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倫哲( 300201.SZ) 新舊兩派管理層之間的內鬥進一步升級,發酵成“羅生門”。

11月3日晚間,在對交易所的問詢函回覆中,以現任實控人金詩瑋爲代表的的新派管理層與以原實控人丁劍平爲代表的的舊派管理層各執一詞,新派認爲舊派沒有通過股東大會臨時組建的董事會無效,舊派認爲新派董事、監事已被法院禁止履行職責。

上海久誠律師事務所律師許峯對第一財經記者稱,董事和監事必須經過股東大會合法選舉後產生,這樣纔是有效的。

在新舊兩派爭權內鬥之時,海倫哲6年前收購的全資子公司涉嫌造假一事也被公之於衆。在許峯看來,上市公司及新舊兩派管理層存有較大的虛假陳述嫌疑。

海倫哲的內鬥劇仍在持續,後續將會如何演繹,第一財經將持續關注。

內鬥緣起何因

爲何會出現一家上市公司兩個董事會和監事會的的情況,這就要從2020年4月份說起。

彼時,爲了解決資金壓力,降低股票質押比例,海倫哲原控股股東江蘇省機電研究所有限公司(下稱“機電公司”) 與中天澤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下稱“中天澤集團”)簽署《股份轉讓協議》,機電公司擬將其所持5%股權轉讓給中天澤集團,並擬將其所持15.64%股權所對應的表決權委託給中天澤集團行使。丁劍平也擬將其所持4.34%股權所對應的表決權委託給中天澤集團行使。

與此同時,海倫哲擬向深圳中航智能裝備股權投資基金合夥企業(有限合夥)(下稱“中航智能裝備基金”)非公開發行股票不超過1.15億股。中航智能裝備基金與中天澤集團均屬於金詩瑋控制,兩者構成一致行動人。

2020年5月份,海倫哲公告,股份完成過戶登記及表決權委託協議生效。中天澤集團已直接持有海倫哲5%股份,並通過表決權委託的方式合計享有海倫哲24.98%的表決權。海倫哲的控股股東變更爲中天澤集團,實際控制人變更爲金詩瑋。

但是一年後的2021年4月份,海倫哲發佈終止定增的公告,原因是當時的相關監管政策、資本市場環境發生變化。

隨即,機電公司、丁劍平以中天澤集團未履行實施定增的約定爲由,將中天澤集團告上法院。訴訟請求是確認原告與被告之間簽訂的《表決權委託協議》已於2021年4月28日解除,並判令被告承擔一定金額的損失。到了2021年9月份,機電公司、丁劍平撤回解除表決權委託協議的訴訟請求, 僅保留了“判決確認被告於2021年5月21日作出的2020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不成立”的訴訟請求。

由此,海倫哲新舊兩派管理層的內鬥開始了。

機電公司、丁劍平起訴中天澤集團的《民事裁定書》對內鬥起到了一定“火上澆油”作用。10月12日,海倫哲公告稱,法院經審查認爲, 二被申請人(機電公司、丁劍平)申請的行爲保全事項爲禁止金詩瑋等人履行董事、監事職責。因履行職責將是一個持續的過程,故不應認爲2020年度股東大會選舉的第五屆董事會、監事會已經執行完畢。因經營決策的特殊性,如複議申請人(海倫哲)繼續執行此決議事項,則金詩瑋等人履行職責會導致不可逆的後果,被申請人的訴訟請求即使最終得以判決支持也將無法執行,其權益仍無法得以有效保護。因此,有必要釆取行爲保全措施。

雙頭董事會

經法院裁定之後,丁劍平方成立了臨時監管小組,與現任實控人方開始了奪權之爭。

一方是在2021年5月21日的股東大會上,新的控股股東方選取出的第五屆董事會董事金詩瑋(董事長)、 薄曉明(副董事長)、 董戴(副董事長)、 童小民;獨立董事張伏波、 黃華敏、 孫健;以及監事李雨華、陳悠。

另一方是2021年10月27日由馬超、鄧浩傑、張秀偉、尹亞平、孫健(獨立董事)組成的臨時董事會,以及由姜珊珊、郭曉峯、劉兵組成的臨時監事會。

值得注意的是,在後者組建臨時董事會之時,發生了搶公章及財務章事件。新派管理層稱, 2021年10月9日上午,丁劍平等人帶領幾十名保安強行進入公司,非法控制公司的公章、財務印鑑和證照,又自行召開三級幹部大會,宣佈成立臨時監管小組強行接管上市公司,並將公司公章、證照、財務的U盾等從公司原定崗的負責人員手中強行轉移至臨時監管小組的控制之下。

