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史上最燒錢”遊戲增長乏力 巨人網絡“征途”路在何方? 來源:中國經營報

許心怡 本報記者 吳可仲 北京報道

曾經憑藉一款爆款遊戲狂賺200億元的巨人網絡(002558.SZ),目前陷入業績泥潭。在老遊戲逐漸喪失用戶的情況下,新的爆款產品卻尚未出現。

10月31日,巨人網絡發佈2021年第三季度報告顯示,今年前三季度,巨人網絡實現營收15.42億元,同比下降10.57%。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爲8.74億元,同比上升4.38%。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淨利潤爲6.8億元,同比下降12.79%,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下降46.77%。

僅就第三季度而言,巨人網絡營業收入與去年同期基本持平,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淨利潤下降26.39%。事實上,巨人網絡業績不振已持續很久。近3年來,該公司營收持續下降,2018年、2019年、2020年,巨人網絡營收分別爲37.80億元、25.71億元、22.17億元。

如今,巨人網絡採取多種方式彌補業績,除了延續舊有IP持續開發產品外,也在研發新產品,但尚未迎來新的轉折點。此外,巨人網絡通過收購來提振業績的嘗試也遭遇重重阻礙。

遊戲產業時評人張書樂向《中國經營報》記者表示,巨人網絡沒能保持收入持續增長的原因是沒有順利做好從電腦端遊戲到手機端遊戲的轉型。在他看來,目前巨人網絡在收支上是一種“維持”的狀態,沒有如當年《征途》那般超強爆款橫掃市場時的狀態。

老遊戲增長乏力

公開資料顯示,巨人網絡成立於2004年,2007年登陸紐交所。2014年,該公司通過私有化交易退出美國市場,並於2016年借殼世紀遊輪迴歸A股。

因商業大佬史玉柱、明星遊戲產品《征途》的加持,巨人網絡在資本市場一度風生水起。

據悉,巨人網絡成立之初便着手研發《征途》,於2006年將這款遊戲正式上線。《征途》是該公司最爲火爆的IP,同時在線人數一度達到210萬,是全球第三款同時在線人數超百萬的網遊。後來這一IP還衍生出《征途懷舊版》《綠色征途》《征途2》《征途手機版》等產品。

作爲一款2D大型多人在線角色扮演遊戲,《征途》以中華武俠文化爲基礎,融合了PK戰爭、休閒競技、戀愛養成等多種玩法,最早提出自動尋路、自動打怪的玩法,首創遊戲免費、道具收費模式。

特殊的收費模式吸引了不少玩家,《征途》也被稱爲“史上最燒錢的遊戲”。玩家發現,通過砸錢買道具,就可以在遊戲中“叱吒風雲”。一位名爲“中原暴徒”的玩家曾表示,自己在這款遊戲中充值4000萬元。有網友評價《征途》:“非付費玩家是付費玩家的道具,付費少的玩家是付費多的玩家的道具。”

藉助《征途》,巨人網絡也賺得盆滿鉢滿。公司在2021年半年報中表示,《征途》電腦端網絡遊戲及移動端網絡遊戲全系產品累計收入超200億元。

2015年,巨人網絡推出休閒競技類手遊《球球大作戰》。這是繼《征途》之後巨人網絡的第二款爆款遊戲。公司2021年半年報顯示,《球球大作戰》累計設備安裝量達到6億臺,峯值DAU(Daily Active User,指日活躍用戶數量)超2900萬人,曾登頂中國區遊戲免費榜榜首。不過與《征途》相比,《球球大作戰》熱門程度已經遠遠落後。

然而,在《征途》和《球球大作戰》之後,巨人網絡卻再未出過爆款產品。2021年5月20日,巨人網絡董祕孟瑋在股東大會上坦言,公司目前最主要的兩條產品線還是“征途”系列和《球球大作戰》,營收持續下滑的主要原因是沒有拿出非常好的、新的爆款作品。

張書樂向記者表示,目前巨人網絡在收支上是一種“維持”的狀態,沒有如當年《征途》那般超強爆款橫掃市場時的狀態,而《球球大作戰》也只是中等爆款。他認爲,國內遊戲公司高度依賴一到兩個爆款來保持自己的戰力並不罕見,即便是騰訊遊戲,也以《王者榮耀》等少數頭部遊戲作爲核心營收來源。

張書樂指出,巨人網絡沒能保持收入持續增長的原因是沒有順利做好從電腦端遊戲到手機端遊戲的轉型,而這也幾乎是電腦端遊戲公司共同面臨的問題:“除了騰訊、網易,當年的電腦端一線遊戲廠商都在轉型方面出現落後。”

巨人網絡2021年半年報顯示,今年上半年,其移動端網絡遊戲業務營業收入和營業成本分別同比下跌23.44%和19.09%,步調幾乎一致;電腦端網絡遊戲業務在營業成本上漲25.26%的情況下,仍下跌1.44%。而移動端、電腦端網絡遊戲的營收佔比分別爲51.48%和45.11%。在手機如此普及的當下,巨人網絡業績的近半壁江山仍然來自電腦端遊戲。

