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朱光耀: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有序推进“双碳”目标的实现(附实录)

记者 杨志锦

2020年11月2-3日,由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21世纪经济报道主办的第十六届21世纪亚洲金融年会在北京举行。11月3日上午举行的是21世纪亚洲金融年会主论坛,主题为“拥抱可持续,重构新金融”。

财政部原副部长朱光耀在主论坛上作了《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有序推进“双碳”目标的实现》的主旨演讲。他表示,2030年实现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对中国而言是一场“绿色革命”。同时,我们也确实面临着艰巨的挑战,但中国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为中国取得这场“绿色革命”的胜利提供了明确的理论指引。

在统筹应对气候变化和保持民生的关系方面,朱光耀认为,最为重要的是在低碳转型过程中,如何在逐步减少化石能源消费的同时,不断完善能源结构,发展再生能源、保证电力供应,特别是用于民生、农业、工业发展的电力供应。其中,发展再生能源有两个关键点:一是大幅度增加绿色投资,二是发展碳市场,处理好碳市场价格和能源价格的关系。

以下为发言实录(未经本人审订):

朱光耀:谢谢主持人,非常高兴参加今天的会议,我以“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有序推进双碳目标的实现”为主题进行发言。

2020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上作重要讲话,在讲话中,习主席向全世界宣布,中国将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为实现应对气候变化巴黎协定确定的目标做出更大的努力和贡献。

习主席代表中国宣布“双碳目标”,首先是对中国人民负责,反映了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同时也体现了中国作为大国的担当。中国为了维护地球这个人类共同居住的家园,采取非常负责任的行动。我想大家不会忘记,2020年9月美国处在退出《巴黎协定》的状态下,中国当时负责任的担当举动是中国对多边主义和对《巴黎协定》最大的支持。

2030年实现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对中国而言是一场“绿色革命”。同时,我们也确实面临着艰巨的挑战,但中国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为中国取得这场“绿色革命”的胜利提供了明确的理论指引。协调推进“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和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布局,为中国取得这场“绿色革命”的胜利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

习主席关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两山”理论,深入14亿中国人民的心中,成为了我们取得这场绿色革命胜利的民心所向。

与此同时,我们必须深刻地记住,中国仍然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而我们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之间只有30年时间,远低于欧盟和美国。欧盟是在1990年达到了碳达峰,2050年实现碳中和,他们将有60年的时间;美国是在2007年达到了碳达峰,2050年实现碳中和,他们的间隔时间是43年,而中国只有30年的时间。毫无疑问,中国在这样短的时间内,实现双碳目标,必须做出极为艰苦的努力,也面临着极为艰巨的挑战。

其中难点,我想关键是中国在大幅度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减少化石能源使用的同时,必须统筹好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关系,统筹好应对气候变化和保障民生的关系。关于统筹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关系,今年是“十四五”规划第一年,胜利完成“十四五”规划,对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2020年中国GDP总额达到14.3万亿美元,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根据世界银行2021年7月调整后的高收入国家的标准,是12695美元,这个标准比2020年的12535美元上调了160美元。如果今后四年间,世界银行按照这个比重每年上调160美元的话,那么2025年世界银行高收入国家的标准线预计为13535美元。中国经济在“十四五”期间需要保持年均5%左右的增长水平,就能在“十四五”期间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

当然即使中国进入世界银行划定标准的高收入国家,届时中国仍然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仍要继续进行十年的艰苦努力,在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届时,中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将达到2万美元,成为中等收入的发达国家。这就需要我们在2025年完成“十四五”规划以后,继续保持4.73%的年均增长量,到2035年中国才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成为中等水平发达国家的目标。

从现在到2035年是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时间阶段,也是中国实现低碳转型的关键期,必须统筹好发展和减排的关系。减排的同时,生产力需要继续提高,需要进一步提高全要素劳动生产率。要使创新发挥更大的经济推动力,特别是促进数字经济和先进制造业的发展。在实现减排的同时,要确保“十四五”规划和2035远景目标确定任务顺利完成。

关于统筹应对气候变化和保持民生的关系方面,最为重要的是低碳转型过程中,如何在逐步减少化石能源消费的同时,不断完善能源结构,发展再生能源、保证电力供应,特别是用于民生、农业、工业发展的电力供应。

发展再生能源有两个关键点:一是大幅度增加绿色投资,二是发展碳市场,处理好碳市场价格和能源价格的关系。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测算,目前全球碳市场平均每吨碳交易价格是3美元,而到2030年要实现把全球气温控制在比工业化之前不超过2摄氏度的水平,这个交易价格要上升到75美元。如何合理的确定价格、合理的分配价格,在各个不同的收益群体以及责任方的分配需要全球政策协调。

另一个关键,就是要处理好碳市场价格和能源限价的关系。目前能源价格出现了超过预期的上涨,美国原油期货已经在83美元/桶左右徘徊,是2014年以来的最高价,也就是过去7年以来的最高价。布兰特原油价格也在85美元/桶上下,是过去3年来的最高价格。这种价格如果持续,市场预期在年内可能达到原油100美元的水平,这对全球经济、对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挑战,会形成新的压力。

我们原油和天然气的依存度分别是73%和43%,全球能源价格的变化需要我们密切地观测。在这方面也需要全球的政策协调。

目前,全球气候变化大会正在英国的格拉斯哥举行,希望所有国家共同努力,使会议取得成功。考虑到历史排放量的累积量和现实的人均排放量,发达国家需要真正地承担起责任,要兑现每年向发展中国家提供1000美元的资金支持,用于应对气候变化的挑战。同时要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发展可再生能源的技术,这是非常重要的。

就在昨天,格拉斯哥大会上,美国总统拜登向世界表示,对美国此前退出《巴黎协议》表示道歉,这是必要的。同时,我想这种道歉不仅要在形式上,更应该在实质意义上,美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发达国家,要承担起应对气候变化的历史责任,要加强同世界其他国家的政策协调。

令人不能理解是,与此同时,美国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先生指责中国在气候变化应对上还做得不够。我想是时候请他亲眼来看一看,中国近年来在新发展理念的指引下,在坚持高质量发展方面做出的巨大努力、中国节能减排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

正因为如此,中国的天更蓝了,中国的水更清了,中国的山更绿了,应对气候变化挑战正在中国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同时中国也在为此做出巨大的努力、付出必要的代价。美国要同中国、同世界其他国家一起就包括气候变化挑战问题在内的所有事关世界发展的重大议题进行政策沟通交流。要共同维护和平发展的时代主题,共同维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

谢谢大家!

(作者:杨志锦 编辑:马春园)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