而舊派管理層稱,不存在被丁劍平搶走公章及財務章等並全面接管公司的情形。此次爲公司黨委、工會及經營層開展的經營自救行爲,不涉及股東之間的控制權之爭。

類似的雙方各執一詞情況,在11月3日公告的交易所問詢函回覆中依然存在。新派董事會認爲舊派董事會的人選主要爲第四屆董事和監事, 任期已結束,且未經過股東大會選舉,不具備董事、監事的有效資格。舊派董事會認爲法院禁止公海倫哲實施選舉金詩瑋在內的6名董事、2名監事的股東大會決議,新派董事會的決議無效。

而已經於10月27日提出辭職的海倫哲獨立董事杜民、張伏波、黃華敏則稱,應該嚴格執行法院的裁定,股東之間應積極協調,儘快解決目前公司治理存在的問題,以維護全體股東的利益,無法保證海倫哲近期信息披露的真實、準確和完整。

那麼,到底誰是合法合規的?

許峯認爲,董事和監事的必須經過股東大會合法選舉後產生,股東大會選舉產生的一般都是有效的,上述《民事裁定書》是未經審理的裁定,應該通過訴訟處理,否則應該尊重股東大會的治理權力,對法院的裁定持有保留意見;而舊派管理層組成的臨時董事會,並非由股東大會選舉產生,並不合法但也持保留意見,如果舊派對新派董事會不滿,可以依法召開股東大會罷免或要求新派董事辭職,然後召開股東大會重新選舉。

不管怎樣,目前上市公司出現的亂局需要有解決的措施和期限,對此交易所也要求新舊管理層對這個問題進行回應。

新派管理層稱,預計第五屆董事會臨時董事會及第五屆監事會臨時監事會將於2021年12月底前後可以成立。如臨時監管小組長期存在並實際把控公司日常運營,第五屆董事會將也無法確保第四季度經營業績的穩定增長以及其真實準確性。

舊派管理層稱,一是將配合股東MEI TUNG(CHINA) LIMITED(下稱“美通公司”)做好臨時 股東大會的召開,預計在11月底前能完成董事會、監事會的選舉等工作;二是在現階段, 公司將克服電力緊張的困難,全力以赴保生產經營正常進行,以保證四季度生產目標實現。

原子公司財務造假迷霧

在內鬥不斷升級的過程中,雙方更是爆出了猛料——海倫哲6年前收購的子公司涉嫌財務造假。

2015年,海倫哲發行股份購買深圳連碩自動化科技有限公司(下稱“連碩科技”)100%股權。2016年至2019年,連碩科技整體業績承諾完成率爲102.37%。

但是,在業績承諾期剛過的2020年,連碩科技虧損2.89億元。2020年度,海倫哲將連碩科技2.42億商譽全部計提。

海倫哲新派管理層稱,在丁劍平等人搶公章之後,10 月9日下午,新派董事會緊急約見連碩科技新控股股東,根據溝通了解到的情況以及其提供的相關證據,可以證實連碩科技在承諾期內業績的真實性、準確性存疑,在業績承諾期內存在虛構交易並虛假確認收入、存在銷售退回、虛增利潤的情況。

關於連碩科技涉嫌財務造假之事,舊派管理層稱,2021年10月9日,徐州管理團隊從丁劍平處瞭解到:連碩科技原實控人、總經理楊婭在2020年6月12日前已向金詩瑋坦白了連碩科技財務造假之事,並於2020年10月9日前向徐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公安分局說明情況;金詩瑋、薄曉明要求機電公司及丁劍平簽署補充協議,給予中天澤2~6個億的補償,金詩瑋同意將連碩科技剝離出上市公司體系,不對外披露財務造假的事情;此外,機電公司及丁劍平在取得相關證據的前提下,於2020年10月9日分別向中國證監會江蘇監管局舉報並向公安機關說明情況。

代表舊派管理層的董事馬超、鄧浩傑同時稱,因海倫哲以1元錢價格將連碩科技100%股權轉讓給兩位自然人,連碩科技的所有資料(包括財務資料)均被兩位自然人帶走,無法對連碩科技的財務資料進行覈查,因此無法準確判斷連碩科技是否存在財務造假的行爲。

而新派管理層在11月3日公告的回覆函中辯解稱,楊婭選擇不向兼任連碩科技董事長 5 年之久的前實控人丁劍平坦白財務造假,而 向尚有一個禮拜纔可能當選上任的金詩瑋先生坦白,邏輯上是極爲不合理的。在跟丁劍平協商簽署的補充協議中從未涉及所謂的“不對外披露財務造假的事情”。

目前來看,新舊兩派管理層各執一詞,整個事件陷入“羅生門”。但就連碩科技涉嫌造假一事,市場的另一個關注點在於,此事上市公司及新舊兩派管理層是否存在虛假稱述。

“目前來看,存有較大的虛假陳述嫌疑,後續證監會可能會介入調查。”許峯告訴第一次財經記者,目前已有海倫哲的投資者前來諮詢索賠事宜。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