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冬了,北京又进入了“一键羽绒服”的模式。而“拉尼娜”再次成为了网络上的热门词汇。因为,很多网友听说拉尼娜今年将回归我国北方,于是推测“今冬将会是60年一遇的寒冬,大家将会被冻哭”。这样的说法究竟可信度有多少呢?大家对于拉尼娜了解多少?冷冬还是暖冬到底谁说了算?

BRTV科教频道《创新北京》日前邀请到了北京市气象局气候首席专家王冀,对于今年冬天北京到底会不会是“冷冬”给出了最权威的分析。

网友推测:拉尼娜回归,今年定是冷冬

专家明确:今年冬天会偏冷,降雪会偏多

●问:在很多人印象中,对2008年的寒冬仍然印象深刻。当时南方地区甚至发生了冰灾。今年,我们又进入了拉尼娜事件的年份,会不会预示着今年又会是一个冷冬呢?

王冀:今年10月20日召开的一次会议也谈到,据预测今年冬季北方等地区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甚至可能出现极端天气。经过我们预测,今年冬天北方的天气确实会偏冷。但是不是达到“冷冬”,还要通过明年2月份的数据统计分析来看。

●问:偏冷和冷冬,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王冀:完全不同。从气候的定义上来说,冷冬是指是冬季(12、1、2月)的平均气温低于常年0.5摄氏度。如果达不到这个标准,只能说偏冷。

●问:今年可能发生的极端天气有哪些?

王冀:由于今年冬天气温偏冷,可能会出现阶段性的寒潮、大风、大雪。会不会出现暴雪,目前还不能下定论。但可以肯定的是,今年的降雪肯定会比往年偏多。

网友推测:连续两年拉尼娜回归,好怕怕

专家明确:连续两年比一年的偏冷概率更大

●问:”拉尼娜“成为了网络上的高频词,到底它会对今年冬天产生什么影响?

王冀:先来解释一下“拉尼娜”吧。

拉尼娜又称为反厄尔尼诺现象,简单地说就是赤道太平洋中东部的海水温度大范围持续异常变冷的情况。主要表现为海水表层温度比气候平均值至少低0.5℃,并且时间需持续在6个月以上。拉尼娜事件主要以飓风、暴雨、严寒为特征。当拉尼娜现象出现时,会导致全球气候发生转变,带来全球性气候灾害。1998年中国长江流域发生的特大洪水就与拉尼娜事件有关。可以说,拉尼娜的出现对全球气候都是一种挑战。

拉尼娜和厄尔尼诺现象一样,重点发生在中东太平洋地区。这个地区的海温不仅影响到局地气温变化,还会通过海区的相互作用,影响到北太平洋。冷空气也就容易从我国的北方进入影响整个国家。我们预计,今年会出现一个较弱的拉尼娜事件,这也就导致北方今年冬季会偏冷的原因。

●问:有网友推测连续两年出现拉尼娜事件,会让今年冬天特别寒冷,这样的说法有根据吗?

王冀:我们经过统计发现,连续两年拉尼娜事件出现偏冷的概率会比一年拉尼娜事件要多一些。因此,我们可以有信心地说,今年北方一定是偏冷的。

但是,拉尼娜事件只是众多可预测因子中的一种,只不过它的影响会比较明显。此外还有海冰,海冰的增加或减少也会对北方气候有很大影响。我们的预报是综合多个因子和指标的数据,进行了多角度、多尺度、多因素的分析,才会得出的结果。

网友推测:听说天气预测几位专家举手投票

专家明确:绝不是投票决定,天气预测是个科学的过程

●问:出现极寒天气,我们需要做什么准备?

王冀:现在还不能预测出具体哪一天会出现最低温的天气。但我们可以告诉大家,在一个时段里出现极端天气的可能性是多大。希望广大市民关注《天气预报》,可以预知未来七八天内的天气情况。由此做好预防工作。

●问:极寒天气的发生,最快在几天之内可以预知?

王冀:我们的预报是一个逐步逼近的过程,越是临近,预报得越准确。提前一个月可以告诉大家在某个时段会出现偏冷天气;提前15天可以预报冷空气的过程,比如降温幅度会是多少;提前一两天可以预报确切的降温幅度。

●问:预测的过程是怎么进行的?听说有五位专家同时进行分析,然后投票,票多者的意见作为最终结果。是这样的吗?

王冀:我们在每个季节预测会商之前,都会先做出一个整体会商。这其中首先是预报方法的会商。随着我国气象科技水平的提高,我们不仅有专家统计方式,还有动力预报方式。多个结果综合在一起最后再进行判断。刚才您所说的会专家会商也是其中的一种,多位科学家从不同的角度以及自己研究领域的程度,来对天气发展趋势进行分析。但绝对不是投票来决定的。这是一个科学的过程。

作者:刘颖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