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朱光耀: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有序推進“雙碳”目標的實現(附實錄)

記者 楊志錦

2020年11月2-3日,由南方財經全媒體集團、21世紀經濟報道主辦的第十六屆21世紀亞洲金融年會在北京舉行。11月3日上午舉行的是21世紀亞洲金融年會主論壇,主題爲“擁抱可持續,重構新金融”。

財政部原副部長朱光耀在主論壇上作了《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有序推進“雙碳”目標的實現》的主旨演講。他表示,2030年實現碳達峯、2060年實現碳中和,對中國而言是一場“綠色革命”。同時,我們也確實面臨着艱鉅的挑戰,但中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爲中國取得這場“綠色革命”的勝利提供了明確的理論指引。

在統籌應對氣候變化和保持民生的關係方面,朱光耀認爲,最爲重要的是在低碳轉型過程中,如何在逐步減少化石能源消費的同時,不斷完善能源結構,發展再生能源、保證電力供應,特別是用於民生、農業、工業發展的電力供應。其中,發展再生能源有兩個關鍵點:一是大幅度增加綠色投資,二是發展碳市場,處理好碳市場價格和能源價格的關係。

以下爲發言實錄(未經本人審訂):

朱光耀:謝謝主持人,非常高興參加今天的會議,我以“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有序推進雙碳目標的實現”爲主題進行發言。

2020年9月,習近平主席在第75屆聯合國大會上作重要講話,在講話中,習主席向全世界宣佈,中國將採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爭於2030年前達到峯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爲實現應對氣候變化巴黎協定確定的目標做出更大的努力和貢獻。

習主席代表中國宣佈“雙碳目標”,首先是對中國人民負責,反映了中國人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同時也體現了中國作爲大國的擔當。中國爲了維護地球這個人類共同居住的家園,採取非常負責任的行動。我想大家不會忘記,2020年9月美國處在退出《巴黎協定》的狀態下,中國當時負責任的擔當舉動是中國對多邊主義和對《巴黎協定》最大的支持。

2030年實現碳達峯、2060年實現碳中和,對中國而言是一場“綠色革命”。同時,我們也確實面臨着艱鉅的挑戰,但中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爲中國取得這場“綠色革命”的勝利提供了明確的理論指引。協調推進“四個全面”的戰略佈局,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和統籌推進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和生態文明建設的總體佈局,爲中國取得這場“綠色革命”的勝利提供了堅實的制度保障。

習主席關於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兩山”理論,深入14億中國人民的心中,成爲了我們取得這場綠色革命勝利的民心所向。

與此同時,我們必須深刻地記住,中國仍然是最大的發展中國家,而我們碳達峯、碳中和目標之間只有30年時間,遠低於歐盟和美國。歐盟是在1990年達到了碳達峯,2050年實現碳中和,他們將有60年的時間;美國是在2007年達到了碳達峯,2050年實現碳中和,他們的間隔時間是43年,而中國只有30年的時間。毫無疑問,中國在這樣短的時間內,實現雙碳目標,必須做出極爲艱苦的努力,也面臨着極爲艱鉅的挑戰。

其中難點,我想關鍵是中國在大幅度降低溫室氣體排放、減少化石能源使用的同時,必須統籌好環境保護和經濟發展的關係,統籌好應對氣候變化和保障民生的關係。關於統籌環境保護和經濟發展的關係,今年是“十四五”規劃第一年,勝利完成“十四五”規劃,對中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有着重要意義。

2020年中國GDP總額達到14.3萬億美元,人均GDP超過1萬美元,根據世界銀行2021年7月調整後的高收入國家的標準,是12695美元,這個標準比2020年的12535美元上調了160美元。如果今後四年間,世界銀行按照這個比重每年上調160美元的話,那麼2025年世界銀行高收入國家的標準線預計爲13535美元。中國經濟在“十四五”期間需要保持年均5%左右的增長水平,就能在“十四五”期間進入高收入國家行列。

當然即使中國進入世界銀行劃定標準的高收入國家,屆時中國仍然是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中國仍要繼續進行十年的艱苦努力,在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屆時,中國人均國民生產總值將達到2萬美元,成爲中等收入的發達國家。這就需要我們在2025年完成“十四五”規劃以後,繼續保持4.73%的年均增長量,到2035年中國才能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成爲中等水平發達國家的目標。

從現在到2035年是中國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關鍵時間階段,也是中國實現低碳轉型的關鍵期,必須統籌好發展和減排的關係。減排的同時,生產力需要繼續提高,需要進一步提高全要素勞動生產率。要使創新發揮更大的經濟推動力,特別是促進數字經濟和先進製造業的發展。在實現減排的同時,要確保“十四五”規劃和2035遠景目標確定任務順利完成。

關於統籌應對氣候變化和保持民生的關係方面,最爲重要的是低碳轉型過程中,如何在逐步減少化石能源消費的同時,不斷完善能源結構,發展再生能源、保證電力供應,特別是用於民生、農業、工業發展的電力供應。

發展再生能源有兩個關鍵點:一是大幅度增加綠色投資,二是發展碳市場,處理好碳市場價格和能源價格的關係。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測算,目前全球碳市場平均每噸碳交易價格是3美元,而到2030年要實現把全球氣溫控制在比工業化之前不超過2攝氏度的水平,這個交易價格要上升到75美元。如何合理的確定價格、合理的分配價格,在各個不同的收益羣體以及責任方的分配需要全球政策協調。

另一個關鍵,就是要處理好碳市場價格和能源限價的關係。目前能源價格出現了超過預期的上漲,美國原油期貨已經在83美元/桶左右徘徊,是2014年以來的最高價,也就是過去7年以來的最高價。布蘭特原油價格也在85美元/桶上下,是過去3年來的最高價格。這種價格如果持續,市場預期在年內可能達到原油100美元的水平,這對全球經濟、對全球應對氣候變化挑戰,會形成新的壓力。

我們原油和天然氣的依存度分別是73%和43%,全球能源價格的變化需要我們密切地觀測。在這方面也需要全球的政策協調。

目前,全球氣候變化大會正在英國的格拉斯哥舉行,希望所有國家共同努力,使會議取得成功。考慮到歷史排放量的累積量和現實的人均排放量,發達國家需要真正地承擔起責任,要兌現每年向發展中國家提供1000美元的資金支持,用於應對氣候變化的挑戰。同時要向發展中國家轉移發展可再生能源的技術,這是非常重要的。

就在昨天,格拉斯哥大會上,美國總統拜登向世界表示,對美國此前退出《巴黎協議》表示道歉,這是必要的。同時,我想這種道歉不僅要在形式上,更應該在實質意義上,美國作爲全球最大的發達國家,要承擔起應對氣候變化的歷史責任,要加強同世界其他國家的政策協調。

令人不能理解是,與此同時,美國國家安全事務助理沙利文先生指責中國在氣候變化應對上還做得不夠。我想是時候請他親眼來看一看,中國近年來在新發展理念的指引下,在堅持高質量發展方面做出的巨大努力、中國節能減排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績。

正因爲如此,中國的天更藍了,中國的水更清了,中國的山更綠了,應對氣候變化挑戰正在中國發生着翻天覆地的變化,同時中國也在爲此做出巨大的努力、付出必要的代價。美國要同中國、同世界其他國家一起就包括氣候變化挑戰問題在內的所有事關世界發展的重大議題進行政策溝通交流。要共同維護和平發展的時代主題,共同維護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家園。

謝謝大家!

(作者:楊志錦 編輯:馬春園)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