產品青黃不接

對於2021年三季度業績持續放緩的原因,巨人網絡沒有對記者給出回覆。但在2021年半年報中,該公司表示,營業收入下滑是因爲“多款新遊戲產品處於研發過程中,尚未能爲公司貢獻收入,同時公司因出售部分與重點遊戲賽道關聯性較低的業務導致相關收入不再並表”。

巨人網絡方面表示,除了投入研發《龍與世界的盡頭》《Project:GAIA》和《我們的派對》等新產品外,對“征途”系列產品和《球球大作戰》這兩項爆款的運營仍在進行中,“增強自有用戶在電腦端和移動端的互通,並積極探索電競、影視、遊戲周邊等多種盈利模式”。另外,公司還表示正在開發“征途”IP新產品《原始征途》,試圖在手機端收回一波電腦端的老粉:“在製作上力求還原《征途》,在美術表現上使用最新技術手段進行高清重置。”

張書樂對深挖老IP價值的做法表示贊同:“‘征途’的生命週期,不能單單將其看作一款遊戲,而是看其作爲IP應如何存續。”他以網易的“西遊”系列爲參考,表示“征途”作爲一個優質遊戲IP前景廣闊,“只是如何從電腦端遊戲模式轉換到手機端遊戲模式,依然需要更多的新玩法、體驗,才能真正留住情懷、開發新用戶。”他還指出,《球球大作戰》也可以按照這樣的IP思路發展下去,無限續命且“永生”。

張書樂還提及巨人網絡早前發佈的《帕斯卡契約》,認爲這款遊戲說明該公司的研發能力有國際一線水準。《帕斯卡契約》是一款3D動作手遊,曾登上2019年蘋果秋季發佈會被用於展示手機性能。七麥數據顯示,11月5日,這款遊戲在遊戲(付費)榜排名第50,在角色扮演(付費)榜中排名第19。

不過,從研發投入方面看,巨人網絡三季度報告顯示,2021年前三季度,該公司研發費用爲5.47億元,較去年同期未明顯上升,是銷售費用的2倍左右。

大舉併購能否重振業績?

除了上述新老遊戲的推陳出新,巨人網絡還試圖通過收購來重振業績。

2016年,爲收購以色列棋牌公司Playtika,巨人網絡實際控制人史玉柱聯合超過十個出資方組成Alpha公司,斥資44億美元,最終未能如願以償。

10月17日晚間,巨人網絡公告稱,巨人網絡與東證睿波(上海)投資中心(有限合夥)於10月15日簽署了《投資意向書》,公司擬以現金方式收購東證睿波或其關聯公司直接或間接持有的淘米集團72.81%權益,經雙方初步溝通,淘米集團的企業價值估值爲人民幣15億元,最終交易價格將根據盡職調查結果,由雙方進一步協商確定。

然而,資本市場似乎並不看好巨人網絡的這一舉動。公告發布的第二天,巨人網絡股價大跌超5%。

淘米集團擁有“摩爾莊園”“賽爾號”和“小花仙”三個IP。其中紅極一時的《摩爾莊園》在從網頁遊戲轉型爲手機遊戲時曾成爲熱議話題,但最終仍歸於沉寂。七麥數據顯示,其免費榜排名在100名開外。可以說,淘米集團和巨人網絡一樣,在轉型手遊方面不太順利。淘米集團正嘗試通過影遊聯動擴大IP影響力,目前看來尚未收到實際成效。

此外,淘米集團的遊戲主要面對兒童和青少年。而根據國家新聞出版署要求,所有網絡遊戲企業僅可在週五、週六、週日和法定節假日的每日20時至21時,向未成年人提供1小時服務。這使得淘米集團的手腳進一步被束縛。

巨人網絡也在公告中表示,該《投資意向書》旨在明確簽約雙方就擬議交易達成的初步意向,擬議交易所涉及的具體方案尚未明確,將根據後續盡職調查情況由交易雙方進一步協商,以及履行必要的決策和批准程序後,另行簽訂正式的協議予以確定,故最終能否達成交易及相關交易協議內容是否與該意向協議存在差別尚存在不確定性,目前尚無法預計對公司經營業績的影響。

收購淘米集團能否幫助巨人網絡重振業績?張書樂表示,淘米集團儘管昔日賴以成功的網頁遊戲萎縮了,但依然是一個主要的遊戲領域。同時,淘米集團和雲遊戲有着極強的關係,也可以爲後續雲遊戲的探索準備用戶基礎和迭代基礎。張書樂還認爲,網頁遊戲目前缺少實力強勁的遊戲大廠來引領內容和技術革新,巨人網絡進入或許會開啓新的機會。

相關文章