碳、循環、高端、綠色產業發展要求,淶水縣自然資源與規劃局將綠色礦業發展理念貫穿礦產資源規劃、勘查、開發利用全過程,形成符合生態文明建設要求的礦業發展新模式。2019年經過企業自評、專家評審及實地考察。淶水縣有2家企業成功進入國家級綠色礦山名錄庫。該局通過積極引導,同時礦山企業加大了資金投入,2020年又有5家露天礦山進入省級綠色礦山名錄庫。

據順合建材創始人、工商管理碩士李佔軍介紹,作爲深耕淶水縣的礦山企業,對於藉助媒體力量展示淶水縣礦業、企業的創新綠色科技和生態建設成果,順合建材十分歡迎並關注。他認爲,這將堅定企業紮根當地發展創新的決心和信心。大家將繼續緊跟市、縣發展規劃和決策部署,貢獻企業應盡的力量。

據介紹,在技術創新和綠色發展方面,順合建材投入1000多萬元改造生產線,提取廢棄石粉中的超細粉,成功生產出優質機制砂替代河沙,爲保護河道做出貢獻。組織石粉替代粉煤灰在混凝土中的添加實驗,創建國家標準,便於混凝土行業廣泛推廣,爲混凝土行業大幅降低成本做出貢獻。

李佔軍曾任中國500強企業唐山冀東水泥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中國砂石協會副會長,同時對企業管理有深入研究,先後在《企業研究》雜誌和中華職業經理人網站等多篇管理論文。在他的倡導下,公司目前正在與北京建築大學、北京市政高強混凝土公司制定白雲岩在混凝土中的應用添加國家標準。同時,企業自籌資金3000萬元參與無主責任礦山治理項目,打造省內白茬山治理標杆,積極爲淶水縣的生態治理與綠色發展貢獻力量。

接下來,2021年鳳凰網新時代“山水保定”生態調研活動將繼續走進保定各縣市區,深入調研林業、礦產、土地、水資源等各項工作所做的突出成績、經驗和治理措施,持續挖掘綠色生態發展的典型案例,探尋“山水保定”特色產業發展之路。

總編輯:二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